-
浙江工商大学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杭州市失业保险服务体系的研究
系
别
行政管理系
专
业
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姓名
考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度
下
(
上
/
下
)
浙江工商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杭州市失业保险服务体系的研究
选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
在全国日益增长的失业人口中,杭州市的失业问题相对突出,由于大学的盲目
扩招政策、土地变化、外省青年劳动力的大量输入等因素的影响,杭州市失业人口
迅速增
长,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为应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p>
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是在面临今年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我国政府
开通了各种保障就业通畅的通道,就业市场化和就业多化化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
< br>候都更需要失业保障,尤其是高失业风险的存在,对失业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失业保障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社会,由此产生的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越
来越受
到广泛关注。在
“
十二五
”
期间,如何解决杭州市 失业人员的保险问题是各级
党委政府必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民生工程。解决这些问题
的根本途径在于依照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坚持
“
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
方针,统筹城乡发
展,构建
覆盖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服务体系。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
上,
现实存在问题、
可行性对策 、
研究性建议等几个方面加以研究论述,从而为加快推进完善杭州市失业保险服务体
p>
系建提出可行性参考。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p>
年
6
月
25
日
杭州市失业保险服务体系的研究
作
者
指导老师
【
内容摘要
】
为了解决越来越 多的失业人口、
降低失业率,
已经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与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随着失业大军的冲击和外来人口的压力,
杭州市在失业保
险方面的制度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应该拓宽失业人员的就业渠道,
加强宣传,
转变失业人员的择业观念以及对失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或者帮扶性培< /p>
训,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失业服务体系。
【
关键词
】
杭州市
失业
失业保险服务体系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growing
number
of
unemployed
,
reduce
un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city'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imary
task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long with the impact of the unemployed
and
migrant population pressures, the
city in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lso
facing
more
severe
challenges,
we
believe
tha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a
fundamental
way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employment
of
unemployed
persons,
advocacy,
change
careers
unemployed
persons
and
unemployed
persons
for
the
concep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r training in helping nature,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un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Keywords
:
Hangzhou
Unemploymen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ervice System
杭州市失业保险服务体系的研究
杭州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始于
1986
年,
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
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资 金来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社会
保障体系。
而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杭州市失业保险的服务体系正
在遭受巨大的冲击,
由于城镇人口的急剧增长、
毕业生人数不断增 加、
人才供需
矛盾加大、
以及外部不良经济形势的影响,
导致了一些自身素质偏低、
观念陈旧、
工作经验较少的下
岗职工增多,
并且这些类人群正呈现出
“
年轻化
”
的特点,
失业
与下岗队伍的不断扩大,
会 给社会的发展与安定构成威胁,
也危及改革开放道路
的进一步深化,
p>
因此,
对于如何建立健全失业的保障体系是我们在发展中的首要
任务。
一、杭州市城镇职工失业人口的基本状况
1
、失业人口的基本情况
杭州
市作为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目前共有八个市辖区,根据杭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到,
目前杭州市目前市辖区常住人口为
< br>870.04
万人,
全市失业人口
17.73
万,
占人口比例的
4.1%
,
其中女性失业人数 比
男性多,
50
岁以下的失业者女性居多,失业都的平均 年龄
38.6
岁,以中年人为
主,
近几年 有发展为更年轻化的趋势,
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以初中高为主,
其
中,有
77.6
的失业者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为
14 .4%
。
表
1: 2010
年杭州市失业人口调查
杭州地区失业总
人数(万人)
17.73
2
、杭州市零就业家庭情况
完
全失业家庭又称为零就业家庭,
是指城镇居民家庭成员,
在法定劳动年龄
失业人口平均年龄
初高中文化占比
失业工种占比
普通工人:
77.6%
技术工人:
14.4%
38
.
6
78.2%
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均处理失业或离岗状况的家庭根据
2009
< p>年对
杭州市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口调查情况可知,杭州零就业家庭共有
1620
户,截止
到
2012
年还有 p>
30%
的社区未达到充分就业标准。
二、目前杭州市失业保险体系建设现状和特点
1
、失业保险服务体系在杭州市的发展现状
< p>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非常重
要的内容,
与财政管理是密切相关的。
失业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对 全社会的管理
职能,
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保 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用以维护社
会的稳定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手段。
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要保障社会
成员的公共需要,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需要。
而失
业保险支出就是公共支出的重要部分,
它关系到杭州市贯彻经济体制改革,
特别
是对于一些大中企业企业、国有单位的改革。杭州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始于
p>
1986
年,经过
17
年的探索与实践,以社 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
抚安置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p>
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和发挥,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成为
社会、经济发展的
“
安全网
”
和
“
稳定
器
”
。我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
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后,
为了适应劳动制度的改革,在
1999
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推进了失
业保险制度的建设,
针对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
杭州市失业保险 的覆盖率也不断
扩大。失业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扩大了失
业保险
的范围,
由开始仅限于国有企业现在扩大到城镇的各类企业, p>
个体经济组织。
其
次,加强了失业保险金的收缴和使用。第三
,在全市普遍建立失业保险机构,基
本形成了劳动救济服务体系
,
截止至
2012
年末,
全市的参保人数 与上年相比有
了明显提升,其中失业保险达到了
202.41
< p>万人,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的年均增
速达到了
15.15%
,增长态势稳步、快速,可见下表
2
:
表
2: 2007
~
2012
年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年份
基本养老保险
(万人)
基本医疗保险
(万人)
失业保险(万人)
工伤保险(万人)
生育保险(万人)
新
型
农
人数
< p>
村
合
作
复合率
医疗
(
%
)
受益率
(
%
)
2007
280.49
237.74
170.09
201.64
155.64
369.70
97.20
2008
318.11
274.59
202.41
245.82
181.68
369.18
98.20
2009
450.49
231.74
220.09
260.64
210.64
369.70
97.20
2010
653.34
230.50
240.77
280.09
230.89
370.61
97.6
56.22
2011
779.02
237.74
277.53
355.28
254.38
370.65
97.79
73.47
2012
804.8
274.59
299.78
382.21
277.11
469.70
97.20
2
、杭州市失业保险体系建设的特点
< br>杭州市针对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
在对于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上也在不断加大,
第一、普遍建立了失业保险的体系,但依然有待完善。
目前省、市、区的事业单
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单位除外)都已经纳入了失业保险的范围。
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城镇及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险制度,但由于经济的发展,
社会成员收入分化现象严重,杭州地区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
何应对
以后的局势变化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失业保险强制缴纳,并积极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强制缴纳是指通过颁
布有关法律,对失业保险的适用
范围、资金来源渠道、失业保险的支付标准、资
格条件、执行机构及其职责以及法律责任
等内容做出规定,以法律和行政的强制
力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关人员和单位参加
失业保险并交纳保险费建立在
国家法律强制的基础之上。杭州市严格执行
1999
年颁布了的《失业保险条例》
,
推进了失业保险
制度的建立。
第三、失业保险的互济性得到体现
。由于 失业者在一定时期内是少数,因此
失业保险遵循统计学的
“
大数法则
”
,把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失业风险分散在一个
较大的范围内。把这个失业风险由大多数人共同承担。每次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只
是失业
的少数人,
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互助互济。
杭州市
2008
年社会保险支出额
为
2.1
亿,充分体现了失业 保险的互济性特点。
第四、失业保险筹集、使用面向
全社会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相关单位收缴并
管理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保险失业者在失业期间能够有基本的生活保险,并
通过有利于促使失业者重新就业的有关
规定,为其尽快就业创造条件。杭州市的
失业保险服务体系在筹集、使用的过程中最大限
度面向全市公民。
第五、健全分配制度、体现失业保险福利性
。杭州市的失业保险由劳动保障
部门统一运作管理,对于失业人员实施最大限度地
保障。失业保险属于国民收入
再分配,在劳动者丧失收入的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其目
的绝非为了盈利,这
一点与商业保险有本质区别。国家对失业保险费实行税收免除,且在
失业保险基
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给予资助,体现社会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正义
自
1997
年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
杭州市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
积极地贯彻相
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做好
p>
“
两个确保
”
工作。一是确保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水
平能够得到保障,这个就有赖于良好的失业保险体系,来确保下岗人员的正常生
活水平,同时建立起失业培训机制,积极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
和工作技能。二是确保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保证按时足额地发放基本养老金。
到
2012
年底,
杭州市累计支付失业职工基本 生活保障费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
费
13.6
亿元,其中财 政负担
4.7
亿元,分流安置了失业职工
12.4
万多人。离休和
退休人员的保险金也积极进行发放,基本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为
维护公
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杭州市失业保险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失业保险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覆盖的范围有限
p>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相当多的制度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或单位性质的差距,
失业保险制度也不例外。虽然在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执行政策中都是
以全体社会成员为覆盖,但是有时候在执行或者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弱势群体,
< br>比如,农民、失业人员等其他人员基本被排除在外,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重视,
一
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又是被优先考虑的。所以,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常常
会出现覆盖
范围有限,本来是一项社会性的福利政策,到最后却只能为少数人所
享有。特别是最近几
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
地,也没有工作岗位,这给失
业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好
失业保险的收缴、保障失业人员的生活
水平、完善我们的失业保险服务体系,也
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
、
失业保险征收和监管机构不统一,
缴费基数不一致,
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提
高
< p>
就目前而言,杭州市的各项保险费的征收和管理不一致,分别由地税部门、
社会保险服务局、就业服务局、医疗保险中心征收管理,导致很多的用人单位或
者是参保
人员在参保缴费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向很多经办机构办理,办理的流程和
手续比较复杂,所
需要的材料和手续都比较繁琐,有时候为了办理失业保险金的
领取要跑至少三个地方,再
加上等待审批的时间,流程过于复杂,耗时太久。一
方面各家企业单位在每月的缴费过程
中要向各个征收机构缴费,占用了用人单位
和社保管理机构的时间,同时也造成了管理上
的难度加大。另外一个方面重复的
劳动会使得同一个人或企业在不同的经办机构所登记的
信息不完全一致,这种情
况如果大量出现会引起执行和实施的矛盾,也会使得社会机构的
办事能力受到质
疑,四大收缴机构登记信息不一致,彼此没有共享信息,也给市民带来许
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