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发大学-海发大学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航空器系统和动力装置
p>
航空器系统与动力装置是飞行签派员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内容涉及飞机机
体结构、飞行载荷与飞机过载,飞机各机械系统:起落架、操纵系统、液压系
统、燃
油系统、座舱空调系统、应急设备,飞机电气系统,直升机基本结构与
操纵系统,航空活
塞动力装置,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等内容。飞行签派员理
解民用飞机机体结构特点、各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飞机动力装置的型式、工
作性能特点、以及熟悉有关故障的基本处
置方法,将为保证签派员安全、准确、
正常、高效地实施飞行运营计划打下良好的理论基
础。
基本要求如下:
1
、了解民用飞机机体结构
特点,结构破坏形式与强度概念;理解飞行载荷
及其变化;熟悉飞机过载及影响因素。<
/p>
2
、了解民用飞机起落架的型式特点,减震装置、收放机构、刹车装置等的
基本工作原理;理解飞机着陆减震原理,轮胎过热与防止,起落架收放动力及
应急放下起落架方式,飞机滑跑刹车减速原理;基本掌握飞机重着陆与结构检
查,起落架收放信号及显示,刹车方式与安全高效。
3
、
p>
了解民用飞机飞行操纵面及主操纵型式;
理解无助力机械式主操纵特点,
液压助力式主操纵原理与大型客机主操纵方式;熟悉无助力机械式主操纵失效
的处置,调整片的工作原理及操纵,襟翼、缝翼与扰流板的操纵。
4
、了 解民用飞机液压传动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理解液压传动原理,单液
压源与多液压源系统
的供压特点;熟悉液压传动在飞机上的应用与供压安全保
证。
5
、了解飞机燃油系统的功能及基本组成;理解民用飞机燃油系统的型式特
点;熟悉供油方式及油泵失效的处置,飞机压力加油与空中放油控制,燃油系
统
的工作显示。
6
、了解民用飞机空调系统的要求及功能;理解空调气源及 控制,调压与调
温基本方法与方式,熟悉客机座舱空调参数,调温控制原理,客机座舱压
力制
度及调压控制压力,空调空中失效的处置。
7
、了解飞机氧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基本掌握机组及乘客供氧使用方
法。
8
、了解直升机的应用、分类与基本结构;理解直升机结构特点的分类, 旋
翼的型式特点,飞行操纵原理及型式;基本掌握直升机飞行姿态操纵特点及方
法。
9
、了解飞机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的基本组 成与额定值,直流与交
流发电机基本控制;理解电力传动设备、蓄电池、恒速传动装置及
电力起动设
备的功用;熟悉电源系统的主要保护装置,发电机起动电源的特点。
10
、了解航空活塞式动力装置基本组成及分类,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p>
螺旋桨调速器的调节原理;理解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各
系统工作控制;熟悉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燃油、滑油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磁电机开关控制。
11
、了解喷气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及分类
p>
,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
1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工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双
/
三转子发动机、涡桨、涡轴、涡扇发动机的构造特点 ,
飞机、发动机防冰系统与灭火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理解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性
能及影响因素,高涵道涡扇发动机的性能特点,火警探测器的型式及工作原理;
< br>基本掌握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常用工作状态,燃烧室使用注意事项,压气机
喘振
与控制,涡桨式发动机的顺、回桨目的与控制,防冰、灭火的使用方法及
注意事项。
p>
第一章
飞机载荷与机体结构型式
飞机载荷是飞机在起
飞、着陆和飞行中所受的气动力、重力和地面反作用
力。按作用特点分为飞行载荷、地面
载荷和座舱增压载荷。飞机载荷主要是由
机体与起落架结构承受。飞机结构抵抗破坏的能
力称为结构强度;飞机结构抵
抗变形的能力称为结构刚变。
飞行
载荷包括飞行中的重力、升力
阻力、拉力或推力。可分为平飞载荷、
曲线
飞行载荷与突风载荷。大速度小迎角平飞时,机翼上下蒙皮均受吸力,前
缘受压,当蒙皮
刚度不足则将发生机翼上蒙皮鼓胀和前缘蒙皮凹陷。飞机在垂
直平面内曲线飞行时,
p>
升力随航迹曲率半径
R
、
飞行速度
V< /p>
及飞机重量
G
变化,
通常比平飞大得多,控
制飞机速度及航迹半径可减小结构受力,同时限制推力
与阻力的变化;飞机在水平平面内
曲线飞行时,升力随坡度增大而增大,控制
坡度则可减小结构受力。突风过载是飞机在飞
行中遇到不稳定气流作用时产生
的附加气动力,水平突风只改变飞机相对气流的速度,使
升力或阻力变化;垂
直向上突风使飞机升力增大,垂直向下突风使飞机升力减小,附加升
力与飞行
速度、突风大小成正比。
飞机过载是指飞机在某些飞行
状态的升力与重力的比值。飞机过载大小表
明其机动性好坏。飞机过载分为:平飞过载、
曲线过载和突风过载。大型运输
机使用的主要是突风过载,其大小与受升力系数曲线斜率
、空气密度、突风强
度、飞行速度、翼载荷的影响,减小飞行速度是减小突风过载行之有
效的方法。
飞行过载(载荷因素)是指飞行中允许达到的最大过载。
机身外载荷与机翼相比,机身以承受气动力、座舱增压载荷和平均传给的
集中力为主
,机翼则主要是承受分布气动力。
现代飞机都采用金属蒙皮机翼,主要有以下结构型式:
梁式机翼、单块式
机翼。现代飞机机身结构是薄壳式的,可分为桁梁式、桁条式和蒙皮式
。
飞机结构安全系数是指结构设计载荷与使用时允许的最大载荷的比值。飞
机结构剩余强度系数是指结构破坏载荷与设计载荷的比值。
第二章
起落架是飞机的受力部件之一。常见的起落架的配置型式有:后三点式和
前三点式起落架。现代民用飞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因为前三点式飞机地面
运动的方向、纵向和侧向稳定性好。而起落架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构架式、支柱
套筒式与摇臂式三种。其中摇臂式起落架受水平撞击的减震效果最好。起落架
的扭力臂
主要承受、传递扭矩,防此内、外筒相对旋转。为了保证飞机地面灵
活运动与滑跑方面控
制,前起落架机轮最明显的特点是能左右偏转。现代大、
2
中国
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中型民用运输机主要采用操纵前轮转弯以保证飞
机地面灵活运动。飞机着陆减
震原理是,延长飞机下沉速度消失时间,并耗散接地动能。
起落架减震器和轮
胎都是飞机的减震装置。现代飞机都采用油气式减震支柱,其原理是利
用气体
压缩吸收接地动能减小撞击力,利用油液高速流过小孔的摩擦耗散能量减弱颠
p>
簸跳动。
现代飞机的起落架是可收放的。起落架收放琐的功用是使起
落架可固定在
收上、放下位置。当正常液压收放失效时,可采用机械开锁或由应急系统供
压
的应急放下装置。起落架收放位置信号可提供驾驶员起落架收放位置信息,绿
灯亮表示起落架已放下锁好;红灯亮表示起落架正在收放过程中;红、绿灯亮
表示起落架收上锁好。在灯光信号失效时,可通过目视机械标识信号作出准确
判断。
现代飞机通常采用盘式刹车装置,刹车使机轮的阻转力矩增大,地面的摩
擦力随之增大,从而使飞机滑跑速度减小;刹车时过量会导致机轮刹死造成拖
胎
,使机轮过度磨损,严重会导致暴胎,且滑跑距离比正常刹车长;为了防止
拖胎,提高刹
车效率,在飞机刹车系统中装设防滞刹车装置。
第三章
操纵系统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飞行员操纵飞机绕其
三轴旋转,以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姿态,并保证飞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改
善起飞着陆性能。分为主操纵系统和辅助操纵系统。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主操纵系统
的操纵面有: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副
翼的作用是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横侧操纵;方向
舵的作用是产生偏航力矩,实
现方向操纵;升降舵的作用是产生俯仰力矩,实现俯仰操纵
。进行主操纵时施
加在主操纵机构上的力,叫做主操纵力。操纵机构包括:驾驶盘、驾驶
杆和脚
蹬,分别对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进行操纵。主操纵力随舵面尺寸、飞行速度
p>
和舵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飞机的主操纵分为无助力式机械式主操纵和
液压助力主操纵。机械式主操
纵的特点是操纵信号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至主操纵面;传
动杆和摇臂机构是
硬式传递机构;
钢索和滑轮机构是软式传递机构, p>
存在
“
弹性间隙
”
的问题,
< p>通过
定期或自动调节钢索张力可以解决。民用大、中型运输机由于其高速和大的操<
/p>
纵面导致了舵面气动载荷的增大,因此通常采用液压助力主操纵。操纵时飞行
员发出的信号输入给液压助力器的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则根据输入的操纵信号
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及其通断,保证操纵面按飞行员的操纵输入而偏转;传
动操纵面偏
转的动力由助力器液压动作筒的输出力提供。在这个过程中,飞行
员的操纵感觉力来自感
定力中机构提供的模拟感觉力。横滚操纵是通过副翼和
飞行扰流板的偏转实现的,即副翼
上偏一边的扰流板也成比例地上升,而副翼
下偏一边的扰流板紧贴翼面不动。
飞行辅助操纵系统包括配平调整片、增升装置、飞行扰流板、马赫配平系
统
、失速警告系统等等。配平调整片的作用主要是在飞行中减轻和消除操纵感
力,调整飞机
平衡。襟翼是飞机的主要增升装置,飞行员在驾驶舱中判断襟翼
位置由襟翼指位表提供;
飞机起飞前,襟翼必须放下至起飞位,否则在起飞拉
3
中国民航
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升时将出现失速坠地。飞行扰流板除了能在飞行中辅
助副翼横滚操纵外,还可
以通过操纵两边的飞行扰流板对称升起使飞机空中减速,增加飞
机的下降率。
在飞机着陆接地时,飞行扰流板与地面扰流板一同起卸升作用,可以提高刹
车
效率。在高亚音速运输机飞行操纵系统中,为了克服在较大马赫数飞行中的自
动沉头现象,装有马赫配平系统。
第四章
液压传动系统< /p>
由于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如重量轻、效率高、自润滑、快速换向、可
< br>实现直线或转动传动、以及传动速度及功率可无级控制等,所以广泛应用于现
代飞
机上,大大提高了飞机操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飞机液压传动就是利用密闭管路(容器)
内液体传递压力做功特性传动部
件。从能量角度分析就是利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成液体
压力能(内能),再
通过液压管路将液体压力能(内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做有用功。液
压油工作
时存在内漏和外漏两种泄流损失,以及影响液压传动工作的压力损失、气囊、<
/p>
液压撞击等特性。
飞机液压系统主要由供压、传动和控制组成。液
压油箱增压的作用是给
液压泵提供足够的液压油,同时防止气囊现象。储压器的主要作用
是储存能量,
辅助液压泵的系统供压,消除液压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必要时向重要部件提
供
应急供压。现代运输机液压系统几乎都采用柱塞式液压泵,具有随系统压力变
化自动改变输出流量,从而保持系统压力一定的优点。液压动作筒可将油液压
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输出做有用功,而液压马达则是将油液压力转换为旋转运动
输出做
有用功的。
飞机的油液系统分为单液压系统和多液压系统。小型飞机多采用单液压系
p>
统,主要向起落架的收放系统供压。现代运输机出于安全原因,一般都设置数
个相对独立而几乎是平行工作的主液压系统,构成多液压系统。
第五章
燃油系统
飞机燃油系统的功用是:储存燃油,将燃油输往发动机以及加油、放油、
油箱通气和系统工作显示。飞机燃油系统的型式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数量和种
类。常见的有:单发选择供油系统、双发独立与交输供油系统和多发总汇流管
供油系统三类。
飞机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和控制活门等附件组成,现代
飞
机多采用结构油箱(也叫整体油箱),它由蒙皮壁板、端肋和翼梁腹板围成的
结构空间,内表涂以密封材料。油箱设有通气系统,是为了防止油箱内外产生
气压差,保证顺利加油和向发动机供油。燃油滤设有旁通活门,当油滤因污染
物或结
冰堵塞时,燃油滤堵塞信号灯亮时,说明燃油滤将堵塞,旁通活门即打
开,燃油就能通过
旁通活门连续供向发动机。
当出现两边机翼油箱的油量不平衡或一台发动机失效等情况时
,为了保持
飞机的横向平衡,可采用交输供油方式。通过交输活门,燃油可从任何一油箱
向任一发动机或所有发动机供油。
民用运输机通常采用压力加油
,每个油箱的加油量由燃油量表和各燃油箱
4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单独的加油活门控制。加油时应特别注意燃油的牌号、油量单
位和防火安全。
设置空中加油系统的目的是在达到目的地机场上空时放掉多余燃油,减轻
着陆重量。空中放油的原则是:
1
、到
指定空域在指定高度上放油,
2
、应保持
飞机外形光洁。
第六章
座舱空调系统
飞机座舱
空调系统工作主要包括:座舱温度调节和压力调节。座舱高度
是指座舱内空气绝对压力所
对应的海拔高度。根据试验得出,旅客舒适的座舱
高度为
0
~
2400
米,安全座舱高度为
3000
米,最 大座舱高度不超过
4000
米。
当座舱高度变化过快会使
中耳产生胀耳或压耳的不舒适感,严重时中耳会发生
气压性损伤。座舱余压是指飞机气密
座舱内外大气压之差。如果座舱内气压始
终保持海平面气压,则人员最为舒适。根据人体
的热舒适状态,飞机座舱空调
温度范围一般是
17
℃~
24
℃。
飞机座舱空调
系统由气源、温度调节和增压三部分组成。气源来自于发动
机压气机引气。座舱温度调节
的基本方法是调节供向座舱空气的温度,即控制
冷路、热路空气的流量并使之混合达到需
要的温度。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整个空
间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工作原理为来自气源系统的空
气首先进入压气机,然后
通过一个热交换器冷却,最后通过涡轮膨胀做功,将空气自身的
温度和压力降
低,即使空气的内能在制冷组件中转换为机械能。
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座舱向外界的排气量来实现座舱压
力调节的。座舱压
力制度是指座舱高度随飞行高度变化的规律。座舱压力调节
系统若为气动式压力调节,排
气活门打开、关闭的动力是排气活门基准腔气压
与座舱压力之差,若为电子电动式调节,
排气活门打开、关闭的动力则是排气
活门电机的驱动力。
第七章
应急设备
飞机应急设备包括氧气系统、防冰系统和灭火系统。飞行机组人
员使用
的氧气通常来源于固定式氧气瓶,氧气瓶附近的机身上有一绿色膜片,当氧气
p>
因超压而溢出后,
绿色膜片将被冲掉,
飞行前应注意检查。< /p>
当座舱高度达到
14,000
英尺时,旅客氧气系
统自动启动。采用化学氧气发生器的旅客氧气系统启动后,
供氧时间一般为
10
分钟
~
15
分钟。
现代飞机都装有防冰系统,以防止结冰给飞机飞行带来危害。飞机防
冰包括防止积冰和除去结冰。飞行中机翼翼面防冰常采用热空气防冰,其热空
气通常由发动机压气机引气产生的,也可由辅助发动机
APU
供气。飞机结冰 与
否可由直观式结冰探棒进行结冰探测。探棒底座的聚光灯,便于夜间观察结冰
情况,探棒上的电加温元件用于能够连续探测结冰情况。
飞机发动机着火
是飞行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对于飞机内的纤维、塑料
和橡胶等物品,最适合的灭火剂是
水类灭火剂,兼有润湿、冷却与隔绝作用;
对于易燃液体、油脂、油漆以及供电设备的电
火等,最好的灭火剂是二氧化碳
灭火剂和卤代烃灭火剂。灭火的方法就是尽快散失热量,
降低温度到燃点以下;
助止热量传递,防止火蔓延;隔断空气断氧。当发生火灾情况时,
驾驶舱中的
5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p>
火警灯和火警信号同时报告。
第八章
电源系统
飞机电源系统主要向飞机上的用电设备供电,保证飞机用电设备的正
常
工作。飞机上的用电设备包括:电力传动设备和电加温设备,灯光信号及照
明设备,运距
控制设备和电子设备。电源系统分为直流电源系统和交流电源系
统。航空蓄电池是常见的
直流电源,其额定容量是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
积;
在直流发电机的 输出电路中设置有
--
反流割断器,
以防止发动机起动和停车 p>
过程中汇流条电压高于直流发电机输出电压,导致飞机蓄电池电流反向流入发
电机。现代运输机交流电源系统的型式一般采用恒速恒频交流电源系统,当飞
机
交流发电机出现内部短路故障时,为了避免烧毁线圈和铁心,并防止失火,
发电机激磁控
制继电器和发电机输出接触器。
第九章
直升机
直
升机属于旋翼航空器。目前应用广泛的是配有尾桨的单旋翼直升机。直
升机按起飞重量分
为轻小型(起飞重量
2
吨以下)、轻型(起飞重量
2
~
4
吨)、
中型(起飞重量
5
~
12
吨)、重型(起飞重量
20
吨左右)。
操纵直升机时,当上提总桨距杆
时,经传动机构使旋翼桨叶角增大
--
桨距
增大,旋翼升力增大使直升机上升,下压总桨距杆则相反;前推驾驶杆则前飞,
后推
驾驶杆则后飞。安装在直升机尾端的尾桨,用以平衡旋翼旋转时给直升机
的反作用扭转,
保持预定的飞行方向;改变尾桨桨叶安装角,可改变拉力,实
现方向操纵。直升机采用全
铰式旋翼时,每片旋翼没有变距铰、挥舞铰和摆振
铰;若采用半铰式旋翼时,两片桨叶彼
此连为一体,共用变距铰,无挥舞铰和
摆振铰。
第十章
航空活塞式动力装置
发动机是飞机的
“
心脏
”
。
其工作原理是将燃油燃烧释放的热能转换为机
械能。根据其工作原理将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型: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
衡量发
动机工作质量的性能指标有:推重比、耗油率、加速性、可靠性等等。
推重比是指发动机
产生的推力与自身重量的比值,它反映了发动机单位重量所
产生的推力,通常用来衡量发
动机推力与重量方面的性能;耗油率是指发动机
在单位时间产生单位推力(或功率)所消
耗的燃油量,它表明了发动机的经济
性好坏;加速性是指快推油门时发动机推力(或功率
)上升的快慢程度,通常
用慢车转速增加到最大转速所需的最短时间来衡量,对民用飞机
,主要影响起
飞越障能力和复飞性能,目前,活塞式发动机的
加
速性约为
2
~
4
秒,
喷气发动机加速性约为
5
~
15
秒。
可靠性是指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条件和外界
环境下,在规定的寿命期内完成其规定性能的能
力。民用飞机的可靠性常用空中停车
率和提前换
发率等参数来衡量。
活塞式发动机按混合气形成的方
式,分
为:汽化器式和直接喷射式两种。活塞式四行程
6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发动机的的理想循环是奥
托循环。其原理(见右图)为:气体从原始状态
1
开
始经
过绝热压缩过程
1
~
2
,等容加热过程
< p>2~
3
,绝热膨胀过程
3
~< /p>
4
和等容放
热过程
4
~
1
,回到原始状态
1
p>
。横坐标为气缸内气体的比容,纵坐标为压力。
在实际工作时,活塞
在气缸内的运动分为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
胀行程和排气行程。在一次工作
循环中,曲轴共转了两圈,点火一次,气体膨
胀做功一次。
有效
功率是衡量活塞式发动机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有效功率是指燃
油燃烧释放的热能转
换为用于带动螺旋桨转动的那部分热能所做的功。可用进
气压力表监控其工作状态。当飞
行高度增加时,有效功率也降低。实验表明,
只有当混合气的余气系数为
0.85
左右时,有效功率是最大的,余气系数大于或
小于
0.85
,有效功率都要减小。
最大工作状态是发动
机常见的工作状态,是指发动机在地面用最大进气压
力和最大转速工作的状态。飞机在起
飞或短跑道起飞、快速爬高时,为了尽可
能缩短起飞滑跑距离或为了获得最大上升率,通
常采用最大工作状态。飞机在
巡航飞行时,发动机使用的工作状态,叫做巡航工作状态。
巡航时,要使发动
机处于最佳经济状态,应使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最高。
< br>活塞式发动机的不正常燃烧是指破坏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一些燃烧现象。如
过贫油、
过富油、早燃和爆震等。这些不正常燃烧现象的发生,不但会降低发
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严重时还会损坏机件,甚至造成事故。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容易引气不正常燃烧现象的情
况:飞行员收油门杆时动作过猛,会造成发动
机过贫油;热发扳转螺旋桨会造成早燃;使
用航空汽油时应注意其牌号,因为
使用低于规定牌号的航空汽油会造成发动机产生爆震,
通常在航空汽油中加入
铅水,成分为四乙铅和溴化银,来防止爆震现象的出现。
直接喷射式的航空活塞发动机与汽化器式航空活塞发动机相比,燃油的使用
效率更高,发动机更经济。航空活塞发动机停车时,通常采用切断燃油调节器
供油。为
了缩短燃烧时间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保证发动机可靠,目
前航空活塞式发动机
普遍采用双点火制,即发动机装有两个磁电机,每个气缸
装有两个电嘴。电嘴的作用是将
电机或起动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经高压导线输送
来以后,在中央极与旁极之间的间隙处产生
电火花,从而点燃混合气。所谓烧
电嘴就是在起飞前、停车前和发动机长期处于小转速状
态工作后,利用热冲击
的方法,烧掉电嘴上的积炭、水蒸气和漏入气缸内的滑油。为保证
发动机的工
作安全可靠,飞行中磁电机开关必须放在
的位 置(或叫双磁电机位),严
禁放在
或<
/p>
位。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把数量足够和粘度适当的滑 油循环不息地
输送到各摩擦面上,使机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以减小发动机的摩擦功
率、
减轻机件的磨损和避免机件过热,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增长发动机的
寿命以及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还能将加压后的滑油送到螺旋桨变距机构,供
< br>改变桨叶角使用。当润滑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滑油太少时,在飞行中可能出现高
的滑
油温度,低的滑油压力。散热系统的作用是保持气缸头温度在规定的范围
内,通常采用的
方法有减小发动机功率、增大空速和适当调整混合气成分。发
动机起动前注油应适当,一
般来说,夏季大气温度较高,汽油容易汽化,应少
7
中国民航飞
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注一些汽油,冬季则应多加一些油,而热发动机不注油
。螺旋桨反桨是指桨叶
角变到最小,反桨的目的是为飞机着陆后提供负拉力,便于缩短着
陆滑跑距离。
第十一章
燃气涡轮动力装置
燃气涡
轮发动机是利用喷气反作用产生推进力的发动机,也是民用航空的
主要动力装置,与活塞
式发动机相比,具有高空性好,加速性较差的特点。燃
气涡轮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受发动机
的空气流量和飞行速度的影响,空气流量和
飞行速度增加,推力随着增加。涡扇发动机适
合于高亚音速飞行,是目前民用
干线运输机常采用的动力装置。涡扇发动机适合于低速飞
行,是支线运输机常
采用的动力装置。
涡轮发动机主要由进气道
、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而其
中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组成燃气发生器。
燃气发生器是发动机中产生燃气进
行能量转换的基本部分。当发动机在地面工作时,发动
机前部有大量空气被吸
入进气道,发动机后部喷出高温高速的燃气,因此发动机的前后都
存在危险区
域。压气机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气体压力,其中轴流式压气机是目前被广泛用于
大型民用运输机上,其增压的方法是转子叶片对气体作功,加入的机械能通过
扩散增压的方式转变成气体的压力,使气体的温度、压力升高。为进一步提高
气体压力,轴流式压气机采用多级数的方式,具有叶片过渡逐渐减小,数目逐
级增加,
弦长逐渐减小的特点。压气机工作时,伴随增压比的提高,改善了发
动机的推力和经济性
,但使压气机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条件
比较恶劣时,存在压气机内的气
流沿轴线方向低频高幅的来回振荡的喘振现象。
压气机的喘振造成的后果是使发动机推力
降低,排气温度升高,转速降低,伴
有发动机振动和低沉的喘息声,严重时可能造成发动
机停车。压气机引气的采
用,用于飞机座舱的空调和增压以及飞机机翼的除冰或进气道前
沿的防冰。压
气机引气后会造成发动机性能的变化,通常会引气发动机推力的损失和耗油
率
的增加,还会引起排气温度的升高;但是引气增加了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使
发动机不易进入喘振。
燃烧室的功用是将空气和燃油混合并燃烧释放热量
,便于燃气在涡轮中
膨胀作功。燃烧室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即单管燃烧室、环管燃烧室和
环形燃烧
室。现代大型民用发动机多采用环形燃烧室,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重量轻,燃烧<
/p>
效率高和出口燃气温度分布均匀的特点。燃烧室在一定的余气系数范围内可以
保证稳定燃烧,称为稳定燃烧范围。稳定燃烧范围是可以变化的,当飞行高度
增加或发动机转速减低时,稳定燃烧范围变窄;反之,则稳定燃烧范围变宽。
涡轮的功用
是将燃气的部分可用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用于带动压气机和
发动机的附件。由于涡轮的工作
效率高,故涡轮的级数比压气机的级数少。涡
轮出口或涡轮级间的燃气温度,即为排气温
度。它反映了发动机的性能和机件
的热负荷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尤其是发动机
在起飞和加速时,应随
时留意监控。在涡轮排气装置中都装有反推装置,用于减小飞机着
陆后的地面
滑跑距离,特别是在潮湿、结冰或被雪覆盖等受污染的跑道上。发动机的推力
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推力越大,飞机的速度就越快,同时也改善了飞机的起
飞性能和爬升性能。发动机的压力比被用于表征发动机的推力。所谓压力比,
8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是指涡轮出口
总压或风扇出口总压与压气机进口总压之比。但在高温、高原机
场,发动机性能的变化将
使发动机的起飞、复飞性能改善。
涡桨、涡轴和涡扇都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涡桨发动机
工作特点是涡轮
需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桨。减速器的作用是将高转速低扭矩的涡轮功率转
变为
低转速高扭矩功率并送到螺旋桨。涡桨发动机功率性能的参数可以用当量功率
来衡量。当量功率包括涡轮输给螺旋桨的轴功率与喷气推进力的折合功率两部
< br>分。涡轴发动机主要用于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燃气的可用能量
几乎
全部
(
95%
以上)
在涡轮中转换成机械能, p>
用于带动压气机。
在相同条件下,
涡轴发动机是耗油率最低的
发动机。中、小功率的涡桨和涡轴发动机通常采用
轴流
--
p>
离心混合式压气机。
涡扇发动机是六十年代发展出来的新型发动机。
它的采用,显著提高了
飞机的速度、高度、航程和经济性。其增加了风扇部件,这样流过
发动机的空
气就分为两路,一路流经风扇后直接排出,称为外涵;一路流经压气机、燃烧
室和涡轮后排出,称为内涵。外涵空气流量与内涵空气流量之比称为涵道比。
流过发动机总的空气流量应是内外涵空气流量之和。涡扇发动机的推力包括外
涵产生的推力和内涵产生的推力两部分。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行速度增加
使流过发
动机的速度增量减小很快,从而使发动机的推力下降很快,到巡航速
度后,涡扇发动机的
推力值比同参数条件下的涡喷发动机要小。因此,高涵道
比涡扇发动机一般适合高亚音速
飞行的飞机。涡轮发动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排气和噪音污染。
目前运输机采用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常为双转子或三转子发动机,具有在
低
转速时涡轮前燃气温度较低,起动和加速性能较好的特点,燃气涡轮发动机
广泛采用的燃
料是航空煤油。
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主要的附件系统有:燃油系统、滑油系统、防冰<
/p>
系统、起动系统。燃油系统的功用是在发动机所用工作状态下,以适当的压力
和流量向发动机供给清洁的燃油;同时还对发动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滑油
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轴承、附件传动装置进行冷却和润滑以及对燃油进行加温;
对涡桨和
涡轴发动机,还要用滑油对减速器进行润滑和冷却,也要用滑油进行
变距和扭矩测量。滑
油系统的滑油
/
燃油热交换器利用燃油对滑油进行散热,重
要的是提高燃油温度以防止燃油中的水分结晶,经散热后的滑油最后又返回滑
油箱重新
循环使用。发动机的防冰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冰的生成,在进入结
冰区之前一定要开,
不能结冰后再开。发动机的起动系统功用是在地面和空中
起动包线内能安全可靠地使发动
机从静止状态过渡到稳定的慢车工作状态。当
发动机出现空中停车后,最重要的是控制飞
机的姿态、方向和高度;通常因燃
油管理错误,进入颠簸气流后熄火等失效的发动机可进
行空中起动,起动前应
检查飞机是否在空中起动包线内。
航空器
系统部分试题
103001
飞机结构强度的概念可描述为:
A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B
〕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C
〕结构抵抗外载荷的能力
D
〕结构抵抗内应力的能力
9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B
103002
飞机结构刚度的概念可描述为:
A
〕结构抵抗变
形的能力
B
〕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C<
/p>
〕结构抵抗外载荷的能力
D
〕结构抵抗内
应力的能力
A
103003
飞机高速平飞时,如 果飞行速度超过最大平飞速度限制,可能导致的
现象是:
A
p>
〕机翼上、下蒙皮和前缘蒙皮鼓胀
B
〕机翼上、下蒙
皮凹陷及前缘蒙皮鼓胀
C
〕机翼上蒙皮鼓胀和前缘蒙皮凹陷
p>
D
〕机翼上蒙皮凹陷、下蒙皮鼓胀
C
103004
某次飞行后,检查飞机时发现机翼上表面蒙皮有鼓胀现象,可能的原
因是:
A
〕飞行中迎角超过规定
B
〕飞行中机翼蒙皮温度过高
C
〕飞 行中燃油箱内的燃油膨胀
D
〕飞行中飞行速度超过规定
< br>D
103005
飞行中突然顶杆大速度进入下降,或粗猛拉杆改出 紧急下降时,会使
飞机:
A
〕受到比平
飞时大得多的载荷
B
〕在短时间内受到的载荷减小
C
〕长时间受到较小的载荷
D
〕受到较大的阻力
A
103006
对于特定的飞机而言,当其受
到垂直突风作用时,它所受突风载荷大
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飞行速度
B
〕突风强度
C
〕机翼 面积
D
〕
A
和
B
< br>D
103007
某运输机以全重飞行时遇到垂直向上的突风作用, 为了保证结构受载
安全,飞行员一般采用的控制方法是:
A
p>
〕适当增大飞行速度
B
〕适当减小飞行速度
C
〕适当降低飞行高度
D
〕适当增大飞行高度
B
103008
飞机飞行过载(载荷因数)的概念可描述为,某飞行状态下:
A
〕升力与 推力的比值
B
〕升力与阻力的比值
C
〕升 力与重力的比值
D
〕推力与阻力的比值
C
103009
某飞机飞行中
襟翼收上时,允许达到的正过载(载 荷因数)为
2.5
,
10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其意义是:
A
〕飞行中允许达到的最大过载为
+2.5
B
〕飞机结构最大能承受
+2.5
的过载
C
〕机翼机构最大能承受
+2.5
的过载
D
〕机身机构最大能承受
+2.5< /p>
的过载
A
103010
飞行中作用 在机翼上的气动载荷属于:
A
〕集中载荷
B
〕分布载荷
C
〕结构内应力
D
〕结构质量力 p>
B
103012
在机翼上装设发动机等设备
后,飞行中可:
A
〕减小整个机翼结构的受力程度
B
〕减小设备外侧翼尖段结构的受力程度
C
〕减小设备 内侧翼根段结构的受力程度
D
〕减小与设备连接处机翼结构的受力程度< /p>
C
103013
飞行中机身受到的外载荷
主要是:
A
〕分布的气动载荷
B
〕增压舱的增压载荷
C
〕与机身连接的部件传来的集中载荷
D
〕
B
和
C
D
103016
飞机结构安全系数的概念可描述为:
A
〕破坏载荷与设计载荷的比值
B
〕破坏载荷与使用载 荷的比值
C
〕设计载荷与破坏载荷的比值
D
〕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的比值
D
103017
飞机结构剩余强度系数的概念可描述为:
A
〕破坏载荷与使用载
荷的比值
B
〕破坏载荷与设计载荷的比值
C
〕设计载荷与破坏载荷的比值
D
〕
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的比值
B
103018
现代 民用运输机起落架的配置型式通常采用:
A
〕前三点式起落架
< p>B〕后三点式起落架
C
〕自行车式起落架
< p>D〕机身式起落架
A
103019
与后三点式起落架相比,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主要特点在于:
A
B
〕纵向稳定性较好而方向稳定性 较差
C
〕方向稳定性和侧向稳定性都较差
D
p>
〕方向、纵向和侧向稳定性都较差
A
103020<
/p>
飞机地面滑行或滑跑中受到水平撞击时,减震效果最好的起落架结构
11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型式是:<
/p>
A
〕构架式起落架
B
〕摇臂式起落架
C
〕支柱套筒式起落架
D
〕前三点式起落架
B
103021
起落架上 防扭臂的功用是:
A
〕防止起落架扭转过度
B
< p>〕防止减震支柱扭转过度
C
〕防止机轮扭转过度
D< /p>
〕防止减震支柱内、外筒相对转动
D
103022
飞机前起落架与主起落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可以左、右偏转以实现地面转弯操纵
B
〕没有刹车装置, 对滑跑减速没有贡献
C
〕机轮数量少,不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载荷
D
〕
B
和
C
A
103023
民用大、中型运输机飞机在地面滑行转弯时,
操纵前轮转弯的方法通
常是:
A
〕蹬方向舵脚蹬
B
〕转动前轮转弯控制手轮
C
〕单边刹车
D
〕利用两侧发动机的不对称功率
B
103025
飞机着陆减震的基本原理是:
A
〕缩短飞机下沉速度消失时间,并耗散接地动能
B
〕利用轮胎
和支柱的变形转化接地动能
C
〕延长飞机下沉速度消失时间,并耗散接地 动能
D
〕增大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耗散接地动能
C
103026
油气式减震支柱的基本工作原理可描述为:
< p>A
〕利用气体可压缩性吸收接地动能,减小接地撞击力
B
〕利用油液流过节流小孔耗散接地动能,减小滑跑颠簸
C
〕
A
和
B
D
〕
油液和气体同时压缩吸收并消耗接地动能,
减小撞击力和颠簸
C
103027
某飞机起落架为油气式减震支柱。在一次着陆中 ,支柱达到最大压缩
量时,仍未能吸收全部接地能量,可能的原因是:
< br>A
〕支柱充气压力过大和
/
或灌
油量过大
B
〕支柱充气压力不足和
/
或灌 油量过少
C
〕支柱充气压力过大或灌油量过少
D
〕支柱充气压力不足和灌油量过大
B
10302
8
飞机着陆滑跑刹车减速过程中,轮胎温度会明显升高,其原因是:
A
〕机轮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热
B
〕刹车装置传来的热
12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
习资料
C
〕机轮高速旋转变形产生的热
D
〕以上都对
D
103029
起落架收、
放位置锁的功用是:
A
〕确保起落架可靠地固定在收上、放下位
置
B
〕确保起落架在飞行中锁定在放下位置
C<
/p>
〕确保起落架在地面锁定在收上位置
D
〕确保起落架在飞行 中不发生摆动
A
103030
为了保证
着陆安全,在所有可收放式起落架的飞机上都设置有:
A
〕防止
起落架在高速飞行中放下的装置
B
〕防止起落架在低速飞行中放下的装置
C
〕正常放下系统故障时的应急放下装置
D
p>
〕正常放下系统故障时的应急收上装置
C
10303
1
为了防止飞机在地面时意外地收上起落架,设置有起落架收放手柄锁
< br>或收放控制电路的断路控制电路。这类装置的控制信号来源于:
A
〕起落架减震支柱上的空地安全电门
B
〕无线电高度传感器
C
〕空速传感器
D
〕轮胎压缩量传感器
A
103032
在驾驶舱中的起落架信号板上
,指示起落架放下锁好的信号是:
A
〕与起落架数目对应的红色灯亮 p>
B
〕与起落架数目对应的绿色灯亮
C
〕所有红、绿信号灯都亮
D
〕所有红、绿信号灯都灭
B
103033
某运输机的起落架灯光位置信号系统失效时
,起落架的放下锁好情况
通常:
A
〕不能再作出 准确判断
B
〕可通过飞行速度的变化作出准确判断
C
〕可通过飞机姿态的变化作出准确判断
D
〕
可通过目视机械标识信号作出准确判断
D
103034
一架起落架可收放的飞机在五边进近中出现连续的喇叭响,同时起落
架信号板上的
红灯亮,这表明:
A
〕油门收到慢车,起落架未放下
B
〕襟翼放下已超过一定角度,起落架未放下
C
〕起落架未放下,同时飞行速度已超过一定值
D
〕
A
或
B
13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D
1
03035
现代飞机通常采用的刹车装置类型是:
A
〕胶囊式刹车装置
B
〕弯块式刹车装置
C
〕盘式刹车装置
D
〕
A
、
B
和
C
C
103036
飞机滑跑中刹车能够 减速的机理是:
A
〕刹车增大了机轮对地面的正压力
B
〕刹车使机轮难于滚动
C
〕刹车时刹车装
置内部产生了摩擦力
D
〕刹车使机轮的阻滚力矩增大,地面摩擦
力随之增大
D
103037
飞机着陆滑跑中如果 刹车过量,则会导致机轮刹死而拖胎,其结果是:
A
〕机轮过度磨损甚至 爆胎,但可有效缩短滑跑距离
B
〕机轮磨损较小,且滑跑距离缩短
C
〕机轮过度磨损甚至爆胎,且滑跑距离比正常刹车时大
D
〕机轮磨损较小,但滑跑距离增大
C
103038
在积水或结冰跑道上着陆使用刹车应比在干跑道上的刹车压力小,这 p>
主要是因为:
A
〕机轮与道面的摩擦系数减小
B
〕刹车盘温度降低
C
〕积水或结冰对
飞机有减速作用
D
〕
A
,
B
和
C
A
103039
飞机刹车系统中装设防滞刹车装置的目的在于: p>
A
〕防止施加刹车,保证顺利滑跑
B
〕防止拖胎,同时提高刹车效率
C
〕防止飞机减速过慢而增大滑跑距离< /p>
D
〕防止飞机减速太快而使滑跑距离太短
B
103040
现代运输机着陆通常采用自动刹车。着陆前飞行员必须选 择减速率等
级,飞机接地后减速率等于:
A
〕刹 车减速率与反推减速率的叠加
B
〕刹车减速率减去反推减速率
< p>C
〕飞行员选择的减速率
D
〕选择的减速率与反推减速率的叠加
C
103041
飞机副翼的功用是:
A
〕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横侧操纵
< p>B
〕产生偏航力矩,实现方向操纵
C
〕产生俯仰力矩,实现俯仰操纵
D
〕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方向
操纵
14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A
103042
飞机方向舵的功用是:
< br>A
〕产生偏航力矩,实现方向操纵
B
〕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横侧操纵
C
〕产生俯仰力矩,实现俯仰操纵< /p>
D
〕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方向操纵
A
103043
飞机升降舵的功用是
:
A
〕产生偏航力矩,实现方向操纵
B
〕产生横滚
力矩,实现横侧操纵
C
〕产生横滚力矩,实现方向操纵
< br>D
〕产生俯仰力矩,实现俯仰操纵
D
10
3044
在飞机驾驶舱中,飞行主操纵系统的操纵机构包括:
A
〕驾驶盘、襟翼操纵手柄和起落架操纵手柄
B
〕
驾驶杆、脚蹬和襟翼操纵手柄
C
〕驾驶盘
/
驾驶杆和脚蹬
D
〕脚蹬、襟翼操纵手柄和起落架操纵手柄
C
103045
关于飞行主操纵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
A
〕随舵面尺寸和舵偏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B
〕随舵面尺寸和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舵偏角的增大而减
小
C
〕随飞行速度和舵偏角的增大而增大,随舵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p>
D
〕随舵面尺寸、飞行速度和舵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D
103046
小型、低速飞机常采用无助力机械式主操纵系统,其特点是 :
A
〕操纵信号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至主操纵面
B
〕操纵力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至主操纵面
C
p>
〕操纵信号和操纵力同时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至主操纵面
D
〕操纵信号和操纵力分别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至主操纵面
A
1
03047
飞行操纵系统中硬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是:
A
〕传动杆和摇臂机构
B
〕传动杆和钢索机构
C
〕钢索和滑轮机构
D
〕摇臂和滑轮机构
A
103048
解决飞行操纵 系统软式传动的
“
弹性间隙
”
问题的方法是: p>
A
〕定期地或自动地调节滑轮位置
B
〕定期地或自动地调节钢索张力
C
〕定期地或自动地调节传动杆
的位置
D
〕定期地或自动地调节摇臂的位置
15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B
103049
民用大、中型运输机各操纵面通常采用液压助力操纵,其根本原因 是:
A
〕高速和大的操纵面尺寸导致了舵面气动载荷减小
B
〕高速和大的操纵面尺寸导致了舵面气动载荷增大
< br>C
〕高速和大的操纵面尺寸导致了很大的舵面偏转量
D
B
103050
在液压助 力飞行操纵系统中,飞行员发出的操纵信号输入给:
A
〕液压助
力器的控制部分
B
〕液压助力器的传动部分
C
〕飞行操纵面
D
〕
B
和
C
A
< br>103051
在液压助力飞行操纵系统中,传动操纵面偏转的动力来自:
< br>A
〕飞行员施加的操纵力
B
〕电机的输出力
C
〕助力器控制活门输出力
D
〕助力器液压动作筒输出力
D
103052
在液压助力飞行操纵系
统中,飞行员操纵感觉力来自于:
A
〕舵面偏转产生的枢轴力矩
B
〕助力器传动舵面的驱动力
C
〕感力定 中机构提供的模拟感觉力
D
〕舵面枢轴力矩与舵面驱动力的叠加
C
103053
在民用大、中型运输机上,飞行
扰流板辅助副翼横滚操纵的工作可描
述为:
A
〕 副翼上偏一边机翼上的飞行扰流板成比例上偏
B
〕副翼下偏一边机翼上的 飞行扰流板紧贴翼面不动
C
〕机翼两边的飞行扰流板随副翼成比例上偏< /p>
D
〕
A
和
B
D
103054
在不可逆液 压助力飞行主操纵系统中,副翼和方向舵配平操纵通常指:
A
〕对副翼和 方向舵配平调整片的操纵
B
〕对副翼和方向舵的操纵
C
〕对副翼和方向舵感力定中机构重新定中立位的操纵
D
〕利用副翼和方向舵感力定中机构增大操纵感觉力
C
103055
民用运输机电传操纵是指在飞行操纵系统中,飞行员发出的操纵信号:
< p>A
〕电力传递至驱动电机,舵面由电力传动
B
〕机械传递至驱动电机,舵面由电机传动
C
〕电力传递至液压助力器的 控制部分,舵面由液压传动
D
〕机械传递至液压助力器的控制部
分,舵面由液压传动
C
16
中国民航飞
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复习资料
103056
电传操纵系统结构中的突 出特点是:
A
〕操纵信号可直接电力传递到舵面
B
〕操纵信号机械传递到飞行控制计算机
C
〕各主操纵面的偏转由电机传动
D
〕操纵信号电力传递中结合多台飞 行控制计算机
D
103057
无助力机械传动式 飞行操纵系统中,配平调整片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小飞行速度,防止失 速
B
〕增大操纵感力,防止操纵过量
C
〕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
D
〕减小或消除操纵 感力,调整飞机平衡
D
103058
在驾驶舱中 判断襟翼位置的主要依据是:
A
〕襟翼操纵手柄的位置
B
〕襟翼驱动装置的运动
C
〕襟翼指位表的指示<
/p>
D
〕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C
103059
民用运输机起飞前必须将襟翼放下到规定的起飞位置,否则:
A
〕起飞拉升时飞机将失速坠地
B
〕起飞 拉升时将不能拉起机头而冲出跑道
C
〕不能增大发动机功率
D
〕以上都对
A
10306
0
现代运输机在飞行中,操纵机翼两边的飞行扰流板对称升起可起到:
A
〕辅助副翼横侧操纵的作用
B
〕空中减速的作用
< br>C
〕减小失速速度的作用
D
〕改善飞机横向稳定性的作用< /p>
B
103061
现代运输机在着陆接地时
,所有扰流板都全位升起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气动阻力使飞
机减速
B
〕辅助襟翼增大机翼的升力
C
〕辅助副翼进行横侧操纵
D
〕卸去机翼大部分升力,增大气动阻力
和磨擦阻力
D
103062
则:
A
〕起飞拉升时飞机将失速坠地
B
〕起飞拉升时将不能拉起机头而冲出跑道
C
〕不能增大发动机功率
D
〕以上都对
B
103063
高亚音速运输机飞行操纵系统中马赫配平系统的作用是:
A
p>
〕克服大马赫数飞行中的自动沉头现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