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大学生归属感问题研究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7 11:40
tags:

第一大学生-第一大学生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张庭)


大学生归属感问题研究


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


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姓名 :张小莲

2

、刘思琳

2


郭唯唯

2

、杨锋

2

、陈湘怡

2


【摘要】

近年来,多所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做了一系 列的调查研究,研


究结果显示,

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

普遍存在着对新环境的适应、


际交往、专业兴趣、就业压力等 方面的困惑,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困惑


和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就是因为大学生归属感的缺失。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的


集体归属感、

情感归属感、

自我归属感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归属感做了详细的调

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从而总结出大学生归属感在这三个方面的具


体表现,大学生归属感缺失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归属感;调查分析;影响因素;

建议


< p>《中国青年报》

2008

12

< p>月

11

日发表了一篇报道,

报道中提到在武汉大


学最新出炉的

“中国首份

90

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p>

中,

77.4%

大学生感到在大学


中缺少知 心朋友,

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感到空虚和无助。

类似这样的调研并不少

< p>
见,

而结果却不容乐观,

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中后,

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


困惑,严重者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

2004

年马加爵一案曾经轰动一时,当我们


在谴责他的同时,

也 应该看到,

马加爵最后的悲剧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看似幼稚


的原因,

从他公布出来的自白书中,

我们不难发现,

马加爵是一个极度渴望和周


围的同学友好和睦相处的人,

而这一点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满足,< /p>

这种归属


感的缺失和他最终酿成悲剧是紧密相关的。


本文从大学生归属感的三个方面做了细致的调查研究,

分别是:

大学生集体


归属感、大学生情感归属感、大学生自我归属感。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得


出影响大学生归属感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从而帮助大学生在开始大 学生活的时


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归属感培养,

进一步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 为社会服务打下坚


实的基础。



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很多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研究,如之 前提到的武汉


大学的一份针对

90

后大学生的调研报告,

以及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所陈传峰


1



年来的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74,2%

的学生感到孤独和困 惑。而除了这些高


校的调查研究外,

20

世纪

< p>90

年代以来,各种学校问题行为也都出现在了大家的


视野中。

有研究表示,

大学生归属感的出现也是导致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形成


网瘾的重要原因。

因此,

我么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归属感,

帮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


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归属感。


1.2

选题意义


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为社会服务的一个群体,所以,我们 应当对大学生


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大学中,

大学生学会的 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是与社会打交


道的技能,

而在这个 过程中,

一部分大学生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心理上


的偏差,

近年来,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而自杀往往与其


较低的归属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大学生归属感的研究对如今的社会有着 积极的


时代意义,

更是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随着国内学者对大学生


归属感的深入探究,

我们的这个选题同样也 可以丰富国内有关大学生归属感的理


论研究。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2


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分别


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


这个需求层次中可以看到,

归属的需求是人的五个需求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么,

这个部分如果得不到满足,

人就会感到孤单和寂寞,

甚至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的出现。

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生活 ,

在对新环境的适应上,

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


较陌生,< /p>

加之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

归属感就会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得到满足,


大学生归属感的调查,

是为了让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归属感,

让大学生有一个


健康的积极的大学生活,并且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





1


2


陈传峰:宁波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马 斯洛:

1908

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2

大学生归属感含义及表现


2.1

归属感含义


归属感是指 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组织的一种从属的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个人


感受。一般来说,归属感 属于文化心理的概念,例如,一个人如果对于学校、公


司有归属感,

那他 就会觉得自己是学校和公司的一份子;

相反的,

如果一个人对

于国家没有归属感,

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只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过客,

终有一天 会


离开。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归属感,会影响到他对这件事物的忠诚度,所以,对


一个公司没有归属感的人,

对这个公司的离心就会比较强,

也不 会在意公司其他


人对公司造成的伤害,

一个对国家有归属感的人,

会忠于自己的国家,

并且十分


关注这个国家内所发生的事情,也 不愿意看到这个国家受到其他腐败分子的侵


害。


2.2

大学生归属感的表现


对于大学生归属感的表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通过 研究,我们发


现,

大学生的归属感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

首先,

大学生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


那么,

这种归属感 便是大学生自己感受到自己已经归属于某一个集体之中,

并且,


对这个集 体产生了依赖、依存、依恋的感觉。这种集体往往是班级、社团、宿舍


等。

其次,

大学生归属感也可以表现在情感方面,

这种归属感往往是人与人之间


的一种依存关系,

在这种归属心理的支配下,

大学生容易产生 对方属于自己而不


属于他人的愿望。

同时自己也愿意心甘情愿的给予对方 回馈。

这种归属感在大学


生之间就表现为情感的归属,即恋爱。而通过马 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


人是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的,

对于大学生来 说,

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往往是比较高


的,

而这种需求得 到满足的前提便是归属感的满足,

只有归属感得到了满足,

才有了奋进的动力,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3

、调研综述


3.3.1

调查方向

:此次调查我们将大学生归属感分成了三个方向做研究,分别是:

< p>
大学生集体归属感、大学生情感归属感、大学生自我感。


3.3.2

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在集体、情感以及自我三个方面的 归


属感获得情况,

是否存在归属感缺失,

缺失的方面以及 表现形式。

并且总结出影


响因素以及针对大学生归属感缺失时的应对策略 。


3.3.3

调查方式

:本小组成员通 过问卷调查、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


确立了大学生归属感的三个主要方向,< /p>

编制了详细的大学生归属感问卷,

通过对


问卷的相关分析得 出了大学生归属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3.4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范围理论 上面向全国的大学生,但根据收集情况,主要


是以广东省为主,收集问卷

71

份,有效问卷

71

份。

(具体数据见

word

文档)


3.3.5

调查分析


我们设计的问卷一共有

40

个问题,其中,第

6

题至第

14

题是针对我们所


要调查的第一个方向,

既大学生集体归属感所设计的,

下面,

是对这个方向的题


目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6

< p>题为“你平时活跃最多的集体是?”

,结果显示,约百分之

68

的受调


查者活跃时间最多的集体是宿舍,另外约百分之

21

< p>的受调查者表示是社团,班


级和社会占的比例比较少

约为百分之

11

,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活跃场所与日


常起居有关,宿舍作为主要起居场所在大部分受调查者中地位较为显著。


7

题为

“你在集体中扮演的角色一般是什么?”

受调查者中参与者占约


百分之

62

, 参与者是集体的主体,另外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游离者,这指的是在


集体中一小部分人在行 为上和观念上对集体的不热衷甚至隔离,虽然人数比较


少,但是很有研究必要。


8

题为“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忙时,你更倾向 于自己解决还是借助集体


的力量”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单一一项“自己 ”或“集体”的占了百分之

45


少于选项“两者都有” 的百分之

55

,可见大学生在问题处理上大部分是视情况


而定寻求解决方案,

当然在选择单一一项的比例上看,

选择自己解决的比例远大< /p>


于选择集体,这大概是传统教育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根深蒂固的结果,褒义

< p>
褒义。


9

题为“你觉得 自己有没有集体归属感?有的话在哪个集体获得的归属


感更大?这一题与第六题结果统计 上有相似的地方,在选择了“有集体归属感”


的约百分之

90

< p>的人数中,选择“宿舍”的约占百分之

54

“班级”约占百 分之


14

,社团约占百分之

29

“社会”占百分之

3

,比例上近似,可见归属感与活跃

< br>度正相关。


10

题和第

11

题分别是“你是否做出了积极融入集体的努力?你觉得这


些 努力对你的集体归属感有无影响?

“约百分之

80

的人为融入集体 作出了努力,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所收获,百分之

49

的 人认为付出得到了回报,百分之

46


的人认为“影响一般”

,剩下的百分之

5

认为“没有影响。


12

题为

“假如你活跃的圈子较多,

你对每个集体归属感的变化是?”


百分之

79< /p>

的人认为无法顾及所有的集体,剩下的百分之

21

“精力充沛”的投 入


到所有集体使关系更为亲密。其中约百分之

76

的人会 有目的性的选择亲近的集


体,另外百分之

3

因集体过多而 无法投入精力使得归属感都变弱。


13

题为“你对‘人无法脱离集体而存在’这句话怎么看?”约百分之


68

的人表示赞同,百分之

3

表示反对,剩下的百分之

28

< p>表示因人而异。大部分


人的对集体的作用还是表示认可的。


14

题为“假如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你必须脱离集体一段时间而 存在,你


会?”

超过半数的人会通过通讯方式与集体保持联系,

另外百分之

28

会静候

“回


归”< /p>

百分之

8

的人会寻求新集体,

百分 之

10

的人觉得无所谓,

不会对自己产生


影响。

大多数人有自己稍微固定的群体,

且粘性较高,

在集体中获 得某个角色地


位后会自觉经营下去,另外一部分人对集体依赖度不高。


下面的第

15

23

题则 是针对大学生情感归属所设计的,以下是对这一部


分调查结果的分析:


做问卷的大学生当被问到

“你是否处于恋爱中时”

接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是


给了肯定的答案。

< br>当问到他们

“你处于恋爱关系当中时候是否有孤独感的时候”

< p>大部分的同


学都选择了偶尔,

表明了即使是恋爱的时候这些同学仍然 是会有孤独感的,

而这


种孤独感是从何而来呢,

在下一个 问题问到的时候,

一半的同学都选择了是因为


过于依赖导致患得患失而产 生的孤独感,可见这在大学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现


象,

现在的太多人以恋 爱为重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感受,

因此变得依


赖人,

很害怕失去另一半,

当另一半独立活动的时候会过分担心和过分束缚,

如< /p>


果另一半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话就害怕失去他们,从而导致患得患失的孤独


感。

而也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是归结到自己的性格问题,

觉得不管是不 是恋爱都


是会有这种感受,

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同学是觉得在恋爱关系当中 失去了自己,


失在情感里面导致了情感孤独,

而也有百 分之十三的同学是因为为了谈恋爱而谈


恋爱,

本身就是因为孤独才会选择 随便找一个人谈恋爱,

如果在这段感情当中自

大学心理剧主题-大学心理剧主题


吉林建筑大学网络-吉林建筑大学网络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大学毛概期末考试


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


沉沦的女大学生-沉沦的女大学生


暨南大学人事处-暨南大学人事处


辽宁本科大学排名-辽宁本科大学排名


河南大学 拆分-河南大学 拆分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1: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8770.html

大学生归属感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