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大学-成德大学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
内,
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
< br>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
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
这样的想法,
充斥
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
明知不可想这么多,
但在休息时,
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
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
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
调整好心态,
无
论成功与否,
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
到最后,< /p>
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
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
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
写出来,
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
再有就是,
希望我的
< p>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
考复习方面。
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
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 辣
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
/p>
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
不过,
认真负责的告
< br>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
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
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
用。
一、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初试科目为:
< /p>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654)
公共管理基
础理论、
(865)
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
(654)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参考书目为:
1
、陈振明主编,
《公共管理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第
< p>1
版。
2
、休斯著,张成 福等译,《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月版。
三、
(865)
教育经济与管理参考书目为:
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
育管理学(第
2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12
年;
陈孝彬、高洪源
《教育 管理学》
(第三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四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美】埃尔查南?科恩、特雷?
G.
盖斯克《教育经济学》范元伟
译,格致出
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
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
除了用乱序单词,
我还偏好使用手 机软件,
背单词软件有很多,
你们挑你们用的
最喜欢的就
好,
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
字信息,
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
将这个
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
这样我们提取的速 度也就会达到最
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
,
其实不是的,
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
只是
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
比如
casualty
表示伤 亡,
我们口语常见是
casual
随
意
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
对答案错了一大半。
这次我阅读是满分。
如何做到?我
非
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
着你有没有
读懂作者在说什么,
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
只有回
到阅读本身,
才会真的恍然大悟,
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
我算明白
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
当你真的学会了读 学术文章,
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
究者的乐趣。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
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多提了。
我做的是木
糖英语真题手译,
讲解很详细。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
完单词在做。但如果是和我
一样暑期才开始复习的,就不太建议你们怎么做了,
直接上手就好了,可能之前有人会说
难度差不多,但根据这两年考试情况来看,
英语的难度降的确实挺多的,尤其是考前千万
不要为了挑战自己,拿出来练手。
我考研的时候有一位研友,
就是最后一 个月又把英语拿出来做,
而且又自己臆想
了觉得今年考试会更难一些,所
以他那个时候考试就没有发挥好,英语才考
60
多。对于要不要把真题认
认真真从头到尾翻译一遍,大部分的经验贴都在强调,
要把真题的句子一个个翻译出来。
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
考研英语和 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
特点,
前者是半学术语言,
后者是生 活语言多点。
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
后者系生活语言,
所以比较简短,
也相对比较简单。
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
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小的单词
:
“
as
”
这个单词是考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
之一,它人小鬼大,用法非常灵活多变,有人统计过大概有九种用法。不懂他的
用法,你也能大概读懂文章,但是绝对无法精确理解。类似这些,最好自己搞一
< br>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下面再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经验
(654)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专业课复习
有的同学经常问
,
本科时候没学过可不可直接学参考书的内容
?
我觉得可以
,
但对于一个考研的学生来说
,
不会基础知识是绝对不可以的
,
况且许多学校复试时< /p>
要考专业课的。
没有相关的基础
0.,
刚开 始会有些难度
,
但入门之后就简单很多了。
有两道大题<
/p>
,
一般难度不会太大。
这些年题出的一般
都比较“怪”,虽然这两年的题型日益稳定,第二个题往
往会与上一个题相关联,这就进
一步加大了考试难度
,
我敢说大多数人都不会想
到会出这
种类型的题
,
学校自主出题的
,
各个学校出题风格 虽然相差很大
,
但是只
需要参考近几年的真题就可以知道
必考的重点内容。
当然关于大题考的知识点根
据历年真题还是能有迹可循
的,后期的时候大家可以稍微研究针对性练习下。
其实我觉得有一本非
常好的习题集也是非常不错的。
我去年用的是研教新版
的各高校真题集锦
,
在这本习题上假如这个点可能会考选择题还是分析题也会标
的清清楚楚
。例如:像下面我们《公共管理基础》这张图里包括的知识点,我们
这本习题集中就有详
细的分析梳理。
另外,
就是 这本书很善于总结和把相似的内容对比,
方便同学们的记忆,
真
< br>心不错。
其实做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知识点上的,
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题,< /p>
考的是
哪一章的什么知识点你一定要清晰,不然做半天用哪里的知识点突破
都不知道,
做题还不如不做。
再说说视频这玩意:
基础好点也可以不听的,
毕竟视频还是挺浪费时间的。。。对于考研机构的
视频可以选择性听听,
没必要硬要听了基础班再听强化班、
冲刺班之类的,
我建
议是要听的话就听听强化班的就好了,
听的时候最好是随时做笔记随时思考、
没< /p>
听懂的可以反复听听,基础特别差的除外!!!
讲讲专业课复习时间的大致安排
(我这里就列个起步早的计划吧、
仅供参考
具体因人而异):
4
月
-7
月,教材以及研教新版配套习题第一遍完成,最迟不能拖到
8
月中
旬!
第一遍笔记我整理了,
不过由于
大家考的学校不
同,
专业课的侧重可能不同,
因此建议大家按照我的方法来针对
< br>自己的情况整理,例如《公共管理基础》包括:第一章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第二
章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三章政府改革与治理、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
第五 章政府作用、
第六章公共政策、
第七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第八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
九章公共财政管理、
第十章第三部门管理、
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十二
章公共管理伦理。
没有很精炼,
毕竟是第一遍,
在之后每一次复 习我都会逐次精
炼我的笔记,慢慢把笔记本学薄。
7
月
-9
月,
自己的笔记拿出来多翻翻, p>
暑假是拉开差距的阶段每天保持在专
业课复习中享受
3
个小时左右,主要是根据参考书复习。
9
月< /p>
-10
月,精读参考书,并开始做研教新版模拟卷了,初做模拟卷你肯定
< p>会感觉被虐了,
但淡定就好,
踏踏实实的做,
记牢每 一个知识点,
收获会很大的。
10
月< /p>
-11
月底,参考书第一遍甚至第二遍应该要完成了,研教新版模拟卷
第一遍应该完成,真题第一遍也可以开始弄起了,
11
月底真题第一遍 应该完成
了。
11
月
-12
月,真题第二遍,参考书
+
笔记第三遍中(
11
月
15
号左右吧,
进度不够的
话,只复习两遍也没事的,关键是认真看,认真对待每一个题),模
拟卷错题得走起了。
12
月
-
考试,真题第 三遍,知识点总结识记中,自己的错题笔记薄弱点等背
记中,
研教新版模 拟卷迅速测试自己。
在这一点上,
与公共课的学习是基本相通
的,
做真题要以能够理解考察的知识为主,
比如通过逐词逐句学习
< p>《木糖英语真
题手译》,把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达到知识无死角,这样就能把阅读
想要考查
的目的了解得一清二楚,
还可以将类似的题型总结出规律, p>
这样一来不怕在考试
时拿不到高分。
政治也是一样的思路,< /p>
看透题背后的本质再去练习和背诵李凡
《政
治新时器》
p>
,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理解知识点后做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 br>果。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
想要在考场上拿到高分,
在 平常就需要彻底理解、
彻底扫清真题知识盲区,
把握住真题,
< p>才能在考场上一往无前。我们继续介绍专
业课的复习。
重视专业课重要性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在于公共课发挥不理想的时 候可以
靠它拉你一把,公共课发挥理想的时候为你锦上添花板上钉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复习方法,
可能有些小伙伴并不知道该如 何
复习,
其实简短来说大致就是三遍复习,
大家可以根据 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
1
)第一 遍复习:要以课本为基础,全面精读参考教材,做到以本为本,
以理解为主。
我们不能泛泛的读一遍,
那样对我们来说是没
< p>有用的。
我们要掌握专业课的整体框架,
最好达到复习一遍,
自己就已经了解了
整理框架,
并且能够不看书就能背诵出框架。
提醒:
死记硬背是最没有效率的复
习方法,而且花费的时
间也是比较长的。
(
2
)第二遍复习:梳理重点和难点,还要做到多写、多做、多记、多算。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
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还
要做难点标记,我们最好根据大纲对重点内容进行加强记忆。
(
3
)第三遍复习:结合真题,进行真题演练, 总结规律。真题是我们分析
考研的第一手资料,要求我们一定要审慎的利用我们的历年真
题。在暑期阶段,
建议在已经对教材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整体的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做
题。
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
要从命题人的角度、< /p>
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
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我们复习时,每
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
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
(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其核心期刊
总会反映年度热点问题
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事实证明,我
们对专业真
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我们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
专业课的真题,
要
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
(
这样有时
候感觉自己给分点都答到了,实际上却相差很远
)
,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
(
如果有的话
)
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
定时间后反复训
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
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
比如真题、
笔记、以
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
high
研网和
< p>high
研
app
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