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篇一:浅谈对中学生作文的评改】
浅谈对中学生作文的评改
摘要:
“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
而要反映的恰当 ,必须作认真、细
致的思考和推敲,才能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较好地统一起
来。评改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过程。
评改作文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评改作文包括学生作文表
达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
式。评改的过程要遵循以正面激励,因人而
宜,针对性指导的原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
作能力和培养学生良
好的思想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
/p>
仅要注重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
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
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
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评改作文意义原则范围
步骤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
“
文不厌改
”
这说。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
诗中写道:
“
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
可知他对修改作品是何等
重视。宋代理学家朱熹称赞:
“
欧公文多是修改到妙处
< p>”。欧阳修写
成《醉翁亭记》,最初的文章开头是:
“
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
山,西有大米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
美
??”
后来改成
“
环滁皆山也
”
这五个字。鲁迅进行创作一向是严肃认
真的。他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
“
写完之后,至少要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除,毫不可惜
”
。可见, 修改文章对
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
/p>
就中学生写作而言,语文教师评改作文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
评改作文,包括批改和讲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密切联
系的。批改是讲评的前提和基础
,讲评是批改的深化。评改作文是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
客观事物的
正确认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评改作文的意义
1
、评改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作文大体上要经过准备、起草、修改三个阶段。作文以前,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积累素材;出题目之后,要
启
发学生理解题意,开拓思路,编写好作文提纲;这些属于准备阶
段。学生写完文章之后,
教师对这些作文的批改、讲评,或组织学
生互改、互评,都是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的继续
和延伸。从作文教
学的实际情况看,对作文的批改和评讲,往往比作文以前的指导效
果更大一些。这是因为,作文以前的指导是粗线条的指点,很难针
对
每个学生的爱莫能助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而在学生写完作文交卷
之后,教师进行批改,并
分析、综合全班作文情况进行评讲时,就
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学生方面说,看
了老师或同学的批
语,听了老师的评讲或同学的评论,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文
中的优缺点,具体地把握下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
由此可见,作文评改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修改
自己作文的能力,都有很大的益处。
2
、评改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水平。
“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
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要通过反复
的思考和研究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认识逐
步地由不够清楚到比较
清楚,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有了比较清楚、
深刻的认识之后,还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语言形式,将思想内容反
映出来。而要反映得恰当,必须作认真、细致的思考和推敲,才有
可能使文章的思想内
容和表达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评改文章的过
程就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
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
过程。
3
、评改作文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
古人说:文品即人品。朱自清先生说过,
“
< p>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
不可
”
。好的作文不仅可以 看出学生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
达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人品
。老师讲评作文,
常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
评文
”
同
“
评人
”
一样,指导
学生怎样
“
作文
”
和教育他们怎样
“
做人
”
是密切联系在一起 的。教师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比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空洞地讲
大道理,更容易收到实效;反过来,学生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提
高了,对写
好文章也大有好处。
二、评改作文的原则
1
、以正面指导为主
多年来 ,语文教学界寻作文批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
对学生作文要
“
精批细改
”
,另一种则主张
“
多 就少改
”
。不少校领导
和学生家长都习惯地认为,
“
精批细改
”
是语文教师认真负责的表现,
“
多就少改
”
则未必尽到了责任。好些教师面对
“
作文山
”
,每天
“
挖山
不止
”
,力求做到
“
精批 细改
”
。他们或者将学生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
或者改得
面目全非,作文本上
“
满堂红
”
,或者写了很多评 语,罗列
了作文中大大小小的毛病。教师的积极性很高,而学生写作的积极
性却越来越低了。可见
“
精批细改
”
是 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
面对作文教学的这个
“
老大难
”
问题,我们要坚持
“
多就少改
”
,和坚
持以正面指导为主,鼓励为主。有一次
,我班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记
叙文《我是一只小鸟》,我在批语中写道:
“
本文立意新颖,想象合
理,不失为一篇佳作。希望你以此为起点,争取更
大进步。
”
这几句
批语给了这个学生莫大的鼓舞。他说,
老师的话,叩开了我写作的
心扉,打开了我热爱写作的大门。于是,爱好写作的这颗幼芽
,在
我心中萌发了。后来,他地写作中进步很大。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肯
< br>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对不同学生的
“
闪光点
”
< p>加以肯定。这有利于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我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只
能
讲优点,不讲缺点,而是说,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注意批改方法,
< br>讲求实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正如叶圣陶所说,在作文教学
中,不要
“
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
”
2
、要有启发性
按照启发式的要求,教师写批语或在课堂上评讲,都不宜面面俱到,
而是
应抓住重点和关键的地方。所谓
“
重点
”
和
“
关键
”
,主要指两个
方面:一
方面是按作文教学计划的规定去做,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
和重点是什么,学生的作文是否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在
这次作文中,学生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全班学生的主
要优点和共
同性问题是什么,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努力,最好能指出规律性的东
西来。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 ,无论是旁批(眉批),还是尾批(总评),
都应有启发性,避免空泛笼统。让学生真切
地体会到自己的作文好
在哪里,毛病又在哪里,修改起来学生的路可走,有门可入。
3
、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要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批改。< /p>
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要力求因人制宜,因文而
宜,这样,学生作一次文,就会有收获,有进步。
评改作文的这三条原则,在实际运用时,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有针
对性的批语,自
然就有启发性,有启发性的批语,又与正面积极引
导紧紧相连。当然,这三条原则又各有
自己的特定的含义,它们之
间不能等同。
三、评改作文的范围
评改作文的范围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两个方面。具体可从以下
几方面来说。
1
、中心和材料
中心是文章 的灵魂。评改文章,首先要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正确,在
这个基础上,再看中心是否集中、
深刻。叶圣陶老先生说:看学生
的作文,首先要看文章的立意怎么样,如果有不当之处,
必须给学
生指明,并且通过教育工作给他切实的帮助。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是受主题统率的。为此,材料和中心是统一
的。
2
、观点和情感
有的学生作 文的观点是片面的,当他们看到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
和阴暗面时,就忽视了社会风气的
主流。为此,讲评作文时,让学
生要用正确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
< br>
有的学生作文观点是对的,但是空话多,大话多,缺乏真情实 感,
因而也就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为此,要引导学生平时做生活的有
< br>心人,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真切感受生活。
3
、结构和语言表达
结构松 散的,要改得紧凑些;层次紊乱,要改得清晰些;结构残缺
的,要改得完整些。要通过评
改,使得文章布局严谨,前后贯通,
联成整体,从而更好地为表达中心服务。
语言表达的评改,力求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例如,有
一位学生写《有家真好》一文,开头是:
“
家 是夕阳西下时可供飞倦
的鸟儿歇息的地方;是风雨狂泄时可供怜弱鱼儿躲避的地方;是海
外游子日思夜梦、有母亲温柔的笑容的地方。
”
当你读到 这些,你心
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温暖,聆听到的是母亲在远方的召唤。
4
、书写
书写要工整,卷面要干净、整齐,书写标点要恰当。
四、评改作文的步骤
评改作文的步骤是先批改,后讲评。批改时,要对学生的作文通读
一遍,从整体着眼,了解文章的全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
式
有一个总的印象。特别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
过:
“< /p>
看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看文章的立意怎么样。
”
也就是看中心
是否正确、集中、突出,一定要心中有数;再看材料和结构,能否
为表
达主旨服务;最后看语言表达情况。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事倍功半。
通读学生作文之后,对作文的评改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内容上的评改。这包括作文的中心是否正确、清楚、突出;< /p>
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思想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由教
师直接在作文本上写批语、作修改;或者提出问题,写上记号,让
学生自己修改。
第二步是结构上的评改。包括文章开头、结尾安排得怎么样;过渡、
照应如何;段落划分合不合理;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结
构虽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思想,却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
<
/p>
第三步是语言文字上的评改。包括文章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
格式等方
面的评改。如提示文中用语不当和文理不通的词句;指出
错别字及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地
方;等等。
以学生的习作来具体谈一谈:
标题:《生活处处有情趣》
修改后是:《一盆吊兰花》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留心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用心体
会生活,都会有一个共
同感:那就是生活处处有情趣!(旁批:这
段中的
“
体会
”
与
“
体验
”
比较 ,哪个词更符合语境?)这一旁批,不
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是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思
考比较中得出自
己认为满意的结果。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武栋同学拿来了一盆吊兰花放在教室的窗台
上,它
的旁边也有几盆别的花。当时,同学们都围上去参观一阵就
回来了。我也在其中。(此处
要修改)
修改后:在以后的日子中,没有人 再去注意它。可是,我却时时刻
刻欣赏着它。(修改后,此处设悬念。)
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太大的震撼。那浅绿的叶子里慢慢伸 出了一
条嫩枝,枝上有豆粒般大的花苞。不过几天,花苞就越来越多了,
有几枝上还开起了小花。于是,这的叶子由浅绿变成了深绿。
而在一天的下午,我刚到学校时,不经意地看了它一眼,发现它的
绿叶好像被寒风冷雨打过一样,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再像往日那
样
活泼了。我走过去,好像听到了它旁边的万年青提高嗓门说道:
你不行了吧!(此处心理
刻画太简单。)
修改后:
“
哟!老兄!你这是怎么了,一向神气十足的你,现在咋变
成没人可怜的小
草啦?不行了,是不是?
”
吊兰没有作声,看来它是在默默地给自己打气。这时,我把它的叶
子整理好,然后端来一
盆水,让它
“
喝
”
了够,透过叶子,我仿佛看
到了它的
“
重生
”
。
过了几天后,我吃惊地发现,那盆吊兰花的叶子闪闪 发光,正在向
我微笑呢!于是我就在想:一盆小花都会抓住一丝希望让自己重新
拥有美好的生命,那我呢?(此处过渡段运用恰当。)
是的,我可以,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此处要不要例举自己是如何热爱生活的?想一想,这样能好在什
么地方?)
修改后:是 的,我可以,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当我解出一道生
活难题时,我会感到自己是如此的
欣慰;当我得到妈妈的一个吻时,
我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我克服困难而喜
悦时,我会
感到无比的欢欣!
人生就是如此,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你就应该赶快生活,用心感
受生活,才
会看到生活中五彩绚丽的一面。
总评:
这是初一学生写的一 篇文章,在立意和构思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文
末中写出:
“
人应该赶快生活,用心来感受生活!
”
这句话发人深省。
段与段过渡自然,结构严谨。但在语言表达上有些平淡,希望今后
在学习语言表达上多
努力。
由此可见,作文评改这一环节对于提 高学生作文水平大有益处。在
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师生要端正评改作文的指导思想,并善
于运用
评改作文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修改自己文章和评改学生文章的能
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本领和习惯,正如叶
圣陶说:
“
教是为不教。
”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写作与作文评改》朱伯石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篇二:浅谈作文评改的意义和原则】
浅谈作文评改的意义和原则
作者:未知发布时间:
2011/11/24 9:30:48
浏览人数:
334
摘要:在教给学生作文之道的同时教给学生评改之法,不仅可以激
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同学间合作学习,促进写作知识向写作
能
力的转化,也是学生所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评改中,应选择有代
-
-
-
-
-
-
-
-
-
上一篇:浅谈新闻评论写作如何增强可读性
下一篇:如何评价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