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写作
1.
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
能够采用恰当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
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
,
< p>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的美好情感。
重点
: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
< p>并通过抒情这一表达方式
写出来。
难点<
/p>
:
培养学生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化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一、设计导语
,
引入课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无情未必真豪杰”
,
谁能说说这 句话说
明了什么问题呢
?
对
,
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是有感情的
,
那么有了感情后就必
然要从心中发泄出来
,
这种发泄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
一
抒情
今天
,
我们就来研究抒情的问题。
二、讲解抒情的有关知识
(1)
什么是抒情
?
所谓抒情
,
是和记叙、
议论、
描写、
说明并 列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
”
抒情
,
是文章打动 读者、
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
抒情
,
是抒 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
;
在叙事性的
< br>作品中
,
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综合运用。在议论说理
的文章中
,
作者
--
般很少直抒感情< /p>
,
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
证
,
< p>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记叙中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能增
强文章的感染力
,
突出文章的中心。
(2)
抒情的方式有哪些
?
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
:
< p>直接抒发作者对
事物的感情。间接抒情
:
在写人、叙 事、写景、状物过程中渗
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方式有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物
p>
等几种方式。
①寓情于事
,
借事抒情
我们在回忆往事、
记叙经历、
述说体验时
,
往往会涌起感情的
波澜。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作者因事
而动情
,
情由事牵,感情色彩浓厚。如老舍《小麻雀》中“小 p>
猫衔着小鸟
......
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 睁着
呢”
,
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
,
自己想追又不敢追,
又不能不追这件事。
文字简明< /p>
,
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
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
者命运的同情。
②寓情于景
,
借景抒情 我们看到一
-
些景物
,
往往会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
就是通
:
过描写景物来 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
语”
,
把感情融人到所描写的 景物中
,
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
,< /p>
这是
中国文学中很传统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如张继
《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
到客船”
,
作者通过描绘月落、
乌啼、
满天白霜、
江边的枫树、 p>
渔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
落榜后孤
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再如现代散文《故都的
秋》《荷塘月色》等都是借景抒情的名
篇。
③寓情于物
,
托物言志
选择
-.
些可以借用的事物
,
抓住事物的 某些特征
,
用艺术表现
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
精神和品质的方法
,
这就是
托物言志。如陆游的《卜算子
.
咏梅》中的“驿外断桥边
,
寂
< br>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 /p>
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
作者借“梅花”这
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
,
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高尚
品格和坚贞节操。周敦颐的《爱
莲说》王冕的《墨梅》、郑
板桥的《竹石》、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都运用了这种手<
/p>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