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写作
学习抒情
教学目标:
1.
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细节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
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抒情,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抒情方式及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
情未必真豪杰”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人是有感
情的。既然人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就必然要从心中表达出来,这种表达的过程你
们知道叫什么吗?
——
抒情
二、学习目标
1.
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细节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
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抒情,抒发内心情感。
三、抒情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但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记叙
中恰当结合一些抒情,从而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一是直接抒情
二是间接抒情
起作用
: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 强文章的感染力。
1.
直接抒情
p>
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
,
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 时
,
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
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
“
浩瀚兮,大海!
”
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四、经典回顾
《最后一课》
啊
!
这最后一堂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
韩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
“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 后,在心底里由衷地
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内心对即将失去美好事物的痛苦之情。
p>
2.
间接抒情
间
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
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经典回顾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
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
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群,
-
-
-
-
-
-
-
-
-
上一篇:叙述中穿插抒情(教案)
下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学习抒情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