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选评
(新课标卷
Ⅲ)
【高考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
今年 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年。
40
年来,高考为国选材 ,
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
< p>年来,
高考激扬梦想,
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p>
饱含着
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
1977
的高考标志
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
战
在
2017
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真题解读】
2017
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 既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
中,
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 验,
表达对“高
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
呈现他们的酸甜 苦辣,
尤其是勤学奋进
中的豪迈之情;
另一方面,
更是要带动考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理性 探索高考改革之路,
感悟古今融通和传
统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p>
“高考”,
人人参与 其中,
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
与梳理过,
所以细 想又有些陌生,
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
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
p>
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
兼之“高考”
本身的言说不尽,<
/p>
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在较为宽松的空
间里,表达自
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题目中有“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两个副标题供考生
选择,
“我看 高考”适用于议论性文体,
“我的高考”适用于记
叙性文体,考生可根据
自己积累的素材和擅长的文体决定取舍。
用最优秀的答卷向祖国人民汇报。
考生拟写的正标题需要与副标题和谐搭配,< /p>
要和谐就是要有
差别,甚至风格对立,这样才能彰显标题风格的多样化。两
个副
标题都从“我”,
细微笼统,
正标题就应该宏观、< /p>
抽象,
或清晰、
明了一些。因此,比喻、引用、化用、对偶
、悬念等拟题方式均
可用上。
最佳立意构思的方向:
1.
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
2.
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
3.
个人奋
斗与家庭期许。
4.
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
5.
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p>
6.
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
【满分作文】
天涯何处无芳草――我看高考
● 一考生
不久前,
我有幸加入了一个微信群,
这个群是当年一起参加
高考的同学发起的。
群主
K
当年是一个非常矜持的女孩,
她的成
绩和容貌一
样并不引人关注。可今天,无论气质和人气,她都是
时尚圈里令人羡慕和关注的慈善达人
。
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是
E
君,
他和当体育委员时一样热情。
他
发的信息日过数十条,
视频笑话调侃都会叫你忍俊不禁。
据说他
高考落榜之后步入社会,笑对人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现供
职于某市艾滋
病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患者最真诚的朋友。
p>
发言最少的是某集团董事长
B
君和某市副市长
C
君。
即使节
假日,
大家讨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他俩也是礼节性的三言两语,
惜言如金。
这种理性与淡定 ,
依然是他们高中时“两耳不闻窗外
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修炼的结果,
“礼贤下士”绝非他们的风
格。
大伙印象最深的是班花
Y
< p>,如今她已经是影视圈里的名人,
年近半百依然那么温婉动人。
当年 ,
她曾经是几位男生的暗恋对
象,高考落榜之后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其实
追到
Y
的,是一位相
貌不扬学历一般的男孩。
Y
的高材生后悔不已,
在
微信群里有过软绵绵酸溜溜的表白,
但对于
Y
君来讲,
一笑了之,
不削一顾。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状元
A
君。
他 高中入党,
可算是他们当中
风光无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绩显赫。
不幸的是,在竞争
省委书记的过程中,被人检举巨额受贿,锒铛入狱。
相比之下,群里过得最棒的要数
D< /p>
君,因家庭贫困,不得不
把录取通知书深藏箱底,
经过多年 打拼,
终于在电子商务谋得一
席之地,
?
碛卸嗉彝
?
站,成了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称小人物的落榜生
F
君和
X
君,
如今在省城有了自己的画
院
和跆拳道馆,育人无数,小有名气。
< p>那个年代,
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
有的人千方百计挤到梦寐
< br>以求的彼岸,以为高楼之下都是贫民窟;有的人没挤过桥,却无
意成为时代风云的
主人。
“人生何处无芳草, p>
何必单恋一枝花”,
在微信群的闲聊中,
让我感悟到高考固然
重要,
它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但决定一个
人命运的不止
高考这一条道。高考,考的是数理化;生活,考的
是生存之道。“胜不骄、败不馁”,只
要我们有一颗报国的赤诚
之心,高考的初心一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永远流淌。
看一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
不是看他的高考成绩,
而是看他
能否接受命运的挑战,把握时代的脉搏,
用他的一技之长,伴随
他的勤奋与创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勤奋矣,揣摩矣――我看高考
● 一考生
有人告诉我“勤奋
+
揣摩”是高考制胜的法宝,于是,我对
高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次模拟考试以后,
老师对我的的赏 识,
大家不得不刮目相
看。我想,高考不过如此。
我以为,
我的智商已经超越了那些愚 昧的同龄人。
我把原来
忙于微信聊天、谈情说爱、上网游戏的时间,投入
到对高考试题
的研究中,和命题者较劲,企图掌控他们命题的诡计。
我的研究发现,
只有像对待一场场激 烈战斗那样,
才能对付
那一道道刁钻的难题,我以为,命题者设计骗人的
陷阱时,一定
会留下蛛丝马迹。凭借这些蛛丝马迹,你在揣摩题干的同时,就
能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知道他想考什么?陷阱隐藏在哪里?
一位脸形瘦削,
表情神秘的长者,< /p>
曾经把他研究的结果告诫
过我们:对刁钻的选择题,首先排除看似正确的选
项。然后排除
看似荒谬的选项。如果没有看似正确或荒谬的选项,就选
C
项。
我将这位长 者研究的结果灵活运用于模拟考试中,
惊人的结
果验证了他的研究是成功
的。
对那些内容冗长,
讨人厌恶的英语
选择题,我根本不
用花费时间去看内容,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
也能做对八九成。
当然,
并非所有学科都这样如愿以偿。
尤其是物理学科中的一些题目,是实打实的难――难得让人窒
息。
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力学、电学,直到把课 本里所
有的难题都搞明白。
可是在一次模拟考试以后,
我 感觉到物理科
变得复杂化了,
那些难题撂倒了跟我奋战的同学,
包括那些酷爱
物理科的天才。
不应该是这样,
至少对酷爱物理科的天才来说,
不应该是这
样……我想,只要我能攻克这些难题,一定能独占鳌头。于是,
我花了不少时间,在网上搜集了所有难题,或分类、或筛选,探
寻其中的玄机
。终于,在另一次模拟考试中,我侥幸获得了全年
级最好的成绩。不过,我却丧失了对物
理科的信心,高考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