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届广东一模作文讲评
四、写作(
60
)分
< br>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
说:永远有一个明天
,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
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
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
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
写一篇
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p>
800
字。
一、解读材料
这是一则观点型材料的作文。观点型的材料,关键在于能对材料的观点进
行准确地转译。何谓转译,即用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观点转述出来。只有准确
地
转述,才说明我们真正读懂了别人的观点。
材料引述了马尔克斯《告别信》中的两句话,却道出了三层意思。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马尔
克斯断言,
我们永远有一个明天。如果信中的“我们”是指代整个人类,那么他的断言无
疑是对的。因为只要人类还在一直延续,那么我们(人类)自然永远有个明天。
既然有了一个明天,也就有了机会,将过去和今天未能做好的事情再做好。
“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这是一个因
果假设性的
句子。前半句“我”,变成了后半句的“我们”,让这句话变得很费解。我怀
疑是不是译文出错了,要不就是马尔克斯超级狂妄。“我”和“我们”,修辞
格上差别是很大的,我想译者也不会这么粗心。“我搞错了”会让“今天就是
我们所剩的全部”。谦卑如马尔克斯,我想也不至于这么自大。我想唯一合理
的解释是
,这是一封《告别信》,马尔克斯可能是为了交流的需要,把预设的
读者也拉了进来。从
逻辑上来说,前后都用“我”或“我们”,这句话就通了。
只有把握好了今天,才有可能
拥有明天。要不如果我或我们搞错了,那么糟糕
的今天就是我或我们所剩的全部。
“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
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
程。”人们都渴望能伫立在各行各业的巅峰上,可是,马尔克斯认
定真正的幸
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在他看来,明天的巅峰或未来的问鼎不是最
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在今天追求的过程,努力奋斗的路上,克服险阻的途中。
这就是出题者从《告别信》中删减出来的两句话,所包含的三层含意。
二、解读要求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
考?”材料
是引子,供我们思考“今天与明天”关系的一个窗口。我们可以借助马尔克斯
的话来思考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此一来,
深奥的材料,就对我们的审题没有什么障碍了。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
马尔斯的话,关于今天与明天,他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今天与明天”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p>
从他的观点来看,今天与明天是一种时间上的接续关系。今天过后是明天,
< br>每一个明天又都会变成一个个今天。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永远有一个明天,就
还有
希望。
今天与明天又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
正确地把握了今天,我们才有可能拥
有美好的明天。倘若我们搞错了,那么就只剩糟糕的
今天。所以,今天是明天
的前提和基础,明天的一切都有待于今天的努力和奋斗。
当人们都渴望伫立在巅峰时,马尔克斯却强调今天
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
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过程。他无非是说,不要去想明天的
巅峰或未来
的成就。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做好了每一个今天,这奋斗的历程不就是人生真
正的幸福嘛。明天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巅不巅峰就显得不再那么重
要了。
今天与明天是一种时间
先后的关系,也是一种因果关系。明天给了我们纠
错的机会。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着明天
的结果。但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明天的
结果,因为攀登险阻的过程就是真正的幸福。
p>
总之,在马尔克斯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
感悟,写下自己对“今天
与明天”的思考即可。但学生在行文中,一定要紧扣着“今天与
明天”之间的
关系来行文。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这是常规要求,此处就不再赘述。
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