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不深不浅种荷花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7 08:47
tags:课文理想

读伊索寓言有感-读书笔记100字

2021年1月7日发(作者:闻宥)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 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 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
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 知的卖国求荣
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
国 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
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
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 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
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 史
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 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
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 情饱满地赞
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
明了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少年
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 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
激越之情。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
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 大致可以做到。但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


年中国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 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引导学
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情景,联系全文合作探究,体会少年中 国的灿烂前程,
理解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手
抄报。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教学重点)
2.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
手抄报。(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梁启超,他就明


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 说》。这篇文章
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
更加充满了希望。(板书:13.少年中国说)
谁知道题目什么意思?
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设计意图:教师一上课就饱含情感地称赞青少年, 鼓励青少年,创设一种
情景,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尽快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
二、作者、背景简介
哪位同学预习时查了资料,能介绍一下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 一字任甫,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
绪年 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
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 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2.《少年中国说》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 共管或瓜分。而中国
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
无耻谰言,也纠正国 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


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我
们今天学的是这篇文章的一部分。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气愤,愤怒,耻辱……
师:是的啊,梁启 超先生和你们想的一样,他不想看到自己国家的人民自暴
自弃,不想让国家灭亡,他看到了少年身上追求 自由、独立的精神,于是他号召
“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 ”而努
力奋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梁启超是怎么赞美少年中国,怎么描述少年中国
和中国少 年的关系的。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在资料的交流中增进对
课文的了解,互相学习如 何更好地搜集资料,以便今后能培养、建立搜集资料的
能力和习惯。】
三、读文识字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
字词。
预设:出示以下词串,先指名读,反复正音,再齐读。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他们能够从之前古
诗、文言文所学到的方法来迁 移至本课,借助工具书来解决字词的识认,从而为
读通句子做好铺垫。对于不理解的句子,先画下来,然 后小组内先交流解决。这
个环节给了孩子极大的空间,让他们的自学、自主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
第1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2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3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
密关系。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3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
第1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2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3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3.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设计 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尝试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
达什么样的情感,从而感知到应该如 何通过朗读表现出这份情感。通过对第1
自然段的进一步了解,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2自然段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
板书: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预设:层层深入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开课时通过复习上一节所学,为学生能够建立起
已有 知识和本节课要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打好基础。】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①第1自然段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都是“少年……则国……”
②借助关联词,体会关系。
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关联词,把“少年”和“国”连接起来。
预设: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
其次,初步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请同学们将每一个关联词带入
课文中,集体朗读。例如:
(因为)少年智,(所以)国智,
(因为)少年富,(所以)国富,
(因为)少年强,(所以)国强,
(因为)少年独立,(所以)国独立,
(因为)少年自由,(所以)国自由,
(因为)少年进步,(所以)国进步,
(因为)少年胜于欧洲,(所以)国胜于欧洲,
(因为)少年雄于地球,(所以)国雄于地球。
……


师提问:你感受到少年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了吗?是怎样的关系?
预设:有怎样的少年,就有怎样的中国。
师追问:你能找出这一段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吗?
预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的责任是什么?
预设:少年的责任是振兴中华。
师:说得非常好。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责任 非常重大。“少年强则
国强”,这是中华民族的呐喊,更是中华少年神圣的职责。
2.朗读、感受第2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
的生命力。
师:我们来看看第2自然段,大家看看这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四字词语组成的。
师:还有吗?
预设:句式整齐。
师:你们读一读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押韵
师:没错,那你们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略


师总结: 这种句式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
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 者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鼓舞。
师:接下来请大家看看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什么事物,批画下来,想想
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默读课文,并总结、汇报
预设:“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 ”“乳
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
师: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份情感?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 程中,我们要
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自读课文,汇报交流。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 ,
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3.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师: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 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
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所以他在最后一段写道——
生读课文、汇报: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 国密切的
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


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又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
所以少年强。
【设计意图:深入课文每个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在结构,作者的写
作特点,运用关 联词串联少年和国的方式来感受两者的关系,从而体会到少年中
国光辉灿烂的前程;在第二自然段中,发 现局势的特点,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更
有利于作者表达强烈的内在情感,并通过朗读的形式理解文意、体 会情感,从而
明白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二者的关系。】
三、总结全文
作者 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
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 ,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
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 希望。
【设计意图: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强烈情感的体会,学生明
白了少 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内在关系,就更能理解作者的初心:作者热切盼望祖
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 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升华感情
师:上节课老师让每人搜集一些为国家富强而奋 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老师
相信你们每个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肯定感受颇多,现在谁来分享他搜集到的 人
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生分享。


师:时间关系,我们课下把自己的感受和杰出人物的故事融到一起,做一期
手抄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启发学生通过所了解的杰出人物的爱
国故事,来增进 对文章的理解,激励同伴们的爱国之心,并明白杰出人物跟国家
富强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正确的爱国情 怀,激励小学生们立志以国为荣、报效
祖国、回报祖国的爱国热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制作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简爱的读后感-张小娴作品


语文书里的故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七夕情人节英文-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法在我身边-中学生必读名著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学会享受生活


书伴我成长作文-有关龙的成语


三八妇女节贺卡制作-市场营销介绍


乐趣的作文-恐惧的反义词



本文更新与2021-01-07 08: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1231.html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的相关文章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3《少年中国说(节选)》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