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和时间赛跑作文见微知著议论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8 09:13
tags:高考微作文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幽谷逸林

2021年1月8日发(作者:裘和)


见微知著,点石成金
作者:邵金喜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年第06期
“微点作文”的训练体系是四维的,可以概括为:顺着教材走,牵着技法的手,推着学
生去上楼,各样风景满眼收。
一是以现行教材文本为示范。“微点作文”的训练点全部来自教材,有最规范、最全面的
语言范本。研究团队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进行梳理,标注出训练“微
点”,再根 据体系的需要进行筛选、排序,形成了包含108个微点的训练体系。二是以写作技
法为着力点。“微点 作文”选取符合初中生写作需要的基本技法作为“微点”。其中,基础训
练包括选用词语、句子拟写、修 辞运用、段落拟写等分支;综合训练包括取材、构思、立意、
行文等方面。三是以学生发展层级为纲目。 “微点作文”的体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由浅
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出三年六学期的作文教学体系。四 是以丰富的题材为实践途径。“微点作
文”的每一次训练,都会引领学生去探查、研究、认知一种题材, 在设计时尽量避免题材的
重复。这样做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知面,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微点作文”的课堂通过“三个结合”实现写作教学的高效与创新。方法上集中与发散
相结合。“微点作文”的课堂训练方向明确、涉及题材集中,方便教师施教,利于学生思维碰
撞。单次训 练只训练一种技法,目标非常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难度。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
结合。“微点作文”的课 堂上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一般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的,而是由学生
从教材、美文或学生作文中发现规律 ,然后再用这种技法去写作、去创造,微点课堂往往是
“发现-创造”的多次交替。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 结合。“微点作文”课堂讲究课堂实时生成
作品,并互相交流。如果是基础训练就生成片断,如果是综合 训练就生成构思概要或完整文
章。生成的作品强调学生的个体独创,可以以仿为基础,形成一定技法引导 下的独创作品;
微点课堂也是学生共享作品、交流习得的平台,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
经过几个周期的实践,微点课堂形成了五个比较规范的环节:备、激、探、练、拓。“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微点做好素材储备。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课前对写
作素材有 所准备,除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作文素材“被动储备”外,还可以用适当
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 储备”。“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方式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确定微点目标。它往往通过一个具 体生动的故事、一段精彩美妙的文字、一次调查采访、一
段视频、一篇学生佳作等,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 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探”是写作技法
提取,即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文本提取写作技法,总结写作规 律。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总
结归纳的能力和领悟写作技法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求知过程。“练 ”是技法实践运用:
针对技法,围绕微点题材,开展实践运用训练。一节微点作文课一般设置有2—4个 分段小练
笔,形式有口头作文、相互交流、动笔训练等。“拓”是拓展延伸:从微点中拓展开来,鼓励< br>学生课后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微点写作技法的补充,二是对写作素材的拓展。
责任编辑 侯辛锋篇二:2014高考备考之“微写作”_与时俱进 见微知著
2014高考备考之“微写作”_与时俱进 见微知著 新高考新教法
2014-03-20 0821
与时俱进 见微知著
——有关“微写作”
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此外,微写作的加入,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机会。对于
擅长长篇大论的在作文题里尽情发挥,对于擅长短篇小议的可以在微写作里大力表现,避免
了因大失小或 者因小失大的遗憾
《高考说明》中提出“在命题原则上和工作目标上,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


力和探究能力。”我们下面从 “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方面对高考“微写
作”命题方式进行一下探究与梳理。
一、审美能力——夯实写作基本功,发现写作的魅力
作为文学的文本是美丽的,而文本的生成是靠创作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所
以也可以说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与夯实,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
下面我们对各省区所出现的相关小作文题目进行简单梳理。
一是说明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如介
绍日常实用物品, 2005年重庆卷要求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一部影视作品,
如1997年上海卷要求考 生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介绍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如
1983年为漫画《这下面没有水 》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
容;1996年介绍《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 截错了》两幅漫画的内容。
二是描写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
和对想象做出描绘等。具体又可以包括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场景画
面描写和综合 性的描写等。心理描写,如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开考时刻”为题,描写当年
高考开考时的心情。肖 像描写,如1990年描写进入玫瑰园的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动作描
写,如1997年描写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上学的情景,要求以行动作描写为重点。场景画面描写,如
1991年要求把圆想象成一轮满月之外的另一个物体,然后加上陪衬物,再用文字描述出以圆
形物体为 主的画面、场景、镜头;2000年上海卷以“节日小景”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考生
主要采用描写的表 达方式来展示节日的一个小场景。综合性描写,如1998年要求根据给出的
开头和结尾补写《妈妈只洗 了一只鞋》的有关内容,综合考查对肖像、语言(包括对话语气)、
神态、心理、动作、细节、景物等的 描述能力、想象能力等。
请看朝阳区2014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请描述老师的某间办公室,写出或“安静”或“热闹”的特点。要求有叙述和描写,有
一定的评价。200字左右。
上面的试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记叙和描写的能力。可以看出北京“微作
文”命题趋势之一就是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考查。
我们还可以看出,北京“微作文”命题注意了对传统命题方式的继承。同时也略有创新,
如评分标准中“有一定的评价”就考查了学生探究评价的能力。同时,评价就会用到议论和
抒情的表达 方式。这道“微作文”实际上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所以,教与学过程中,要注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二、探究能力——文本随感及时评感悟
探究能力的考查在以往作文中表现为“赏析评价类”小作文。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
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如1992年要求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
人物( 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小议论文。如1989年上海卷要
求考生就中学 生各式各样的竞赛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赏析评价”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文本类随感式微写作
文本类随感式微写作。前提是提供情境文本,与现在的“阅读延伸题”有相似之处。 可
以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 请看下面东城区2014高三
上学期期末语文“微写作”试题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一首白
居易于邯郸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
清代学者 浦起龙评价这种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要求①有描写和抒情;②结构


相对完整,语言简明、生动;③不少于150字。 从这道题中我们不难看到北京卷“阅读
延伸”题的影子。
与2012诗歌鉴赏《柳堤》阅读延伸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
明其中景和理 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进行比较。我们
发现它们都是对写作 手法的探究,但“微写作”在探究的同时,注重的是应用,是将写作手
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时事评价感悟类
时事评价感悟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文化现象等,做出探究与评价,它的“文
本”就是社会、是生活。这样更能培养孩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
意识。
请看海淀区2014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词语囊括过去一年国内或国际发生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
点。请从“霾、正能量、女汉子、曼德拉、喜大普奔”中,选择一个你认同的“2013年度词
语”,并 写出理由。(150字左右)(10分) 从出题形式上看,与1988年上海卷下面几个拟
用 的文学社名——“新潮”、“阿波罗”、“丑小鸭”、“浅草”,要求写出喜欢其中一个的理由。
出题形 式如出一辙。可以看做是形式上的继承。
从选材范围上看,更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给出的“微写作”话题正是当
前热门的“汉语盘点活动”。这个话题不仅起到了引导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的作用,还结合了
当前关注母 语教学改革的教育热点。“微写作”话题范围从“霾”的关注环境,到“正能量”
的正导向,到“女汉子 ”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再到“曼德拉”的国际视角,以及“喜大普
奔”的网络用语。基本上涵盖了“自 然”“生活”“国际”“人文”的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让
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能说、愿说的目的。
此题与2012年自主招生“卓越”联考题(近年来,“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在中国、日本、< br>新加坡等国家引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年度汉字”蕴含着民众对社会的高度关切,往往反映了
全年 焦点事件或国情世态。在不久前结束的“汉语盘点2011”活动中,“控”字在众多入选
字里得票最高 ,成为中国的“年度汉字”。??请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用一个字来盘点刚刚过
去的2011年,并说 明理由。不超过150 字。)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从考查重点上看,“观点明确;见解比较深刻或说理比较充分”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辨能
力的考查,有助于纠正作文中“假大空”与“华而不实”的路子。
海淀卷历来被称为北京高考风向标,它给我们这样的备考指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
学生思辨能力考查;关注各省区历年高考及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出现的小作文。
三、应用能力——“学以致用”的应用文写作
应用类“微写作”。要求考生们熟悉各种各样的应用文体,能够拟写各种各样的应用文,
如请柬、书信、短信、通讯、消息、广告、通知、摘要、聘书、海报、解说词、申请书、讲
话稿、留言 条、欢迎辞、欢送辞、广播稿等,如 1990年上海卷要求考生写出在班级举行的
一位老教师光荣退休 欢送会上自己的欢送辞,1995年上海卷要求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
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 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等。
请看下面2014西城高三期末语文“微作文”试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是全中国
老百姓乃至全球华人除夕之夜的一道文化大餐。2014年“央视春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
备之中 。总导演冯小刚宣布了打造马年“春晚”的八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好玩。
要求①请针对“真诚”“温暖”“振奋”“好玩”中任意一个词,给冯导写一段话,为正在


筹备的这台晚会献计献策并力求其能采纳;②内容积极,建议具体,表达得体;③150字左
右。
此题考查的能力就是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通过“建议书”的形式关注社会并参与
社会。能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微作文”字数虽“微”,但可以很好的考查出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可
谓“见微知著”。
北京2014高考语文“微作文”,会如何命题,命题趋势如何呢?可以说既有继承,也有创< br>新。一方面,将继承以往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以上所列举的三大类的小作文命题
形式, 仍然会继承;另一方面,也会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
三、“继承与创新”下的“微作文”备考策略
面对“继承与创新”下的“微作文”写作,如何做好备考呢? 通过上面分析与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备考策略。
一、关注历年其他省区高考及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出现的“小作文”的命题形式及评分
标准。
二、在答题策略上可以从北京近几年所出的“阅读延伸题”中找到其中区别与联系。
三、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片段写作练习。
四、加大“应用文”写作力度,“学以致用”。
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思考与评价的能力。篇三:2014北京高考备考之“微< br>写作”与时俱进 见微知著
2014高考备考之“微写作”:与时俱进 见微知著
——有关“微写作”
微写作要比传统作文短小精悍,文体自由多样,同时,给学生另一个创作和拿分的机会。
对学生而言,长篇大论的写作固然不可或缺,但是能否用最少的字数、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我
笔写我心 ”,显然也是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
此外,微写作的加入,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机会。对于
擅长长篇大论的在作文题里尽情发挥,对于擅长短篇小议的可以在微写作里大力表现,避免
了因大失小或 者因小失大的遗憾
《高考说明》中提出“在命题原则上和工作目标上,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
力和探究能力。”我们下面从 “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方面对高考“微写
作”命题方式进行一下探究与梳理。
一、审美能力——夯实写作基本功,发现写作的魅力
作为文学的文本是美丽的,而文本的生成是靠作者创作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所以也可以说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与夯实,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
下面我们对各省区所出现的相关小作文题目进行简单梳理。
一是说明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如:
介绍日常实用物品, 2005年重庆卷要求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一部影视作
品,如1 997年上海卷要求考生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介绍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
如1983年 为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
容;1996年介绍《给 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内容。
二是描写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
和对想象做出描绘等。具体又可以包括: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场景
画面描写和综 合性的描写等。心理描写,如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开考时刻”为题,描写当
年高考开考时的心情。 肖像描写,如1990年描写进入玫瑰园的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动作
描写,如1997年描写小新背 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上学的情景,要求以行动作描写为重点。场


景画面描写,如1991 年要求把圆想象成一轮满月之外的另一个物体,然后加上陪衬物,再用
文字描述出以圆形物体为主的画面 、场景、镜头;2000年上海卷以“节日小景”为题写一篇
短文,要求考生主要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来 展示节日的一个小场景。综合性描写,如1998
年要求根据给出的开头和结尾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的有关内容,综合考查对肖像、语
言(包括对话语气)、神态、心理、动作、细节、景物等的描述能力 、想象能力等。 请看
朝阳区2014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请描述老师的某间办公室,写出或“安静”或“热闹”的特点。要求:有叙述和描写,
有一定的评价。200字左右。
上面的试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记叙和描写的能力。可以看出北京“微
作文”命题趋势之一就是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考查。
我们还可以看出,北京“微作文”命题注意了对传统命题方式的继承。同时也略有创新,
如评分标准中“有一定的评价”就考查了学生探究评价的能力。同时,评价就会用到议论和
抒情的表达 方式。这道“微作文”实际上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所以,教与学过程中,要注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二、探究能力——文本随感及时评感悟
探究能力的考查在以往作文中表现为“赏析评价类”小作文。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
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如1992年要求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
人物( 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小议论文。如1989年上海卷要
求考生就中学 生各式各样的竞赛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赏析评价”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文本类随感式微写作:
文本类随感式微写作。前提是提供情境文本,与现在的“阅读延伸题”有相似之处。可
以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
请看下面东城区2014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微写作”试题: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一首白
居易于邯郸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
清代学者 浦起龙评价这种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要求:①有描写和抒情;②结
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生动;③不少于150字。
从这道题中我们不难看到北京卷“阅读延伸”题的影子。
与2012诗歌鉴赏《柳堤》阅读延伸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
明其中景和理的 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进行比较。我们
发现它们都是对写作手 法的探究,但“微写作”在探究的同时,注重的是应用,是将写作手
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时事评价感悟类
时事评价感悟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文化现象等,做出探究与评价,它的“文
本”就是社会、是生活。这样更能培养孩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
请看海淀区2014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词语囊括过去一年国内或国际发生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
点。请从“霾、正能量、女汉子、曼德拉、喜大普奔”中,选择一个你认同的“2013年度词
语”,并 写出理由。(150字左右)(10分)
从出题形式上看,与1988年上海卷:下面几个拟用的文学社名——“新潮”、“阿波罗”、
“丑小鸭”、“浅草”,要求写出喜欢其中一个的理由。出题形式如出一辙。可以看做是形式上


的继承。
从选材范围上看,更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给出的“微写作”话题正是当
前热门的“汉语盘点活动”。这个话题不仅起到了引导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的作用,还结合了
当前关注母 语教学改革的教育热点。“微写作”话题范围从“霾”的关注环境,到“正能量”
的正导向,到“女汉子 ”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再到“曼德拉”的国际视角,以及“喜大普
奔”的网络用语。基本上涵盖了“自 然”“生活”“国际”“人文”的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让
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能说、愿说的目的。
此题与2012年自主招生“卓越”联考题(近年来,“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在中国、日本、< br>新加坡等国家引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年度汉字”蕴含着民众对社会的高度关切,往往反映了
全年 焦点事件或国情世态。在不久前结束的“汉语盘点2011”活动中,“控”字在众多入选
字里得票最高 ,成为中国的“年度汉字”。??请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用一个字来盘点刚刚
过去的2011年,并说 明理由。不超过150 字。)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从考查重点上看,“观点明确;见解比较深刻或说理比较充分”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辨能
力的考查,有助于纠正作文中“假大空”与“华而不实”的路子。
海淀卷历来被称为北京高考风向标,它给我们这样的备考指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
重学生思辨能力考查;关注各省区历年高考及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出现的小作文。
三、应用能力——“学以致用”的应用文写作
应用类“微写作”。要求考生们熟悉各种各样的应用文体,能够拟写各种各样的应用文,
如请柬、书信、短信、通讯、消息、广告、通知、摘要、聘书、海报、解说词、申请书、讲
话稿、留言 条、欢迎辞、欢送辞、广播稿等,如 1990年上海卷要求考生写出在班级举行的
一位老教师光荣退休 欢送会上自己的欢送辞,1995年上海卷要求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
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 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等。
请看下面2014西城高三期末语文“微作文”试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是全中国
老百姓乃至全球华人除夕之夜的一道文化大餐。2014年“央视春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
备之中 。总导演冯小刚宣布了打造马年“春晚”的八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好玩。 要
求:①请 针对“真诚”“温暖”“振奋”“好玩”中任意一个词,给冯导写一段话,为正在筹备
的这台晚会献计献 策并力求其能采纳;②内容积极,建议具体,表达得体;③150字左右。
此题考查的能力就 是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通过“建议书”的形式关注社会并参与社会。
能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微作文”字数虽“微”,但可以很好的考查出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可
谓“见微知著”。
北京2014高考语文“微作文”,会如何命题,命题趋势如何呢?可以说既有继承,也有创< br>新。一方面,将继承以往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以上所列举的三大类的小作文命题
形式, 仍然会继承;另一方面,也会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
三、“继承与创新”下的“微作文”备考策略
面对“继承与创新”下的“微作文”写作,如何做好备考呢?
通过上面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备考策略。
一、关注历年其他省区高考及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出现的“小作文”的命题形式及评分
标准。
二、在答题策略上可以从北京近几年所出的“阅读延伸题”中找到其中区别与联系。
三、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片段写作练习。
四、加大“应用文”写作力度,“学以致用”。
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思考与评价的能力。


命题导向分析
1、命题将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教育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质量检测体系,包括检测工具、模
板、手段的制作,虽然主要是面向学业水平考试的,但其某些原理、方法也可供高考语文参
照。以往每年 高考结束后也都有人对考试情况进行测量研究,问题是往往不够重视,未能很
好地将这些研究用来指导命 题。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
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比如, 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
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 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
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这几年有些省市语文高考试卷的设计水平不一,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可能有的是由于行
政干预,或者为了照顾地方特色,其实离科学性仍然较远。举例说,去年有个别语文试卷的
题量猛增,特 别是阅读题,有15%-20%的考生是做不完的。对此有些争议。其实选拔考试总
要拉开距离,一部分 考生做不完,这很正常,但估计到底多少考生可能做不完?设计考题时,
就应当使用测量理论和技术去预 测,要先有合理的设定。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
都有点陈陈相因,彼此克隆,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
的建设和扩 容,广泛征集考题。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
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 “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我们的
中学语文教科书太偏重文学,视野不够 宽,而且文学的教学也并非就是往审美和情感教育方
面靠,而是局限于琐碎的分析,这肯定不利于培养现 代人才的。
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
不太合适。其实这 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 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
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 。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前年高考刚结束我在《人民日报》
等媒体曾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方面的一
些改进。比如 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
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 辨识、归纳和发挥。这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
辨能力。去年广东卷提供的阅读材料 之一是贺麟的《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哲学文章,读起
来有些难度,难在思辨。这是可以考思维能力的 (可惜给的选择题太浅)。可见命题者开始重
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这和语文教学的偏颇相关,而
高考语文对此也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改善。
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现在的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
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
书,是有针对 性的。课改之后探索开设选修课,本意就是拓展阅读面,可是受制于高考,很
难实施。近年来也有个别省 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
考察来设计试题。另外,这两年很多试卷 都出有背诵填补经典名句名段的试题。我认为都是
应当鼓励的。读书状况其实最能体现语文素养,高考语 文理所当然要重视。
我们 看到已经有这方面更“大胆”的尝试,如去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
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 ?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


的境遇中,人仍然 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题其
实就是考文学修养和阅读面, 考表达能力,非常好。我相信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在
今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肯定会增多。
5、作文的改革,估计分值不会大增
语文高考提分180之后,按理说水涨船高,原来60分的作文分值也会增加,本来作文考试最能检测综合能力,分值就应当更多一些。甚至有人认为语文可以只考作文,但我估计作
文分值不 会大增。因为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如何尽量限制和克服这一点,也
是改革的内容之一,但 作文评卷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精确,如果作文的分值
太大,就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看 来高考作文还是会维持60分的分值。也有另外一种
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
大小作文各 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
二百字,比如写一封信、 一篇倡议书、一则说明或评点,甚至仿写一段论辩词,等等,可以
很灵活。也不必全都设计成应用文,前 面提到的去年四川卷的那道“续写”的考题,其实也
是小作文。高考作文无论大小,都会有“限定动作” ,与平时写文章毕竟不同,但又会引导开
放思路,发挥个性。两者之间恰当的平衡,体现命题水平,也是 一种改革。
还有一种现象 也值得探讨,现今的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再做作文,往
往剩余时间不多,作文只能草草 收场,本来最适合考察综合素质的,却变成最难考出水平的。
这也是高考作文的一弊。于是有专家主张高 考语文分为两段时间,一段是考作文之外其他试
题,按规定时间交卷后,开始考作文,这样就保证作文有 充裕时间。这种建议有合理性,就
看如何操作。这都需要在改革中去探索。此外,我在不同场合多次批评 过的高考作文评分“趋
中率”畸高,导致选拔功能大为弱化,并影响到作文教学的“痼疾”,也期望能在 这次改革中
得到医治。
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
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不会再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充耳不闻。无论
如何,一种改 革的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
模式化与文艺腔。
6、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
现在每年高考全国有十多套试卷,大致就是一种模式,即语文知识运用、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几个板块,大约20道左右的题量。因为题型模式单一而且固定,就导致
不断强化应 试式教学,熟悉答题套路就能得高分,结果难于考出实际水平。改革之后试卷模
式应当更多样化,不再年 年套路相近。只要符合课标要求,完全可以放手去开发新题型。加
强综合也是一种改进,以往同一试卷中 几个板块彼此分散隔离,甚至同一个试题中几个小题
也缺少联系,以后不妨改为从一个(组)材料中同时 引发五六个题,将阅读、写作结合起来,
在同一个语境中去解决词语、名句填写、文学常识、内容理解辨 析等问题。这也能更好地考
察综合能力。改革后的命题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语文生活,体现语言文字的 实际应用,考
查学生利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课改在强调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高考命题
也应当往这方面有所靠拢。
再具体一点说,语文基础题除了历来常见的字、词、音、病句挑错等考题之外,有可能
增加对语感或者语用是否“得体”的考查。文学作品的赏析题将更加注重考察感悟力,而不
只是辨识“情 景交融”“对比手法”之类。
现在的高考语文阅读部分只注重考阅读理解,题目往往切割得很琐碎,反而忽视了整体
把握能力,还有,就是很少关注阅读速度,并不利于考出真正的阅读水平来。高考语文阅读
部分应当有新 思路,适当增加对整体感受力、理解力的考查,而不只是出技术性的细部分析
的小题,最好还能考一考阅 读速度。增大阅读材料的长度,可能是办法之一。此外,阅读题


中“非连续性文本”肯定 会成为“新宠”,而且分值不低。
7、文言文命题的改革
预计今后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现在的文言文命题
也是套路化,大都是以“读通”为标准,这对教学的直接影响就是把文言文当成“死语言”
来教。文言文 命题应当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近年有些省市的文言文
命题有创意。如2012年 浙江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
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让学生谈两种标点方式反映出的孔子对人、对马的态
度,并要求谈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就 不满足于“读通”,而有文化思考。这就是一种改进。
因 为现在强调重视“传统”,很多人预测文言文“地位”将在高考语文改革中飙升,增加
分篇四:并列式结 构议论文
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范文
[例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总论点)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
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
鸟语花香的绿 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
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 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
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 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阐明
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 心意思)
②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
是有点失 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
郑重声明:“那不行 ,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
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 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
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呼应标题 )
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
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
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 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
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 需要语言的钥匙。(再次呼应标题) ④ 恰
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文学 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
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 接而爱憎分明的
语言打破了两人 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
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
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
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
⑤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
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重申论题,照应起首)
[点评] (转载于:见微知著议论文)
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 的范文。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xx的沟通。”作为反复重
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是 典型的“三大三小”式的结构形式。所谓“三大”
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三个 并列的段落组成。这样的行文格式,便


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概念诠释]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
并列式论证结构,要求并列的分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侧面来论证 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在内容上不能交叉、重复或包容,排列顺序要合理,孰先
孰后要服从论述的需要并 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使文章论述全面,层次分明,说理
清晰。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在句式的构造上,分论点的表述
可以力求齐整,排比段首效果很好;也可以灵活遣词造句,但要做到清晰醒目,因为分论点
是“段眼”, 含糊不清是一大忌。
论述过程当然允许有详有略,一般来说主要的方面详写,放在前面;次要的方面略写,
放在后面。如果分论点有多个,次要者也可以合在同一个段落里论述。
[方法引领]
一般议论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
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
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
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
其 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
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
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
现这 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
那么就可从“ 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
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 ,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
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 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
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 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并列分解的角度
有: (1)并列分解“是什么” (2)并列分解“为什么” (3)并列分解“怎么样”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2、
并列分解“为什么”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自中心论点的前面加一个“为什末”,从不
同的侧面来阐释,构成分论点。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
中心论点, 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3、并列分解“怎么样”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
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③面对
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
走不出情 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
秒。珍视情感,让生命 多些感动与回味。
2、并列分解“为什么”式例文
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
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
见,津津乐道 ,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
舰 ......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
无疑。可 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
中,并分析道:这是一 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
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 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
民 ...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
风。一奢一 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
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 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
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 细
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 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
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 ;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
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 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
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 永远难忘,他们的伟
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
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
小小细节, 魅力无穷。
评:本文中间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
点细节有魅力阐述其理由--为什么?
3、并列分解“怎么办”式例文 因为活生生的我们有着炽热的心,冰冷的死物却不< br>能把爱传递。是的,无情的事物只能传递冷漠,爱的传递需要我们用心去搭建桥梁,让温暖
源源不 断地涌动,在你我之间,在人与人之间。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是否有想过,传递竟是如此简单?
不用兴建电缆,不用高筑电闸,仅仅是真诚的一个笑容,温暖的一声问候,紧紧的一个握手,
就能把爱撒 播于别人心上。德兰修女用她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们,她那传递于各个阴暗角落的
爱,如此温暖直接。她微 笑着拥抱艾滋病孤儿,慈祥地问候贫民窟的妇女,没有鄙夷,仅仅
是真诚的眼神,就传递了无尽的爱意。 还记得刘少奇与挖粪工人的一次紧紧的握手吗?那无尽
真诚的紧握,胜过了无数金钱的奖励,因为它传递 了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一声鼓励与珍爱。
用真诚传递爱意,纯洁无瑕,感人心脾。
密会互相排斥,给各自一点空间,却能互相供给无穷的力量。爱的传递也一样,父母爱


着子女,却不能用无穷的拘束来把爱传递,用无比的严格把爱传导。试着宽容,爱其实就在
那无形的缝隙中渗透。张良退墙让邻里三尺,蔺相如藏车避廉颇几段,都是宽容在传递着无
形的感情。 邻里之爱,同僚之心,在宽容的搭建下,无限温暖。
干事业需要激情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
就难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
乏激情,疲沓 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
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 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
有许多胸怀大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
盛的革命干 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
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
是学富五车, 还是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
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 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为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
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
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
工作当做一种 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
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 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
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
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
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
是一个日新 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
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 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
新境界。
或许只是抬手为别人的一次取物,或许只是为希望工程捐款,只是为“手拉手活动”捐
物,爱其实就在不言中传递。助人有多难?只是一举手一抬足;传递有多难?只须一颗助人为
乐的心。
爱,需要用我们的心来传递。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爱在我们心中的桥梁上
轻轻走过
捍卫母语
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
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
捍卫了。
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
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
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
爱,用心来传递
电磁波时刻在我们的身边穿行,可是我们的心却捕捉不到;光纤线路密集地在我们的脚
下穿梭,可是我们却融摸不到。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
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


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 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 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
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 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
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
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 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
“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 而非时尚 。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
母语纯洁开始。
从荀子的“人定胜天”到毛泽东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中国人在高呼“天人合
一”的时候,却离“天”越来越远。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古人身心合一的
“天 ”早已是千疮百孔。
传递存在于古今之间,涉及文化、道德和价值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先民的经验、教训、成果
传递于来者。人类之所以能够穿过历史的迷雾,进入二十一世纪,正是传递在起作用。然而,
自鸦片战 争以来,中国横受列强欺凌,国人乃将中国的疲弱归咎于传统,以为中国文化已不适
合当时社会的发展, 毫无用处,只会阻碍中国的强大和发展。于是自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
历史文化扫地而尽,最终造 成了一代文化沙漠,中华传统文化在传递中断层。
古与今的传递,是一个民族得以继往开来的基础。如果缺失了此环节,则我们将体会到千
弘扬母语, 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
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
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
吟唱, 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年前陈子昂的悲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交往史、协调史和传递史,在传递中认识,在传递中学习,在传递中发展。从此,人是新人,文化是新文化。
评: 这篇议论文范文中的三个分论点“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弘扬国语,
传承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荣耀”、,就是典型的并列组合。
传 递
传递是一种沟通。自人类产生、结为群体以来,传递便一直存在。结绳记事,甲骨篆刻烤
竹雕文,草纸叙史等一系列历史性的手段,是将现在传递于未来;歌以咏事,是将一己之情传递
于他人 ,引发共鸣,然后传递于千古。正是因为传递的存在,才有往事越千年的可能。 传
递存在于人 际之间,关系感情的深浅,事业的成败,是传递的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虽然最基本,
但是也最复杂。俗 语云: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人有男女老幼之分,亦有高矮胖瘦之别,更有肤
色毛发之异。其间千差万 别,任何细微的差异都会影响传递的成功与否。今年全球奖最佳剧情
片《通天塔》,讲述的就是由于言语 、习俗差异造成一系列信息传递失败的故事。当今的任何
争端,矛盾都是因为传递受挫,沟通失败。
传递存在于自然和人之间,关涉天人之间的和谐和长久发展。司马迁自述其发愤著《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穷一家之言。”古人向来崇尚天人合一,然而千百年来,
似乎没有天人合一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传递失败的缘故。篇五:典范议论文
放下顾虑,一片坦然
一个人顾虑太多,就会
步步谨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他终究会后悔;反
之,大胆向前,披荆斩棘,结果拨开云雾见青天。亦如那位年轻的工匠,才不管你钻石
价值连城呢!一刀下去,商人感慨!(联系材料亮观点) 1


现心胸一片坦然,道路一
马平川,前途一片光明!(排比句彰显语言特色) 无道,群雄并起。秦二世集举国之兵,
试图挽狂澜 2
于既倒。然而,项羽放下顾虑,不计后果,破釜沉舟,以6万兵马击溃20万秦国精锐之
师。更可笑的是,与项羽结盟的其余义军首领畏首畏尾,留下了
“作壁上观”的千古笑谈!
3
大学三年级时,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休学,成立了
微软公司。有记者问他:“你在退学时有没有想过创业失败了会怎么样?”比尔盖茨自信
地回答:“我从未有过任何顾虑,也未曾对自己有任何的怀疑,我只是一心一意想着如何 4
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关于元旦作文-环境保护的意义


2012广东高考-月亮的诗词


风起的日子-合同法论文


学习雷锋读后感-柳树姑娘歌曲


关于新学期的黑板报-厨房对联大全


未来的家乡作文-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


好奇作文-月光下的情思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消防知识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1-08 09: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4572.html

见微知著议论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