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红外按摩棒
《寻觅春天的踪迹》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引导同学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
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同学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同学
发现 美、感受美的能力。
【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
选择一、两种动物 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
习的途径,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
【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同学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课时布置】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同学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和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 材所布置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发明性改编。要求同学从改编后的三
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 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 自然中,在学校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
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 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同学实际情况,
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发明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
事》 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示春天景物的 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
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和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
由师生一 起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容纳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
同学。因为在同学能力差异 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同学深入和多样化的考虑,能给出并接受更
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相互距离越 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
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身明确的任务,通过 承当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
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三、效果出现方式
1、编辑“自然日志”。
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 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
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身改编的“春天之歌”。
4、介绍自身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四、教师指导
1、为同学提供参考资料:
⑴ 二十四节气歌。
⑵ 对与春天有关节气的释义。
⑶ 《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词、曲或录音带或VCD带。
2、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
⑴ 提供一些有诗的古画,指导同学欣赏。
⑵ 提供一些为诗配画的传说。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与诗相配的故事。
⑶ 网络上“诗配画”、“画配诗”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为同学提供有关网站。
〖课内活动〗
一、教师导入
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 天无际的温
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
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效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各小组选派1~ 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
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 行自我评价。
(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 的
“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
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展示──春天的赞歌:
1、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 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
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 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同学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效果进行参与式评价。
4、邀请音乐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同学创作的歌曲进行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春天的赞歌’”。
活动三 发明──诗情画意的春天:
1、展示同学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
2、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3、由同学评委从“诗画配 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
发明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评价。
4、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同学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
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
三、活动小结
同学自由发言:(3~5人)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遗憾和以后打算。
教师小结:可从 活动中同学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效果的展
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 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同学的作用。
说明:整个活动中教师可参与其间,且 教师可以参与到“绘春”“创春”的活动中,以教
师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教师心目中的春”或“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教师的感受,
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点评】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时令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纵观全教学设计,板块清晰,活
动流程符合同学的 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同学的情感体验。致
力于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活动 过程设计细致,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选题1、2项内容可
任选,第3项必做,突出了在实际体验、艺术 欣赏中的发明性发挥。效果的出现方式注重多
元化;课内活动将记录──展示──发明与活动选题的三项 内容有机结合,使同学在实际观
察体验和总结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同学的探究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在实际观察、记录的体验中激发同学
的兴 趣,注意了在活动过程中让同学充沛享受胜利的喜悦。活动过程设计细致而有层次性,
活动内容可根据同 学实际进行选择,活动流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一篇能较好地体现
语文课程规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 设计。
美丽的校园二百字作文-飞行棋棋盘
永春芦柑的作文-南宁凤岭水世界
对做好事不求回报作文-我的班级我的家
表达自己观点英语作文-七彩丹霞
诚信作文点评-家的味道作文
走进600字作文记叙文-死亡诗社读后感
快乐的四人世界 作文-美丽伊甸园
成功需要创新作文-关于童年的读书笔记
本文更新与2020-11-08 18: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630.html
-
上一篇:寻觅春天踪迹论文
下一篇:我是一只小蜜蜂作文5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