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刘家峡旅游攻略2002年高考作文范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19 12:35
tags: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刘欣儿)
2002
年高考作文范文

2002
年高考作文全国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有一位登山者,
在途中遇上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
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
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
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
?
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
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
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 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
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
到 、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
是怎样选择的呢
?
又 应该如何选择呢
?
请以
“心灵的选择”
为话题写一
篇作文,所写内容 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



[
注意
]
①立意自定
;
②文体自选
;
③题目自拟
;
④不少于
800

;
⑤不得抄袭。
?




试题评析




2002
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应该说是高考全国卷语文命题最
理性最成熟的一套。





这是我当年在陕西电视台做专题节目“高考再回首 ——语文”
的结束语,到现在为止,这句话还没有过时,因为
2003
年、
2 004

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并没有能够超越
2002
年。当年各方讨论的焦 点
基本集中在作文话题上,因为“作文”最像“语文”这门学科,无论
什么人都可以来说三道四 说长道短,
都可以来给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强加罪名。但最终大家还是公认
2 002
年高考作文命题是高考全国卷
作文命题的一次飞跃。虽然当年的高考作文雷同故事多得惊 人
(
这也
许是这个话题最失败的一面。我概括了
15
个故事,在我评 阅的试卷
中,
几乎有一半的考生都在讲这
15
个故事,
这是我教书< br>20
多年最痛
苦的评卷经历
)
,但它毕竟开始走出概念、说教的圈子, 而希望考生
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突显了
2002
年考题的年考整体精神——理性化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观念。何况,我个人宁可相信,雷同故事太
多的本身,
也说明这个 话题正击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弱点——在作文
教学中,
没有把思考生活作为重点,
学生 差不多根本就没有对生活的
思考,或者说就想不到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而是要听党的话、
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
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话,所以也就只能
讲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话、 讲家长的话、讲老师的话、讲党的话,当
然也就只能追求一些“稀奇古怪”的形式。





文章的思维固然必须有条理,语言当然要有文采, 但如果没有
对生活的自我思考,
恐怕是很难写成好文章的。
而要加强对生活的思
考,
这就要树立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的首要观念,
就要遵守语文教学、
语文 学习的最高原则,即:人性意识、矛盾意识、境界意识。因为生
活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世界 因人类的出现而有了情感色彩,
因此
感受生活、
思考生活的首要原则就应该是人性原则 ,
即对现实生活一
切现象的感受都应从人的角度去认识,无论是猫是狗、是山是水、是
花是草都应感受其中人性的味道。其次,生活是由矛盾构成的,万事
万物的区别与联系就是生活的矛盾性 ,
传统的阴阳学说就是对世界矛
盾性的朴素而形象的认识,
因此,
矛盾原则就 成为思考生活的核心原
则。其三,现实世界的矛盾平衡总是处于某种特定的状态,不同的状
态会 形成不同的境界,比如幸福与痛苦,完美与缺陷,真诚与虚伪,
平等与差异,高尚与卑劣,民主与法制, 文明与野蛮,和平与战争等
等。人类始终在追求着某种状态的平衡,即生活的境界、思想境界、
艺术境界、爱情境界、工作境界等等。那么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的
语言文学,首先要有人文性,其核心 是揭示生活的矛盾性,所形成的
审美效果就是特定的境界。
这就是说,
作为现实生活的 感受主体的人,
就必须树立人性意识、矛盾意识和境界意识。如果缺乏人性意识,对
生活的感受 就显得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甚微
;
如果缺乏矛盾意识,
对生活的认识就显得不条理不 逻辑不明确,更谈不上全面深刻
;
如果
缺乏境界意识,即使你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并且 也是明确的,但能否
被他人接受,
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
会接受到什么样的程度都 很
成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境界,即古人所谓的“道”,无论
文学、音乐、美术还是民 情风俗,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
一”,“道法自然”是这种境界万古不废的法则。





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在文章中,我们称之为“主题 ”。“主题”
不同于“话题”,不同于“标题”。
?




“话题”是谈论的问题,多指生活的某个方面。话题作文就是
给定学生一个 生活面,可以是具体的某个领域,如“假如记忆可以移
植”
;
也可以是抽象的某个范畴 ,如“诚信”
;
还可以是感知的特定角
度,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或者干脆直接给出生活的某种矛盾,
如“心灵的选择”、“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快乐幸福 与
我们的思维方式”
;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意象,如“面对大海”、“水
的灵动 、山的沉稳
?
”。“主题”是对“话题”的认识,对“话题”
中包含的矛盾之辨析。同 一“话题”可以有不同的主题,甚至截然相
对的主题。
?




“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特定的概括,一般是从特定的角
度对核心矛盾 的概括,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淡化次要方面。如汪曾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惩恶扬善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12: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69789.html

2002年高考作文范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