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你不能改变容貌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2
。】
材料作文审题练习二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
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
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
句话或几句话,确 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500
字。
(
2002
年
江苏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2
、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
关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
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
< br>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将几个方面有
机的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 (
2003
年湖南长沙中考作文题)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 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
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 而
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
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 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
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
本领--飞翔!
根据所给材料,自己确立中心,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600
字左右。
(
2004
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篇二:
2015
材料作文知识】
材料作文
一、定义: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 文
形式。又叫
“
命意作文
”
。
二、写作策略
①
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 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
料
(
不能全部照抄
)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 ,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
可。
②
议:是对材料中 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
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 铺垫,这
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
确。
④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
故事,可 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
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 例子,一古一今或
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
即可。
⑤
深:深入分析。
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
找出症结。
⑥
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
惊人之语 ,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 作内容选择和立意
的依据,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
离题,文章 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
必须针对其
“
材料重要性”
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
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 以下三个方面。
1.
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 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
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 须全面把握,切不
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
解中心,为 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 只抓住片言只语
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
理解其本质意 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2.
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
“
命意作文
”
,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 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
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
切不可脱离材料 ,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 惯常思路,应
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
“
人无我有,人有我
优
”
,在
“
新
”
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 发出创造的光
彩。
3.
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
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
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 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
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三、材料的类型
1.
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
……
2.
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
3.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 4.
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
细节
…… 5.
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
四、审题
1.
定义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 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
料的意思。
2.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 入把握其内在
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
内容;对隐性要 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
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3.
误区
1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
2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
材 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
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 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
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
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 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
述,如
“?
回声
?
的启示
”
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
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 系,就在理解上发
生了偏差。
五、经典考例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
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 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
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 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
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
少于< br>500
字。(
2002
年江苏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2、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
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 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
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
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将几个方面有
机的联系起来,自 拟题目作文。(
2003
年湖南长沙中考作文题)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 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
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 而
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
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 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
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
本领--飞翔!(
2004
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4
、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
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
“
智慧
”
。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
的
“
智慧
”< br>。农人说把
“
智慧
”
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
捆 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
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
“
这就是
?
智慧
?”
。
5
、世界球 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
“
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
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 的体育明星。
”
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
答道:
“
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 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
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
常贫穷的。
”
6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 几只蜜蜂放进一个
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
的一面,奄 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
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
——
向上、向下、向光、
背光,一方不通,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槐花节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9: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7211.html
-
上一篇:美术教案 我们的科技小报
下一篇:童心共筑中国梦(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