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2018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
(白卷)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 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
试 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
4
页,
“答题卷”共< br>6
页。请务必在“答
.
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
35
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
(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
句
,不得多选
)
....
6
.
.
....
①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②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⑥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
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
⑧《醉翁亭记》中“
”描写了琅琊山绿树繁茂、蓊蓊郁郁的夏季。
(
2
)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前四句
。
...
1.
(
10
分)
(
1
)①恨别鸟惊心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枯藤老树昏鸦
⑧佳木秀而繁阴
(共
6
分。
选填
6
句,每句
1
分,有漏字、添字 、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
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共
4
分。每句
1
分,有漏字、添字、
错别字 的,该句不得分)
【易错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理解、背诵和默写。答题时要 特别注意避免错别字,如“戟”
“销”“亵”“酒”“鸦”“报”“携”等,对于难写的字要注意查阅《 新华字典》,对于同音或
形似字,要注意从诗句的意思上进行辨析。要看清题目要求,理解性默写要抓题 干中的关键词。另
外还要注意工整书写,写完后再通读一遍,防止添字、漏字、颠倒等错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
(
4
)题。(
9
分)
书法的美妙只有领会它的人才能参悟。轻轻翻开那些书家名 作,一种情
s
ù苏醒了。灵动的文
字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看不完的
,忆不尽的离情别恨乡愁旅思,
书不尽的江山社稷家国情怀。刚劲中透着秀美,温婉而不失厚重 ,清淡素雅,质朴率真,让人心动
神弛,遐思无限,历经千年凝练与沉淀,愈久弥香。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情
s
ù(
)
江山社稷
(
)
率
真(
)
.
.
(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
3
)下列词语中的“参”与文中“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参军
B.
参考
C.
参拜
D.
参天
(
4
)把“春、锦、秋、山、月、秀、水、花”
等几个字重新排列组合,填入文中横线上,使
1
之与后面的画线句形成对偶。
2.
(
9
分)
(
1
)愫
j
ì
shu
à
i
(共
3
分。每空
1
分)
(
2
)心动神弛
心动神驰
(共
2
分。每空
1
分)
(
3
)
B
(共
2
分)
(
4
)春花秋月锦山秀水
【
解析
】
(< br>2
)“驰”是“快跑”的意思,“弛”是“放松”的意思,结合语境,应当是“心动神
驰 ”。
(
3
)本题考查选择与“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选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可知,“参
悟”泛指领悟(道理、意义等),分析所给选项,“参军”“参拜”“参天”中“参”的意思 分别
为“参加,加入”“进见”“高入云霄”。因此,与“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一项为
B
项。
(
4
)本题考查对偶的修辞手法。后面的画线句子中,“离情 、别恨、乡愁、旅思”从构词的角度
看,都是偏正结构,且“离情、别恨、乡愁、旅思”的
1- 3
位,
2-4
位词义相关(近义或反义),
所以先要把备选的字组合成偏正结 构的词语“春花、锦山、秋月、秀水”,再进一步按“
1-3
位,
2-4
位词 义相关(近义或反义)”的规则组合词组。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br>1
)
~
(
2
)题。(
4
分)
(
1
)下面关于名著主题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B.
《骆驼祥子》——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C.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D.
《格林童话》——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
2
)“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这段名言是《名人传》中,
国音乐家
说的。
3.
(
4
分)
(
1
)
C
(
2
)圣经
星期五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解析
】
(
1
)题考查对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做题时, 要注意认真分析关键词,
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判断。
A
项中,《童年》更多地写 的是苦难而不是温馨的回忆;
B
项中,
《骆驼祥子》揭示的是旧社会“不让好人活”, 而不是“理想主义”;
D
项概括的是《伊索寓言》
的主题。因此,只有
C项对《水浒》的主题概括是准确的。
(
2
)题考查的是对《名人传》中,传
主的主要事迹和思想的掌握情况。从“音乐家”中可以直接判断是贝多芬,另外两位中,米开朗琪
罗是 雕塑家、列·托尔斯泰是作家,都不符合;另外,也可以根据贝多芬的这句名言直接判断。贝
多芬的国籍 是学生容易疏漏、弄错的,要注意把另外两位人物以及作者的国籍(法国)等记清楚。
4.< br>某校开展“追梦文学社”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
分)
(
1
)右图是“追梦文学社”的社徽
,
请你根据社徽图案和说明文字 写出该社徽
的寓意。(不超过
20
字)
①
社徽由圆环和画有“文”字的图案、社名等组成;
②
“文”字图案呈现
为一个奔跑的 人形;
③
社徽的图案和文字用红、黄、蓝、绿、紫等多种颜色呈
现,
整个图案 寓意为
“
”
。
(
2
)为了扩大文学社的影响力,吸引同学们积极加 入,请你在自己的微信朋
友圈中为文学社拟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br>50
字以内)
(
3
)李飞同学写了一 份加入文学社的申请书
,
请你根据提示或要求帮他修改。
申请书
追梦文学社:
[A]
我是 一名九年级
(1)
班喜欢写作的学生
,
写作让我变得自信和快乐。
[ B]
因
此,我申请加入文学社
,
务必得到批准。
此致
2
敬礼
李飞
2018
年
3
月
20
日
①
[A]
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调整为:
。
②
[B]
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③该申请书在格式上存在一处错误,应修改为
。
4.
(
12
分)
(
1
)文学 社的同学们追逐自己多彩的文学之梦。
(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
解析
】此题考查对徽标寓意的解读。根据材料中的“‘文’字的图案”“奔跑的人形”以及该活
动的主题“追梦文学社”可以领悟到“在文学道路上奔跑”
“追逐文学之梦”的含义;
“多种颜色”
寓意“多彩的”。根据以上分析进行概括即可,注意题干中“不超过
20
字”的要求。
(
2
)示例:这里是文学的天地,这里是创作的乐园,这里是 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家快快加入我们
的“追梦文学社”吧!
(共
3
分。意思对 即可)
【
解析
】
此题考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拟写宣传语。
比较常见的修辞有比喻、
拟人、
排比、
对偶等,
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结合 活动的主题进行拟写即可。注意题干中“语言生动”和对字数的要求。
在拟写时要使用一些可以增强宣传 和鼓动效果的语句。
(
3
)①我是九年级(
1
)班一名喜欢写作的学生
②务必
希望(请求)
③“敬礼”顶格写
(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
解析
】
[A]
句属于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应当是
[
表领属性的词语:< br>九年级
(
1
)
班
]+[
数量词:
一名
]+[
中
心词:学生
]
;
[B]
句中“务必”态度强硬, 不符合申请的语体特点,应改为态度委婉的“希望”或
“请求”;③题考查应用文格式,在结尾的敬辞中 ,
“此致”前空两格,
“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二、阅
读
(
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
22
分)
山茱萸贺春
祁云枝
①
春天一溜小跑,跃上一棵棵树,给枯瘦了一冬的枝条,涂抹出瑰丽的生机。料峭寒风中,春
天用画笔蘸上颜料开始描摹,出人意料的是,这颜料不是嫩绿,而是金黄。看,蜡梅、迎春、连翘、
金 钟,各自先开花后长叶,用金灿灿的花朵,告诉人们,早春,黄艳艳地来了。
②
在黄 花姐妹里,山茱萸算不上漂亮,但娇俏别致。它的美,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给人
一种淡淡的感觉。
③
山茱萸的黄,从一座山蔓延到另一座山,从一条峪铺展到另一条峪,整座秦岭,是 一幅由小
黄花和灰褐树枝皴染的水墨画。
(
A
)
④(B
)
走近一株山茱萸,在花前站定,我开始与一朵花儿对视。我喜欢近距离寻味花朵,欣< br>赏它们用开花表达陶醉,用香气展露心思。
⑤
二三十朵小黄花,从一个点飞溅 出来,每一朵花,都尽力向上向外伸展。长长的花蕊,兴致
盎然地端坐在外翻的四枚花瓣中间,或安静沉 思,或浅吟低唱。小小的花茎高低错落,合力伸展成
半个圆球,像节日天空里绽放的烟花。和“烟花”一 起绽开的,是花朵清幽的香,这香味也秀气,
丝丝缕缕的,与花朵很配。
⑥
山茱萸花密密匝匝地汹涌在还没长叶的枝头,
像是正在为早春举行一场豪华派对,
一阵暖风,< br>便引燃朵朵“烟花”。在每一朵花里,在吹过它们的风里,是看不尽的春和景明。
⑦< br>远观一棵棵山茱萸树,那感觉却不是璀璨,而是无边的宁静。山茱萸花朵细小,它的金黄被
3
空气稀释,远观宛若黄纱,漂浮在林子上空。一团团“黄纱”氤氲
在黛色的山腰上 ,柔和静美如水
..
墨画。
(
C
)
⑧(
D
)
在靠山吃山的庄户人眼里,千林万坡上这一枝枝、一簇簇黄花,不是用来观赏的。它
们是庄户人的一季庄稼,一年的收成,是粮仓和钱袋。就像关中人眼里金黄的麦穗和黄澄澄的玉米
一样 。
⑨
这一树树金黄,是山茱萸在贺春,也是贺自己早早从冬眠中醒来吧。从此,这一 年的希望,
开始你追我赶地生长。风雨轮转,冷暖更迭,山茱萸悄悄把喜庆的金黄收敛,再把出落成珍珠 般的
小果子由青染黄,继而染红,时令到了秋天,山茱萸的花海,已变成红艳艳亮晶晶的果海,漫山红< br>遍。
⑩
山茱萸的红果,庄户人叫它药枣,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熬粥时,加 一把萸肉,便可改善
中年人的眩晕、耳鸣和腰膝酸痛。看来这山茱萸的果实,不仅润泽庄户人的生活,还 滋补他们的身
体。有了山茱萸花的金黄,果的绯红,庄户人平淡的日子,便有了色彩,有了憧憬。
11
脚踩青山,头顶白云,山茱萸含露的花朵,也含住了春光。想必,这欣然绽放的山茱萸 树是
○
心满意足的,它用花果使人类帮自己立足,在肥沃的平地和一面面山坡上扎下根来;用果 实滋补健
体的功效,鼓励人类开荒种植,帮自己扩地达疆。人与植物相处,一不小心,也会被植物利用呢 。
其实,人与植物,在好多时候,是可以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正因如此,山茱萸才会在愉悦的光芒中,
竭力开花结果,
并竭力把这种愉悦传递——蜜蜂嘤嗡在花朵上空,
庄户人采 摘山茱萸红果时,
内心溢满着蜜……
(选自《人民日报》
2018
年
2
月
10
日,有删 改)
【
文章解构
】
全文线索
山茱萸
第一部分(第
①
段):春回大地,百花齐放;
层次划分
第二部分(第
②
~
⑦
段
):< br>从颜色、香气、形态等方面写山茱萸的花;
第三部分(第
⑧
~
⑩
段
):
写山茱萸果实的颜色、形态和功效;
第四部分(第
11
段):赞颂山茱萸,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旨。
主要内容
人物形象
主题总结
通过对山茱萸树 花和果实的描写,
表现了山茱萸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和
身体、生活上的好处,揭示了人 应当善待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山茱萸朴实素雅,功效神奇,能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自然万物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幸福,人们要与它们和谐相处。
山茱萸花
颜色
形态
香气
①
③(
)
而细小
⑤
⑥
颜色
形态
山茱萸果
②
④
滋补身体
5.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6
分)
5.
(
6
分)①金黄
②绯红(或“红艳艳”)
③密密匝匝
④珍珠般的小果子
⑤清幽秀气
⑥功效(或“作用”)
【
解析
】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提取关键信息)。在答题时,首先要找到写花、果的段落和句
子,再根据表格提示,找到相应的词语。 文中多次写到山茱萸的花色是黄色,果是红色,而第
⑩
段
中的“有了山茱萸花的金黄, 果的绯红”,则更准确地写出花、果之色。形态方面,由花的“细小”
找到相邻的段落中“密密匝匝”; 由“再把出落成珍珠般的小果子由青染黄”可以发现果的特点。
容易出错的是第
⑥
空, 这里实际是对“滋补身体”的概括,即功效(作用),注意不要受“香气”
的误导。
4
6.
本文写的是山茱萸,为什么在开头写“蜡梅、迎春、连翘、金钟”等花?(< br>3
分)
6.
(
3
分)写这些花儿的开放,渲染了热 烈的气氛,引出了下文对山茱萸的描写,衬托了山茱萸的
与众不同。
【
解析
】
本题考查写作技巧(环境描写)和表现手法(铺垫、衬托)。腊梅等花“金灿灿”“黄艳艳”,给人生机勃勃、旺盛热烈之感,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写这些花只是铺垫,作者的意图是由这
些 花谈到山茱萸,通过山茱萸与腊梅等花的对比,表现山茱萸的特点。
7.
第②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分)
7 .
(
3
分)
结构上: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1分)
;
内容上:
将山茱萸同上文所说的几种花儿作比较,
又引出下文对山 茱萸“淡淡的感觉”的描写。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段作用。句 段的作用一般应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构上要看本段和其他
段的关系,主要包括开头:总起全文,中间 :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等。内容上要分析本段写
了什么,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作用、与前后段内容 的传承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本题中,第
②
段位置比较靠前,
但它的内容比较单一 ,
不能概括全文,
“在黄花姐妹里”
照应上文的腊梅等花朵,
下文
③
~
⑦段则是写
“淡淡的感觉”,因此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
“
说是一幅水墨画,其实有点偏颇,我不过是站在一个游客的角度来度量和抒情。
”< br>这句话应该
放在文中(
)处比较合适。(
3
分)
8.
(
3
分)
D
【
解析
】
本题 考查的是句子还原。
还原句子要注意分析句子的内容及其与上下句的关系。
一般来说,
要还原的句子与衔接的句子有联系点,本句中的“水墨画”即是联系点,备选位置的前一句也都有
“水墨 画”这个词。从句子内容看,作者讲的是自己作为游客对山茱萸的感受,“有点偏颇”意味
着还要讲其他 人的感受,这个句子是承上启下的句子,通常应放在一段的开头,所以排除
A
、
C,
比较
B
、
D
,
B
句后面的内容写的是欣赏山 茱萸的美,
D
句后面写的是农民眼中的山茱萸,显然放
在
D
处更为合 适。
9.
按要求赏析句子和词语。(
6
分)
(
1
)
长长的花蕊,兴致盎然地端坐在外翻的四枚花瓣中间,或安静沉思,或浅吟低唱。
(从修辞的角度)
(
2
)
一团团“黄纱”氤氲
在黛色的山腰上,柔和静美如水墨画。
..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9.
(
6
分) (
1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
分),“兴致盎然”“端坐”“沉思 ”“浅吟低
唱”等赋予山茱萸花人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山茱萸的喜爱之情(
2
分)。
(
2
)
“氤氲”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1
分)
,
在这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茱萸花的繁密和美好
(
2
分)
。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赏析和体会词语表达作 用。句子的赏析一般应先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
再分析这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具体体现
(比喻 句指出本体和喻体,
拟人句指出带有拟人意味的词
语),然后说说修辞的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特点,表达了……情感等)。如果有多种修辞
手法,可以不一一分析修辞手法,而要把修辞的效果 写清楚。
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明确词语的意思,再联系句子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
“氤氲”形容烟或
云气浓郁,这里形容山茱萸花的繁密,同时烟云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用在这里可以生动地表现山茱
萸的美好。
10.
结合文章,谈谈 你对第
?
段中,“人与植物,在好多时候,是可以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这
句话的理 解。(
4
分)
10.
(
4
分)
人们观赏 山茱萸花,
获得精神享受;
食用山茱萸果肉,
可以强身健体;
农户种植山茱萸 ,
可以增加收入。(
2
分)山茱萸通过奉献自己的花和果,能够存活成长,扩地达疆。 (
2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含义。理解 句子含义,一般要解释句子为什么这样说,或者用浅显的语
5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我只要我们在一起-雪莲果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15: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4487.html
-
上一篇:感谢作文300字三年级
下一篇:安徽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