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护理年终总结:(完整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1-29 15:23
tags:语文, 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路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 听一首悲苦的曲子,触摸一颗悲苦的心灵,品一首悲苦的古诗,走进一段悲苦的人
生。弹指一挥间,往事 越千年,浣花溪畔,一座茅屋里,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历史隧道的深
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他就是杜甫,他少时便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
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 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
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 最普通的老百
姓为主角,他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
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
的穷 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
他的仁者之心、 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
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 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
无穷韵味。鲁迅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 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
【走进杜甫,缅怀故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伟大
的现实主义 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
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人称“诗史”。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
《杜工部集》。1982年,“世界和 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 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
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 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
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 的伟大诗篇。这些
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公元759年岁末, 杜甫一
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
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 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
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 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走进茅屋,吟诵感悟】1、听读品味:思考:你听出了什么?(提示:诗中蕴含着诗人怎
样的感情?你 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听出了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深情诵读:朗读点拨:a抑扬 顿挫(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b想像画面c揣
摩感情(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痛心、痛惜、 痛苦,发自肺腑的祈盼,忧国忧民的博大胸
襟)3、跟随画面齐读
【深入茅屋,整体感知】抓情节,悟情感。自由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
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秋风破屋(焦灼苦痛) 群童抱茅(愤懑无奈) 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
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诗歌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让天下寒士都得到欢 乐,推己及人,感情得
到升华,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亲近茅屋,品读赏析 】高声诵读、领会美点(好词、好句)。小组问题共享、说说妙处。
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第一节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
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还有:“飞”——“洒”——“挂”——“飘
转”——“ 沉”等动词。细致的刻画了风吹茅草,漫天飞舞,四处飘散的惨状,紧紧的牵动
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 人痛苦的心弦。
5、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急(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

赏析第二节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
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1、群童为何抱茅?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
成分,但是 也有更深层原因——四海困穷的社会现实。
2、“盗贼”一词怎么理解? 这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
愤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 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第三节赏析: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 用?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
苦的心境。
3文中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为何要将被子比喻为“铁”而不是“冰”?
“铁” 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
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5、“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作者从眼前艰难窘迫 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和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
潦倒;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战乱 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他盼雨停,盼天亮,他一声长
叹:这深重的灾难呵,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啊?!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6、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赏析第四诗节
1、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喊?
“安得”能换为“愿得”吗?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5: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32178.html

(完整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