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7:21
tags:

重庆大学播音主持分数线-感动的事作文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丁长华)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3

理学博士

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

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


1.

具 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


任感

;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

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


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

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 方


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多维动态

G IS

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泛在动态观测信息的接入处理与时空配准,


时 空索引,组织管理,可视化和应用服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2.

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


研究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 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包括开放地理信息服务框架、

地理表


达与语义建模、地理信息服务智能发现与组合、地理信息服务任务描述和建模、服务质量、


空间关系语义推理、空间数据起源信息等。


3.

时空统计与数据挖掘


针对地学领域相关的数据

-

信息

-

知识转化机理关键问题,研究时空统计学与数据挖 掘的


相关理论与方法,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研究对象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信息 检索、


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4.

地理认知与过程分析


研 究地理知觉、

地理表象、

地理概念化、

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 空间推理等涉及地


理知识的获取、

存储和使用过程的地理信息科学核心内 容,针对地理空间、

地理梯度、

地理


流和空间关系等关键 要素开展过程分析研究。


5.

多源信息融合与应用


以地球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集成

3S

技术、数值模拟、数据同化等手段,研究地理信


息科 学相关的多源、多尺度、多粒度科学数据融合,解决空间信息科学在大气、水体、陆地


生 态环境灾害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 /p>

3

年,

最长学习年限

6

年。

直接攻博、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


培养年限一般为

5- 6

年,

最长学习年限

8

年。

直接攻 博、

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申请延期毕业须按研究生学籍管 理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地图学与地理信


息系统专业直接攻博、

1 +4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

2


学分,

汉语综合

2

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

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


位课程填补。


跨学科考入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

补修课程由导师根据 需要规定,

可纳入选修课


学分,但不能顶替本学科的学位课程和专业选修 课学分。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

17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

4

学分,其他学位课不


少于

9

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直接攻博、

“ 1+4”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 ,学位课不少于

23

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其他必修环节

具体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 案


学科综合考试

的通知》执行。其中本专业考试由由测 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实验室”

)统一组织。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 ”和其它学科领


域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不少于

15

次,每次


学术活动后须写出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 答辩前交院系


学术交流


研究生管理部门,作为“前沿科技发展系列讲座”课程记载成绩。


博士在读期间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的


经历。


学期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研究小组或实验室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


展汇报 ,导师组应进行考评。




实习实践


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导师安排参加导师 课题研究,或经导师同意参加


其他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或经批准外出调研、 收集资料。


在读期间,

博士生必须有

1

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SCI

SSCI

< p>英文源


刊(或指定国外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

1

篇< /p>

EI

期刊论文;发表的学术论


学位资格论文


申请



文,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也可 视为博士生发表的学术


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必须与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相关 (含


跨学科、专业)

,且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第一署名应为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职博士生可以是第二署名单


位)



六、学位论文


本专 业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


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国政法大学王小平-毕业感悟


临沂大学兼职qq群-吕蒙字子明


渤海大学新校区地址-春天来了图片


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电话-中国谜语大全


大学图书馆的重要性-乌塔教学设计


日照大学城顺丰快递-时尚女魔头观后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风景这边独好作文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7: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809.html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