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大学语文”课程概论
1
名词解释:
三礼
(
《周礼》 p>
、
《仪礼》
、
《礼记》
)
、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
、
四书五经
(
《
论语
》
《孟子》
《大学》和《
中庸
》
)
、三百千
(
《
三字经
》
、
《
百家姓
》
、
《
千
字文
》
)
2
试概述我国历史上经典的口头表达形式及其经典作品
3
如何理解“文”的多层含义?文字
文章
文学(广义:六艺之学
文学《诗》
历
史:
《书》
《春秋》
哲学:
《易》
《礼》
艺术《乐》
)
文化
4
“文”的多层含义对“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有何启示?
第二章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从《诗经》爱情诗说起
1
《诗经》
“六义”
2
《诗经
关雎》的主旨
:
发乎情
止乎礼
,
《关雎》通过描绘一个男子对一位姑
娘一往深情的追求
,表现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3
《诗经》
爱情诗的基本形态:自由烂漫型,相思型,和谐美满型
4
《仪礼
士婚礼》
“六礼”
:
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5
作品《关雎》
第三章
丧家之狗
VS
圣贤之师
3
试分析“儒”的来历
:
4
以《论语》
《史记
孔子世家》等文献为依据
试分析孔子的形象及其性格:笃信,
乐观,
师长:学:乐学,博学,活学,教:学思,启发,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5
以
《论语》
为主要依据
试分析孔子的
主要思想
:
其核心是
“
礼
”
与
“
< p>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
他主张
“< /p>
为政以德
”
,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 国之道
,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
要的是重义轻利、
见利思义
的义利观与
富民
思想。
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孔
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
实践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因
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
“举一反三”、“温 故而知新”;学习还
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 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
端正
6
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
举例分析《论语》的
语言艺术
第四章
“逍遥游”——庄子的主要思想与庄子的文风
1
以《庄子》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为依据》
,分析庄子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渊源
2
以《庄子》为依据,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
是
“
天道无为
”
,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
“
道
”
是
“
先天生地
”
的,从
“
道未始有封
”
,庄子主要
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
3
举例分析
《庄子》
“三言”
的具体言说方式
:
庄子为文擅用
“
三言
”——“
寓言
”
、
“
重言
”
、
“
卮
< p>言
”
,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
“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
和以天倪
”
(
《庄子
?
寓言》
)
。何
< p>为
“
寓言
”
?凡是出自虚构、别有寄 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
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
话,都属于
“
寓言
”
之列;何谓
“
重言
”
?凡是重复
——
也就是援引 或摘录
——
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都属于
“
重言
”
之列,至于这些前贤古人是否讲过这些话,无从考
< br>证,通常都是庄子为了增加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假借这些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何谓
< p>“
卮言
”
?
“
卮言< /p>
”
就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
-
-
-
-
-
-
-
-
上一篇:(完整版)大学语文复习
下一篇:大学语文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