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风学风建设的意见
校风是一所
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
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
貌的重要标志。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
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
< p>校风学风体现着学校的
办学理念、
文化传统、
管理水 平,
是学校创品牌、
树形象的重要保证,
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 /p>
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素 质教育,
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营
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提升办学水平,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
质人才,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目的,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 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
< p>人为本,德育为先,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把立德 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党风、
领导干部作风、
师德师风
建设为重点,<
/p>
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
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
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校风学风建设,
以优良党风、领导干部作风带动师德师 风,促进教风建设;以优良
教风带动优良学风,
促进学风建设,
进而形成优良校风,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职业道德好,综
合素质高,
实践能力强,
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从而 推动学院快速、
健康的发展。
二、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1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主渠道、
主阵
地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体现在学院
教育教学和日常
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积极建设思想政
治教育网络阵地,使“三观”教育进网络。要在校园网络上开设师生双向沟通栏目,给予学
生充分表达思想的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增强凝聚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气,立德
< br>成才。
2
、把育人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文明守法的职业人为目标,
在教育教
< p>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法纪意识教育。 大力倡
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形成诚信
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育人氛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
理疏导,引
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不断加强人
格的修养,不
断提高心理品格,
不断提高就业竞争的软实力,
< p>使学生成为志存高远、热爱学习、
自强不息、
全面发
展的一代新人。
(二
)以党风、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抓好校风建设
1
、以优良党风、领导干部作风带动师德师风,促进教风建设
党风、干部作风是校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
风
建设的决定》
的要求,
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 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
心,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
纯洁性和 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为目标,
发扬优良传统,
加强思想教育,
推进制度建设,
切实解决影响学院发展的突出问 题,
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
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正值学院发展关键时
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务必按照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
求,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拒绝推诿扯皮;增强全
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增强业务能力,
提高工作实效;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清
贫乐道,苦练内功,成为团结务实、开
拓创新、作风深入、精干高效的干部,成为善于带领
全院师生员工谋事业求发展的干部;
成为富于产生凝聚力、
向心力和团队精神的干部;
成为
< p>校风建设的中坚。
将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传承 下去,
为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2
、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促进校风建设
牢固树立办学以 教师为中心,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给
教师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民主、平等、尊重、信任。通过师德有要求,教学有标准
,管理
有规范的教风建设,使教师潜心于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德
育意识、
师德修养、行为举止、治学风范、学识涵养、协作精神等方面取得进步,严谨治
学、从严执
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从而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纪律严明、
学为人师、行
为示范的教师队伍,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生动活泼
的治学环境,以
广大教师良好的风范感染和影响学生,
发挥教师在学风建 设中的主导作用,
以优良的教风带
动优良学风的形成,使绝大多数学生把
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使勤奋好学蔚然成风。
3
、重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建设
大学精神是大学 生命力、
凝聚力、
创造力的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表现,
是大学全体 教职
员工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
我们要通过讨论、梳理、
反思,
明确全院教职员工为之
努力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
以此凝聚人心,
鼓舞干劲。
要引导全院师生学科学、
讲科
学、用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养成努力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学习氛围,
打造学习化的校园,让学院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文化和生产科学文化的摇篮。
4
、唱响主旋律,以改革、发展、和谐主导校园风气
当今社会正处在 一个思想大活跃、
观念大碰撞、
文化大交融的时代,
而大学既是思 想活
跃的地方,
又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树立以人
为本的理念,
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营造和谐向上的大学育人环境,
让师生有施展才华抱负的
舞台,
表达诉求的渠道。
要树立 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创建和谐校园统领师生的思想;
以改革、
发展、
和谐主导校园风气;以迎评促建,
争创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 p>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全
院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p>
团结不同认识水平的人,
发扬自强
不息的优良传统,励精图
治,奋发有为,
加快发展步伐,
争取尽早实现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
校的目标,让广大师生员工产生成就感、自豪感、认同感、归宿感,从而更好地促进优良校
风的建设。
(三)
强化校规校纪教育,改进管理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制度无以建秩序。校园里良好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靠一系列
校
纪校规来维护,
校规校纪是校风学风建设的纪律保证。
健全完善的校规校纪, p>
不仅能起到
约束学生行为、
树立好学上进风气的作用,同时能 给学生灌输一种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养
成按规则、原则办事的习惯。
1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重在抓逗硬落实
按迎评促建的规 范要求重新修定学生管理制度,
以重在实际效果、
重在持之以恒、
重在
形成机制的思路,通过重申管理规定,严肃学籍管理,明确惩戒办法,警示犯规者,
严肃校
纪校规;
通过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p>
自觉杜绝松懈散漫,
促进良好
的学风。
2
、强化管理与改善管理并重,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贴近学生实际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实行管教结合,
以管促学,以奖促学,重在教
育
,重在激励的管理。充分发挥评优评奖的杠杆作用,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活动,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努力成才的积极性;
通过树典型,寻找学生中
的亮点,充分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见贤思齐,激发勤奋学习
的动力;通过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校际交流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
-
-
-
-
-
-
-
-
-
上一篇:学风建设活动之主题班会
下一篇:学风教风建设实施方案(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