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献-大学生文献
浙江工商大学
2016
年食品科学研究方向简介
< br>食品科学▲▲
本博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
生物工程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中一个以大商科为背景,具有鲜明工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学院。
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中科 p>
院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美国
< p>Monell食品感官联合实验室、
浙江省食
品微生
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
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浙江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平台(水产品加工)科
研平台。拥有浙江省“生鲜食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和“水产品加工产业”重
点创新团队等,
浙江省食品学会均挂靠本院。
共有教职工
117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6
人,硕士生导师
47
人,教授级职称
28
人,副教授级职称
37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
62
人,在职攻读博士学 位的有
2
人。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
24000
余 平方米,
实验设备价值
1.03
亿元,在专业范围内已建 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学院教师有很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科学研究
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近三年来,学院科研成果
显著,承担了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
技计划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
200
多项,项目经费高达
4600
万元,年到款科研经费达
1500
万元以上。< /p>
近五年来获得了
2
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 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二、三等奖。年均发表学
术论文近
250
多篇,其中被
SCI
等三大索引收 录的论文年均
100
余篇。
食品科学博士点下设五个研究
方向:
1.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指导教师为郑小林教授和孟岳成教授。本
方向主要研究领域:
(1)农(畜)产品保鲜原理和技术——研究农产品产前、产后的生
物学问题及其保鲜原理和技术。(2)
食品高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生物技术、超高压
等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
(3)食品
产业安全技术—
—研究各类食品的贮藏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控制,从各种食品(尤其是农产品、水产品等)
的原料、加工、贮运到消费过程中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部分研究位于国内本领域的
前列,获得过多项
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如“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获
2
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多篇。 p>
2.食品质量与安全:指导教师为邓少平教授、韩剑众教授、饶平凡教授、陈建设教授张虹教
授和陈忠
秀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围绕食物在消化道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系统
研究食品口腔加工、消化
道味觉受体表达及其对营养素吸收影响、消化道氧自由基的传递
通路、食物超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十二指
肠脂肪乳化及消化机制、基于人工胃肠模型的消
化吸收等;研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产品设计及品
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食品
与肠道微生物、粘膜免疫及脑肠肽分泌之间的关系以及食品营养的生物学
机制。
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
国家和省部级奖多项,
如
“技
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
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
于
2005
年获得国家教学 成果二等奖,
《食品感
官科学》获得
2006
< p>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发表高水平SCI
论文多篇。
3
.水产品加工:指导教师为戴志远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水产品加工与贮藏;(2)水产
品质量安全与控制;(3)水产品营养和功能食品。重点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
近年来本方向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海洋
863 p>
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省部级重大攻关和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
研究经费充裕;先后获得
10
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如“超市海洋
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
2008
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
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获
2012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 件,发表高水平
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