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报告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摘要
社会公德
(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
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 p>
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
准
则。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具有广泛适应性、普遍
认同性、历
史继承性等特点。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
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
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
文化观念和 思想传统。
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
有重要作用
。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
体现了社会公众 的共
同利益和价值认同
,
是人类人际交往活动中道德智慧 的历史凝结,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
基本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 通过劝导力和说服力,
调节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
< p>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是社会文明进步 的最鲜明的标志,
是经济社会
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社会公德涵
盖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
人
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
< br>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
维护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
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
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 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
是国家宝贵的
人才资源
,是
21
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 高尚的
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本文列举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层面所出现的几点 现象进行了调查,
抽象总结其中蕴含的
深层问题,浅析其成因,提出了基
本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大学生、社会公德、高等教育、和谐文明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综合国 力的显著增强
,
人民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
,
加强社 会公德
建设越来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
越来越成为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迫切要求
,
越来越成为我国公民的
热切愿望。
在现代社会,
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人们的相互交往 日益频繁,
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
公共秩序,
保持社 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
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
要表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 p>
的变革。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广大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 待,
使社会公德建设凸显为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课题,
使 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
,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工夫。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
行轨道,
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 /p>
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坚持统筹
城乡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要求我 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要依靠科技
进步、
管理创新,
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 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
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 经济交融为一体,
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
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
一
.
研究背景
大学生常常存在着许多社会公德问题,比如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经常说粗话,在名胜古
迹上乱画,践踏草坪,公共场合吸烟等,这些问题从客观上看几乎都个人素质低下,缺乏社会公
德原因在里面。随着高效的不断扩招,中国很快就要迎来整体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经济的飞
速发展。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设刻不容缓,从而进一步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于是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
行了深入的调查。
二
.
研究目的
1.
调查大学生存在哪些社会公德问题;
2.
对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进行全面剖析
3.
,全面认识大学生社会公德为,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12.10.18 -
2008.11.7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法和文献资料法。其中调查分两部分:
(
1
)在餐厅、书店、道路上等南阳理工学院公共场所随 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
现场收回。调查对象为所有在校大学生。
(
2
)实地走访各系院男女生宿舍,进行访谈调查 ,并做详细记录
正文
社会公
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
反映阶级、
民族或 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
它包括一定社会、
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 要求,
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
使之得以重视
和推行。
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为社会公共生 活所必
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属于最低层
次的道德要求,
是造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
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 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社会公德
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同时对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
文明礼貌、
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 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社
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
p>
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
级的划分,
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
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
为了彼此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的幸福应该共同努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 br>2011
年
10
月
13
日下 午,广东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辆汽车碾压,罗国行人
18
人,
无一伸出援手相救,
致使一个幼小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已凋谢。
以孔孟之乡,
礼仪之邦著称的
中华传统美德哪去了?
何谓公德?
公德是指
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需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
众利益的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在历史层面,自古就有的行为本。从古时起,国家就一直强调
p>
人们的道德教育。这个观点随着历史的演变,
外形虽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内涵 却从未改变。
在思想
层面,
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或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 /p>
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在时代层面,
在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 了彼此的交往,
为了维
持社会最起码的生活秩序,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时
代和社会的简单生活规则。
当今社会 无德行为的日渐增多,
使人们对于道德的呼吁越发强烈,
而身为知识化身的大学< /p>
生群体也日益受到道德质疑,针对这一现象,我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
p>
一、社会公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
会公德现状及原因通过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实践,
数据统计,
我顺 利完成了
“大
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
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
70%
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
社会公德意识;
20%
左右的表现为良好;仅有不到
10%
的同学公德
意识薄弱。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新生的社 会公德建设的主体,
从整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
的社会公德
素质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具有了较强的公德观念,
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 的社
会公德现状令人堪忧。
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 /p>
有部分大学生目无尊长、惟我独
尊,注重自我而非公德,公德意识与公德责
任淡薄,存在着不少违反社会公德准则的思想和行为;
在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
者是只关注个人卫生,不关注公共卫生,在食堂、公共汽车、影
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起哄;在学习中,任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在
图书上乱写乱画
,在互联网中任意欺诈,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在社会中,随意践踏草坪,乱闯红灯
等缺乏
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
突出表现在公共生活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公
共秩序领域、公共资源和公共财物等领域的行为
失范。
1.
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淡漠、公德责任不强
2.
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公德意识与公德责任心的缺乏
3.
在公共秩序领域漠视甚至无视规则的存在
4.
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财物毫不珍惜,缺乏应有的公德素养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p>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原因致使当代某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变得如此淡薄
呢?结合问卷及调查结果,我们作如下分析: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内
容
公
德
水
平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环境保护
遵纪守法
平均
高
85%
82%
70%
75
%
48%
72%
一般
< br>10%
12%
20%
20%
p>
32%
19%
低
5
%
6%
10%
5%
20%
9%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90%
80%
70%
60%
50%
40%
30%
< br>20%
10%
0%
高
一般
低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环境保护
遵纪守法
85%
10%
5%
82%
12%
p>
6%
70%
20%
10%
高
1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
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
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 p>
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 领域的体现,
也是社
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在助人为乐方面 ,
对于如
“
19.
路边有老人跌倒,
你会
?
A
扶起
B
不扶起
C
视情况而定”有
82% p>
的同学选择了“
A
”
;
7%
< p>的同学选择了“B
”
;有
11%
的同学选择了“
C
”
。可见我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平均
72%
19%
9%
75%
20%
5%
一般
低
48%
32%
20%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