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读《容忍与自由》有感_心得体会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22:15
tags: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寇君玉)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容忍与自由》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民商七班胡莹莹

司风惜语


初见

《容忍与自由》

书名心中不免留有许多困惑,

也正是这些困惑让我对这


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这样说过:

一 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或曰文明的繁荣程度,测量的指标有很多项,如

GD P

CPI

HDI

等,但最重要 的


一项,是社会的包容度。如果社会本身的包容度足够宽广,即有足够的容忍度,


那么人们就会有足够的自由,亦不会担心繁荣。

在这句话中我们 很明显能够感


受到这两个突出的字眼,

即容忍、

自由,< /p>

但是这种容忍到底意指什么?这种自由


又是一种怎样的自由?二者到底存在 着怎样一种关系?


我年纪越大,

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这句话出自胡适先生的史学 大师布


尔先生之口。

胡适先生也亲口提到自己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

没有容忍就


没有自由。

而这里提及的容忍并不只是我们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种宽容忍让他人


的态度,它可能涉及更多的是一种包容,一种兼容。 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


胡适先生认为

自由

< p>

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

由于自己,

< p>就是不由于外力,

是自


己做主。这种回向自己内心的自由,主要有两 种方式。一是选择隐遁的生活,即


逃避外力的压迫,

就像陶渊明那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隐士情怀,< /p>

另一种


方式呢,就是梦想神仙的生活,即行动自由,变化自由。这正如庄子 《逍遥游》


中向往的那种

至人无己、

神人 无功、

圣人无名

的与

万物皆有所待

相对应的境


界。

以上所说的两种自由与我 们当今所倡导的自由也有一定的出入,

我们现在所


说的自由是我们的一种 权利,

一种有界限有条件的权利,

是我们在某一方面不受


外界压迫的权利。


胡适先生在

《容忍与自由》

一书中着重给我们谈到了思想自由、

信仰自由的


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便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西方世界那场著名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


革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创举。

马丁路德等人起来革 新宗教就是因为他们不


满意旧教的不容忍与不自由,

就是为了争取宗教信 仰自由。

宗教改革成功打破了


罗马旧教一统天下的局面,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使人们的思想重新焕发了


生机,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新的教派建立之后,

宗教信仰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僵化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的模式。

那些宗教改革者们又走向了一条不容忍的道路,

在信仰领域又开始了专

制独裁。宗教改革者高尔文甚至用火刑烧死了与自己宗教观点不同的塞维图斯,


这是 何等不容忍的表现啊!


下面让我们 来看一下一个发生在宗教改革过程中的一则真实的案例吧,

那就


塞勒姆审巫案


塞勒姆这个小镇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

不过,

塞勒姆小镇这么大的名气不是


来自它在早期清教徒开发史上的地位,

也不是来自它美丽的古典风格的建筑街 道,


而是来自三百年前在这儿发生的一系列法庭审判案,

来自这些案件本 身给美国人


带来的震撼和这些案件在美国人心中投下的阴影。

虽然案件发 生的时候还没有美


国这个国家。


事件的原始是这样的:

1688

年,塞勒姆村的 教堂请来了一个叫帕利斯的牧


师。这个牧师是从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搬来的,带着妻子、 六岁的女儿贝蒂、一


个侄女和一个女人黑奴蒂图巴。

一年冬天,

牧师的女儿患上了一种怪病,

她行走


时跌跌撞撞,

浑身疼痛,

有时还会突然发作痉挛,

表情非常恐怖。

更为奇怪的是 ,


平时和她形影不离的几个十几岁少女也相继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当地的 医生都不


能解释这种奇怪的病症,

只能说这是某种超能量作用的结果,< /p>

在当时人们很容易


联想到的就是这些少女都中了巫术。

人们 将怀疑的对象很快就锁定到了女奴蒂图


巴的身上,

蒂图巴被带上了当地的 听证会接受审判,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个女人


也被带上了听证会,

一个是女乞丐,

一个是从不上教堂的老女人。

而恰好这三个


人都是大家平时不喜欢的人。

说也奇怪,

当少女们一看到她们时就发出 惊恐的尖


叫,

然后摆出歪斜僵硬的姿态,

凝固不动了。< /p>

这拿到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完全


就是一场闹剧啊,

很明显 我们会揣测这是少女们对这些女人的整蛊的手段。

可是


在当时这场审判仍 然在进行。

一号嫌疑犯蒂图巴一开始还拼命为自己辩解,

但是

后来她觉得自己逃脱无望了,

就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巫婆,

并当场揭发了另外四 个


巫婆。


随后不久,

马萨诸塞地方的总督普斯从英国回来准备尽快采取法律行动来审


判这场弄的人心惶惶的

巫婆案件

在法庭上一共有 五名大法官,都是当地德高


望重的人物。

法官们根据村民提供的可以看到 巫婆实施巫术的可笑证据来审理这


桩案件,

在被各种检举出来的村民中第 一个受法庭审判的是村妇毕晓普。

结果是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可悲的,

毕晓普被判处死刑,

她被押往绞架山吊死。

随后又有五个被审判法庭定


罪的

巫婆

被送上绞架山受刑。 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叫柯莱的

80

多岁的老人,他


和他的老 伴同样受到了指控,

而他拒绝接受这样的审判,

于是就被冠以藐视法庭

< p>
之罪在塞勒姆监狱里关押了五个月。

之后他仍然拒绝接受法庭的审判,

就这样他


被处以用巨石压死的极刑。

三天后,

他的妻子 和其他七个犯人全被吊死。

但是历


史证明,这些人全部都是清白的。


重新审视这场

审巫案

我们会发现这无疑就是一场闹剧,但是就是这样一

< br>场闹剧却有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谁有权利去剥夺这些人的生命?我们确实

< p>
无法不抱以一颗沉重的心去审视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为什么会在一个公认的有


法制的地方,

设立了正式的法庭,

经过正式的司法程序而处死 了几十个绝对无辜


的人?在这场

审巫案

< /p>

的背后我想人们得到的远不仅只是一些有关司法程序方


面的启示,在这背后 还一定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等待我们的考证和感悟。


其实,

审巫案

中 折射出的正是宗教改革中的不容忍的表现。

人们也确实


检讨了当时的社会 状态,

指出清教徒的宗教执着,

在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下会变

成一种意识形态的偏执和狭隘,

只承认自己认可的东西,

只信任自己相信的东 西,


不见容于任何不同于自己的异端,

并把一切异端都视作邪恶。

当年,

清教徒在欧


洲受到残酷的迫害,

他们怀着 坚毅的宗教信仰,

逃离欧洲,

来到新英格兰建立殖


民地。

在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后,

他们会像当年迫害他们的人一样,

不能


容忍和他们不一样的人。这种要纯洁自己的心灵、纯洁世界的理想主义的执著,< /p>


一瞬间就会变成残酷迫害异端的可怕动力。

的确,

改革者们 在推翻了原有的压迫


人的思想之后,

自身也逐步走向了一条不容忍的道路 ,

不能容忍其他人有与自己


不同的观点和学说,

以这种钳 制他人思想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思想,

强把自己的


思想加在其他人的身上 ,

这的确是一种极为可笑的方式,

这种思想上的专制必然


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回应

,

势必也会被人民群众所推翻,

重 新来一次思想上


的大解放。


宗教改革中出现的不容忍的确是令人感到痛心的,

这无疑是一些改革者对自


身改革成果的一种否定。但是环顾西方历史同样也还是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有关

< /p>


容忍

的故事的。我想美国的南北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有关南北战争的具体历史我想不用多说大 家也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在此我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22: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2404.html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_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