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双胞胎姐妹大学报道同班同寝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7 07:33
tags:

宁夏大学全国排名-宁夏大学全国排名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索天章)


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省级一等奖(

98

项)


序号

成果名称


1

学科竞赛激发学生活力之浙江二十载探索实践


一平、魏

遐、林家莲、应


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创建与推


2


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


课内外融合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方法与体系的研究


3


与实践

端清、陈天洲、耿卫东、冯


巍、姚缨英、马

皓、范承志、杨敏虹、齐冬


4

五位一体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莲、姚

维、杨

莉、阮秉涛


5

基于 公共精神塑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

郁建兴、王诗宗、唐晓武、金一平、高

翔、陈丽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平、王如竹、邱利民、高

翔、俞自涛等


越、何钦铭、陆汉权、王

灿、翁

恺、许


浙江大学


大学等


岑可法、骆仲泱、张欣欣、丰镇平、黄 树红、谈和


员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


浙江大 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陆国栋、魏志渊、余水宝、陈临强、李

磊、毛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


1



江大学公共管理强化班(

UPA

)十年建设与拓展

君、徐

林、吴金群、王卫星


朱利中、郑

平、林咸永、刘维屏、陈宝梁、张建


6

环境类复合型创新人才整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英、何积秀


陈学新、喻景权、周雪平、赵建明 、林良夫、肖建


浙江大学


7

农科拨尖人才培养的“五创五新”探索与实践


富、叶庆富、樊龙江、宋凤鸣、汪俏梅等


“三结合、四平台”的光电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培

旭、刘向东、王晓萍、郑晓东、刘玉玲、梁宜


浙江大学


8


养探索与实践


功能材料创新人才模块化、递进式、多维度培养模


9


式的探索与实践

立新、翁文剑、吴勇军、杜丕一、钱国栋等


盛晓明、黄华新、董

平、吕一民、陈振濂、吴秀


10

文史哲通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公开化之路


明、沈

坚、王云路、胡可先、高晖等


以机器人为教学载体的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11


的研究与实践

玲、吴

俊、刘

勇、戴连奎


蓉、张光新、朱秋国、周春琳、王

酉、谢依


勇、林远芳、汪凯巍、祝宇慧、张晓洁


叶志镇、涂江平、刘金芳、刘

芙、赵新兵、陈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2



面向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


12


系与实践


围绕两个中心,建立规范化国际化外科学教学创新


13


体系


罗尧治、陈仁朋、蒋建群、姜秀英、邹道 勤、余世


浙江大学


策、丁元新、赵羽习、钱晓倩、郭文刚等


郑树森、徐骁、周琳、张珉、

胡振华、吴健、王


浙江大学


伟林、蒋国平、严盛、俞军等


顾大强、

潘晓弘、

叶敏、

李立新、

章维明、

汪久根 、


14

机械工程设计能力“三协同”培养方法探索与实践


杜锦才、李玉良


结构理论引导的三阶段模块化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


浙江大学


15


实践


王彦广、吕

萍、赵华绒、傅春玲、马

浙江大学


蒋德安、傅承新、乔守怡、袁生、王国强、丁 平、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16

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共享探索与实践


于明坚、张炜、徐驰、赵云鹏


强化过程、深化内核、深挖互动的教学方法研究与


17


实践


18

AGE

”整体推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张红霞、颜

晖、孙

健、朱


严建华、王家平、叶恭银、吕淼华、章丽萍、陈凯

浙江大学


何钦铭、

陆国栋、

张聪、

陈光亭、< /p>

费少梅、

陈庆章、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3



旋、赵张耀、何俊杰、葛盈辉、单珏慧等


面向国家急需,规划与建设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19


体系(

2003

2013

年)


依托紧密型创新团队的农业工程研究生多点交叉培


20


养的实践


全国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教材的立体化建


21



构建一流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22


的创新型能源人才

邱坤赞、池涌、吴学成、骆仲泱等


王家平、吕淼华

、叶恭银、陈凯旋、徐国斌、蒋


23

基于学术规范建设的研究生教育学术生态优化探索


笑莉、周文文、何俊杰、单珏慧、方磊等


纯、庄越挺、鲍虎军、陈

刚、杨小虎、干红


24

计算机类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华、陈

丽、黄启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俊、孟庆伟、孙毅霖、徐小钦、楼慧心


倪明江、

翔、

王智化、

昊、

< p>陈玲红、

周劲松、


浙江大学



傅霞萍、谢丽娟、叶尊忠、俞永华等


陈子辰、许为民、陈慰浙、章丽萍、

李正风、陆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时龙兴、毛志刚、邹雪城、杨冬晓等


应义斌、蒋焕煜、徐惠荣、吴坚、成芳、泮进明、


浙 江大学


严晓浪、

王志华、

兴、

跃、

林殷茵、

波、


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4



25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选拔机制研究与实践


中国本土建筑设 计教学体系入门核心课程创建——


王赞、翁震宇、李都金、胡良勇、刘正

中国美术学院


26


“兴造的开端:园宅

/

院宅”


27

地方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


28


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


突出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29


与实践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计算机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0


研究与实践


以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与实


31



王澍、王欣、宋曙华

、钱晨

中国美术学院


肖瑞峰、孙力平、李剑亮、张欣、张晓


何智蕴、邢乐勤、庞鑫培、贾侃、王建胜、陈婧、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杨克勤、吴伟强、金晓明


施建青、徐志君、隋成华、林国成、魏高尧

浙江工业大学


王万良、

王卫红、

范菁、

戴光麟、

朱艺华、

何玲娜、


浙江工业大学


郑河荣、杨旭华

俞立、陈国定、王志军、周晓、杨东勇、贾立新、


浙江工业大学


王涌、李刚


5



吴锋民、李伟健、李长吉、张振新、林一钢、周跃


32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


良、杨天平


杨玲、余水宝、林一钢、潘蕾、徐展斌、汪金山、


33

“素养能力相得兼长”四维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郑绍成、曾一鸣


依托地方特色学科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


34


弟、姜文达、胡燕海、王春琳、蒋刚毅等


方志梅、史宏协、王存宽、李慧仙、韩雯琛、孙鑫


35

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机制的改革实践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

+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


36


实践


行业特色地方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


37


实践


38

艺术设计类课程< /p>

E-CO

数字化生态环境构建及其学


梁玲琳


徐定华、孙颖莹、彭慧、徐加美、金子敏

浙江理工大学


芬、王金法、朱海雅

< /p>


裘松良、

陈建勇、

徐定华、

郑旭明、

王伟祖、

蒋彦、


浙江理工大学


乐传永、马启鹏、卢美芬、郑礼平、陈伯利、方莹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冯志敏、叶飞帆、汪浩瀚、王幼芳、 单佳平、胡赤


宁波大学、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6



习模式改革


面向纺织服装产业艺工结合、多元复合人才培养的


39


探索与实践


创新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

,

营造高水平综


40


合实践育人平台


胡维华、刘春英、韩建平、徐

、吴卿、万健、戴


41

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国骏、陈勤、张纪林、陆蓓等


42

“工

-

商融和”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韩剑众、顾振宇、陈忠秀、傅玲琳、邓少平


面向现代金融多元化市场需求,构建“四环相扣”分


43


类人才培养体系


林建忠、

宋明 顺、

李青、

李东升、

杨其华、

金尚忠、

< p>
44

行业院校办学特色拓展与深化的路径研究与实践


易荣华、朱诚、潘岚、李海芬


45

以专利发明为引领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

梁嘉麟、徐文龙、赵明岩、饶宾期、潘岚 、高筠、

中国计量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钱水土、楼迎军、江涛、陈志昂、朱晋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竺志超、吴跃成、胡培钧、姚

凤、俞高红

浙江理工大学


陈建勇、邹奉元、周赳、祝成炎、关勤、郭建南

浙江理工大学


7



陶丽琴


李 东升、

李文军、

毛成、

谢代梁、

王晓娜、

郭天太、


46

优化资源,创新模式,培养计量特色的测控人才


郑成林、孙斌、朱明辉、尹招琴


中国计量学院


李俊伟、邵加、来平凡、柴可夫 、卢启飞、王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


47

中医教育的技术生态环境构建与应用


李卫平


海岛野外生存:基于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48


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水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


49


建与实践


面向林学和

GIS< /p>

专业的“一核多翼”森林资源管理课


50


程群协同建设

军、葛宏立、张茂震、杜华强、丁丽霞等


周国模、汤孟 平、王懿祥、徐文兵、陈永刚、施拥


浙江农林大学


虞聪达、俞存根、丁天明、宋伟华、陈志海

浙江海洋学院


黄永良、傅纪良、王裕桂、黄文浪、茅

浙江海洋学院



51


张立钦、侯平、魏鹂、童晓晖、陈方、邵千钧、黎


现代农林业多样化人 才培养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淑芬、丁新泉、李明华、朱永法等


浙江农林大学


8



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探索


52


与实践


金春德、修树东、马 灵飞、李光耀、杜春贵、马掌


浙江农林大学


法、余肖红、刘志坤、钱俊


吕建新、楼永良、金龙金、曹建明、潘娌妮、吴蕾


53

医学检验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蕾、高基民、金月玲


钟晓敏、杨春玲

、张雷宝、金戈、董根泰、刘初


温州医科大学


54

国家特色专业财政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教材)



基于中德合作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二十年探 索与实

杜卫、竺树声、赵东福、冯军、罗朝盛、徐理勤、


浙江财经大学< /p>


55



实学实效教育,造就三实人才——生物与化学工程


56


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未来主打星”——高素质复合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57


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58

地 方高校开放式、规模化培养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


朝阳、杨扬


张玉良

、邱蔚

、张晓燕

刘力军、

廖炎、


毛建卫、杨志祥、刘士旺、杨瑞芹、王永江


叶晗、陶永建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广电集团


詹国华、

陈永强、

祝建中、

歌、

琳、

佳、

杭州师范大学


9



探索与实践


项目引领、现场介入、合作共赢——杭师大教师教


59


育改革探索的“东城模式”


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


60


与实践


61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探索与实践


产学深度联动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


62


实践


创建现代化书法教学新型平台

培养技艺精湛的应


63


用型书法专业人才


琪、袁贞明


林正范、项红专、孙德芳、徐丽华、田学红

杭州师范大学


蔡袁强

周宏明

王佑镁

戴海东

夏春雨

温州大学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钟卫东、刘洋

温州大学


施晓秋、张纯容、林川、唐震洲、金可仲

温州大学


伟、傅建中、邱振中、刘小华、陈

绍兴文理学院


叶飞帆、邱

、李生校、王

瑾、邓益民、李国


64

地方高校本科教育国际化的嫁接理论与应用


平、许庆高、林

波、陈三妹、孙一勤


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


1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四化四导”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


65


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四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


66



地方院校能力导向、项目驱动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


67


索与实践


“能力核心、行业导向、项目驱动”的生物技术专业


68


系列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69

P


3


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毕业综合实践分类指导全程动态管理模式研究与实


70



理实融合

实践育人——创建高职高专水电类专业


71


“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蒋云良、王荣德 、顾永跟、张起祥、王培良、薛德


湖州师范学院


黔、李祖欣


刘太顺、唐笑敏、韩祥临、刘东、赵振江

湖州师范学院


钱国英、

应雄、

马建荣、

徐立清、

李继芳、

尹尚军、


浙江万里学院


王声平、钱裕禄


尹尚军、

陈永富、朱秋华、斯越秀、汪财生、王


浙江万里学院


素芳、钱国英


杨建刚、刘建民、蔡亮、马修水、沈昊宇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董邑宁、

符宁平 、

王建军、

徐金寿、

梁曦、

徐炳炎、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


金湖庭、余剑敏、朱程、王俊萍


徐金寿、张仁贡、周铭、郑晓丹、万军、黄莉、李


< p>


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水利水 电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


业学院、浙江省安吉老石坎水库管理


1 1




金华职业技 术学院、金华经济技术开


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探索高职教育合作育人新模


72


张雁平、李郁华、吴建中、徐伟强


公司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四方参与、四类评价”质量管


73


理平台开发与建设


“走园”教学

---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


74


实践


院园融合,工学一体

--

创新与构建校企合作育人长


75


效机制

明友、张臻、胡晓霞、韩竹


张慧波、周亚、何明友、任君庆、张振锋、岑咏、


76

创新高职教师培训模式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叶鹏、应德烨、胡晓霞、戴士弘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苏志刚、郑卫东、李珍、周 晨、华旭、贺剑颢、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成军、罗巧英、樊丰富、许兴建、纪红霞


新村幼儿园


潘卫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机关婺江


胡野、吴仁艳、成军、邱晓华、张雁 平、陈海荣、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王振洪、

胡野、

邵建东、

成军、

刘鲁平、

徐澍敏、


发区管委会、中国众 泰控股集团有限


12



高职院校“三个三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创新设


77


计与实践


“多元结合、分层递进”的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


78


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引领旅游人才培养——旅游类


79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企业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


80



8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新技术新合作新课程的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


82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职业标准物化的高职机械类专业综合教学改革


83


与实践

毛全有、黄国汀、楼向明


黄忠慧、俞秀金、葛惠民、吕俊


来建良、

屠立、

王建林、

杜红文、

姚荣庆、

范建 蓓、


陈加明、张赵根、徐高峰、郭伟刚、王玲


金文兵、

张耀、

刘哲纬、

胡幸鸣、

沈军达、

于德明、


沈建龙、罗峰、方敏、李亚男、武真奕


陈宝珠、沃斌峰、周国忠、王珏、王方


王向红、田启明、章丽芙、李永平、唐高平


丁金昌、王志梅、林海平、夏晓军、吕一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世 贸君澜酒


店管理有限公司等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3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市工业


84

递进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吴冬俊、康瑛石、侯冠华、张雁亭、涂秋艳


设计学会


85

高职会计专业“渐进式全程实训”模式的实施及成效


基于“三双”理念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


86



外贸岗位标准开发与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的创新实


87



88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


佘雪锋、蔡桂英


张红、俞校明、商玮、徐慧剑、丁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市


89

创建农民学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沈琪芳、沈健、吴建设、王柱国、姚红健


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意园为载体——设计类专


90


业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91

以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的高职文化素质教

俞步松、

邵庆祥、

葛军燕、

潘军、

姜宇国、

郑芝玲、

浙江 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物产


王珉、徐美燕、赵红英、龚晓嵘、季慎峰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章安平、

戴小红 、

张海燕、

鲁丹萍、

肖旭、

周英豪、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孔德兰、李华、张慧君、姚军胜、邵月花、杨艾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谢国珍、李传双、陈强、徐丽、孔国军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4



育创新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网


92


络平台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实施点、线、面三维创业教育,培养“学农、爱农、


93


兴农”的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


农类高职营销专 业“营销技术

+

技术营销”复合型人


94


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张妮佳

集团公司


高创宽、朱晓峰、张琼、胡建华、史伟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徐和昆、谢志远、骆秋琴、李秀红、邵曦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供销合作


王阳、陈方丽、陈国胜、李海琼、潘凤钗


社、温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


方志刚、

张吉先、

程晓建、

王正东、

郑兵、

王建枫 、


95

数字化环境下农民大学生协同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童少颖、魏敏、王兴春、邱振昌等


强化数据分析,助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李贤政、黄柏江、屠群峰、 王成方、郑雁、林娟、

浙江省高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


高越明、丁明军 、朱晓峰、韩继红


汪建云、佘德松、汤书福、贺文华、张树生、徐森< /p>


富、陆叙元、朱之君


工作状态数据评估课题组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


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


96


与管理水平提升


搭台结盟促进校校企深度合作

真赛实做引领农林


97


类专业发展


15



98


郭福春、

谢峰、

陶永诚、

徐澍敏、

张国民、

孔德兰、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研 究会、浙江金


全国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应用


章安平

融职业学院







省级二等奖(

149

项)


序号

成果名称


1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蒋金火、蒋素琴、张存新、林小清等


制冷与低温本科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


2


韩晓红、孙大明、

唐黎明、陈


滔、

陈光明、

勤、

邱利民、

甘智华、

珂、


浙江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敏、

王国强、

黄爱军、

斯舒平、

鸣、

程、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16



以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药学本科教学改


3


革研究


波、姚彤炜、吴昊姝、高建青、

何俏军、朱卡


浙江大学


林、

虹、刘


吴叶海、陈志强、钱宏颖、董育平、余保玲、傅旭


4

以非奥项目为特色公共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波、卢

芬、潘德运、潘雯雯、施晋江等


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化学工程与工艺

李伯耿、

陈丰秋、

陈纪忠、

嘉、

芳、

红、


浙江大学


5


专业建设模式


依托学科优势,创新“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拔


6


尖人才培养模式


智能工厂综合自动化实验教学平台及创新实验模


7


式的探索与实践


8

以整合创新构建实践取向的设计教育模式


峥、叶

松、

胡赤鹰、仲玉芳


应放天、柴春雷、罗仕鉴、耿卫东、


源、夏

强、厉旭云、王会平、欧阳宏伟、胡薇


9

“三自主”

“三驱动”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薇、梅汝焕、王梦令


冯毅萍、荣

冈、张光新、王

慧、谢依玲、李

光、


李胜宏、卢兴江、张立新、李

松、

骆亚华


任聪静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17



实验教学

-< /p>

生产实习

-

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动物科学本


1 0


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浙江大学全球化创业管理精英人才跨国协同培养


11


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机制


12


探索


秉承

“五行”相生理念创建艺术学科融合实验教学


13


共享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14


15


16


手工陶瓷实验器物课程群的建构与实践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教学


西方艺术史教学与学科共建新模式


基于“三共”教育理念地方高校培养工科硕士研究生


17


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潘炳龙、刘建新、杜爱芳、王建军、

王清华、楼


浙江大学


程富


吴晓波、严建华、王重鸣、张钢、卫龙宝 、陈超、


李贤红、寿涌毅


浙江大学、美国百森商学院、法国里


昂商学院


何赛灵、何建军、戴道锌、胡骏、时尧成、沈建其

浙江大学


胡惠君、王赞、周刚、林勇、吴屹

中国美术学院


周武、刘正、许群、戴雨享、吴昊


郑巨欣、陈永怡、王其全、王侃、陈晶、姚之洁


曹意强、杨振宇、高世名、张坚、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李小年、郑春晔、雷惠贞、胡洪武、郭石明

浙江工业大学


18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地方院校课程体系改


18


革与建设


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项目教学体系和


19


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院校培养化学工程师的融通式实践教学体系


20


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理工科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


21


教育探索和实践


面向生物制造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


22


实践


精品与普及并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探索与


23


实践


24

“三维四式五合”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创建与


徐维祥、肖瑞峰、陈煜、汤智、潘海涵、施建青、


浙江工业大学


应四爱、朱婷、高云


柴国钟、潘柏松、秦宝荣、何作井、计时鸣、彭伟、


浙江工业大 学


卢波、胡珏


计伟荣、艾宁 、强根荣、董华青、刘华彦、肖春、


浙江工业大学


王丽丽、钱欣


虞晓芬、程惠芳、吴向明、鲁爱 民、方学礼、李正


浙江工业大学


卫、张化尧


郑裕国、裘娟萍、王远山、汪钊、陈小龙

浙江工业大学


张先亮、王珩、邱兴雄、徐建鹏、郭克俭

浙江师范大学


蒋国俊、朱坚、朱毅峰、俞明祥、周红霞

浙江师范大学


19


国防科技大学体检-国防科技大学体检


中山大学文科大楼-中山大学文科大楼


大学寝室标语-大学寝室标语


理科一本大学有哪些-理科一本大学有哪些


南京林业大学邮编-南京林业大学邮编


大学生法律论文-大学生法律论文


辽宁大学 银杏-辽宁大学 银杏


青岛大学留学-青岛大学留学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07: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8130.html

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