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小任重

2019
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专家解析
4
1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
,
某校校 长在校庆活动中错把
“
鸿鹄
”
的
“ hú”
念成
“hào’,
引起與论一片哗然。有
< br>人认为教育者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
有人则认为人无完人、有了错误改 正就
好
,
还有人认为读错字的背后是态度问题。
对于这件事情
,
你怎么看
?
请写一篇文
章
,
表明你的态度
,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
,
确定立意
,
自选文体
,
自拟标题
,
不少于
800
字。
【
文题分析】:①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
,
树立良好的榜样。
②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
过而能 改
,
善莫大焉。
③要想避免失误
,
就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 p>分)
材料一:途经
17
个站点,每 站必停;
20
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
乘客多
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
……
翻开
2018
年
5
月
20
日的人
民日报,一列穿行在黔东南崇山峻岭间的
“
慢火车
”
进入大众视线。在高铁迅猛
发展的今天,我国仍共有
81
对公益扶贫性质的绿皮
“
慢火车
”
行驶在路上, 它们
已经成为偏远地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也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
切希望。
材料二:春城晚报
2018
年
6
月
14
号公众号消息:近日, 市民朱先生向记者爆
料,对于吃不完的盒饭,人们通常选择扔掉,而他的同事杨欣,一位
女白领,
总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杨欣的举动在网络引发大家争<
/p>
议,有人认为这是善行,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这样发问:争议之前,
为什么不问问流浪汉,他们是不是需要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 /p>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文题分析】:
1
.社会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关爱弱势群体)
愿更多疾步向前的人们,能将目光投向还在艰难迈步的同路人,能俯下
身去倾
听他们的声音,携手共圆中国梦。
2
、要有全局意识。(谈小团体的全局意识也可)
“
中国梦
”
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3
、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
“
精准扶贫
”
……
下列角度应视为
“
基本符合题意
”
:
1
.生活的快节奏与慢 节奏;
2
.勤俭节约;
3
.拒绝
“
作秀
”
;
4
.骨气(不受
“
嗟来之食
”
)
5
.沟通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节期间,一场
67
年未遇到的大雾,使海口陷入了 间断性停航,出现了最严
重的出
岛车辆滞留情况:每天 在港口排队的车辆均高达万余;而空路归途票源
紧张,机票价逼
近
2
万元。
海口启动了
应急预案:政府职能部门迅速进入角色;公务员为滞留车辆让路;
调休
一天;市民、志愿者、热心企业等都投入到服务与保障中。
一些滞留旅客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广东轮渡前来支
援
……
然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画面:滞留车辆集体鸣笛;堵车沿途垃圾遍
地;滞留旅客
不满所领粥碗的数量,愤然将粥泼向志愿者;滞留旅客 在加油站
抽烟被劝阻,就追打志
愿者
……
有人说,海口大堵车既是一堂城市文明
“
公开课
”
,也是一堂应急处置
“
启示课
”
。此事给每一位参与者、旁观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对 此,你有这样
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
,自主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
【文题分析】:肯定社会文明现象:积极应对,通
力合作,给予帮助,信心,
决心,责任,担当,爱心,温暖
……
总之,这是一场攻坚战,考验着这个社会
的抗压能力,不但无损中国形象,反而会
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不推脱责任的正
面形象。
正视不文明现象:抱怨,不满,个人素质不高
……
文明进程中不和 谐的因素客
观存在,
但不是主流现象,应该积极引导, 不抱怨,不自私,不任性,积极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肯定与批评并存:人在旅途,亦在心途,如何顺畅
“
双途
”
,各方需通力合作。
以包容
的心态 看待社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一个人都能从
大局出发,做文明之
人,树文明之风,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哈佛大学,
美国本土历史最长的高等学府,诞生于
1636
年,建校
380
余年,
< br>走出
8
位美国总统,
133
位诺贝尔奖得主 ,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
学等多个领域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
/p>
岳麓书院,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办于
976
年,建校
1040
余年,
有
100
余位思想家、政治家进出其中,代表人物有南宋思想家朱熹、张栻,明
< br>代思想家王阳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近现代风云人物魏源、曾国藩、左宗
棠,更
有蔡和森、毛泽东等。岳麓书院杰出人物的思想,至今影响着全中国乃
至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中国教育一定要复制西式的哈佛大学
吗?为什么?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解读呢?请积极思考,思考不止于教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文
题分析】:培养思辨能力,由是尝试给出思辨性考场作文题,日益引起有
关方面的关注。
教育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教会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
会、认识自我,进而规划人生。身处这个伟大的时
代,当万象纷至沓来的时候,请容许我
们沉着思辨,廓清迷雾
——
将东西方文
化包括教育,借一
个大学平台来做个比较,不全盘西化,也不全面复古。题旨
指向我们当下教育以及国家发
展的终极追求,进而引发我们对教育培育怎样的
人的思考。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
少
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
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
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
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
近
”
,又似乎很
“
远
”
。
要求:
1.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
3.
不少于
800
字。
4.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分析】:下面提供几个参考立意,仅供交流:
①亲近自然,感受大美
②做足功课,
“
自然
”
更美
③自然因科技而更美
④远离电子产品,发现自然之美
⑤科技很近,美很远
⑥美就在身边(侧重写身边的自然美景)
⑦停下脚步感受美景
6
、阅读 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
3000
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 工艺复杂,铸
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
技
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
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
“
青铜之冠
”
。
3000
多家企业、
20
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
380
多亿支,占世界供应量的
80%……
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 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
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
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
付
2
亿元外汇,而制造商生产一支圆 珠笔的利润不足
1
分钱。
铜车马让世人
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原
因是什么?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分析】:题目中虽为
独立的两则材料,但要求中有
“
两相对比
”
一语, 就
明确提示考生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而应该视为一体,综合分析。
“< /p>
你认为其中
原因是什么
”
是写作指令。综合 两则材料快速地求同存异,从而找到
“
一个问
题
”
,即
“
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产品生产
”< /p>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二者不同结果
的原因是是否精益求精,是否追求极
致。
考生当紧紧围绕
“
工匠精神
”“
制造
”“
创造
”“
产 品质量
”
等核心词语来立意。立意范
围不宜过宽,但可适
度合理拓展及深挖。如:让
“
中国制造
”
成为中国 的新名
片;优秀的民族不能缺少工匠精神;不能安于制造,要勇于创造;追求产品极
致是企业、民族乃至国家的立足之本;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拥有创造
力、钻研力,才能在制造行业占尽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