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若树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
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
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
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
于烈火的淬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
树的智慧,却远不止
如此。智者,若“树”
。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
天寒地
冻、路遥马亡。
”树的智慧在于志存高远。正
如高晓松所说:人生不应当
只有苟且与当下,还应有
诗和远方。只有心存着“远方”
,我们才能勇往 直前,
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有了目标与方向,我们才
能更
好地到达终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下了
这样志
向的周恩来未曾彷徨,引领着中国走向富强。
“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选择中国,
选择核事
业”
,邓稼先坚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领域一往无前……
< p>智慧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目标和动力。智者
若树,志存高远。
“鱼与熊掌 不可兼得”
,要先“舍”而后“得”
,
树的智慧在于舍得
。如果大树吝啬自己甜美的果实,
不肯分给鸟兽,那么它永远不能到达远方去看这世
界。
就像壁虎,
如果在危急关头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
便无法得到自由与新生。而沙砾,因为懂得放弃自己
的棱角、舍弃暂时
的光明,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
珠。智慧的大树懂得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
/p>
兽们来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树,懂得舍弃。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
,树的智慧 在于变通。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知变通,只知愚蠢地
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
优秀,不顾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盲
目地要求他们考
好分数、读好大学。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评道:龙,怪
兽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现在的家长让孩子
成为怪兽、器材、木材,就是不
成人。这么说也许过
于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把“好分数好大学”作
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确实有些病态了。正如奥斯
卡·
王尔德 所说,
成为你自己,
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
我们不必将自
己禁锢在一条模仿他人的路上,而应绽
放自己的芬芳,成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树虽然没
有
翅膀飞翔,没有脚奔跑,但它知道变通,同样到达了
世界每一
个角落。智者若树,知道变通。
就连三毛也曾说:
“如 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扬。
”树的智慧可 让我
们仔细品,然后便有思维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
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
想让人生熠熠发亮。
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
到达另一个境地;所谓
青春年少也只不过依靠着周身的真实支撑。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实践;总沉迷念想,忽视
作为;总着眼外界,
无睹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于自我饱含深情的
起点,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无声
的控诉与无可奈何的归
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
声息地否决,再又回到对暴烈摧残生命的默许,对性
别不公之象的熟视无睹,
或对《熔炉》
、
《素媛》事件
持续发酵的司空见惯。
大多时日,
大多数人,
坚信自身力量的微乎 其微,
执着于自身对理想的无能无力。
然,正
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
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夺
得了
潜在的力势与优长,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
伊迪丝唱《玫瑰人生》
,
146
厘米的个子,带她
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
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
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
,她说,我们浑 然难分,就像水
溶于水中。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
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与希冀的个体,将镜头深入山间
树林,深入被黑暗笼罩的生命,
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
,数学 家与精神分裂,
不可思议的激烈碰撞。
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
< p>三十年,
三十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往复的搏斗,他以自我无可匹
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喧嚣。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
滔黄河之水到遥
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现象武装,当点
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
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
,靠
《万物理论》
;去发扬优长,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
和笔触力被封建屏障
。
如大树,不仅是自我念想的实现,它的种子已在
各个角落生根复蓬勃生长;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
静,
纳什为梦想 所贡献的,
亦生长成人类社会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
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
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
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
,去
往心无垢的星空。
-
-
-
-
-
-
-
-
-
上一篇:2014湖南高考作文题目
下一篇: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诗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