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语大全之高考满分作文带评
语
高考满分作文带评语
【篇一:
2014
年山东省高 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4
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高考作文
2014-07-21 1650
2014
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作文题目】
<
/p>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
?
语林 啄木鸟
?
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
著名作家
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
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
?
咬文嚼字
?
;
莫言在被
?
咬
?
之后,
也表达了自
己的谢意,他表示,
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 求:
1.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2.
自拟题目;< /p>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4.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题目解读】
多角度的选择。<
/p>
从题目内容来看,
今年山东高 考作文与
2014
、
2014
年山东作文题目 p>
相比,延续了高考语文作文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特点;今年山东作
文题目引用莫言的材料,其材料本身较
2014
年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与
< p>社会生活关联更显密切。
从写作的难度来说,山东近三年的作文都
不难立意,显然都没有在审题立意上故意为难考生,但要写出真正优
秀的文章却不容易。
如果没有不错的语文素养,
没 有较深切的对生活、
对人生的体会,
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技巧, p>
是写不出高分作文的。
由此可见 ,考生要想作文分数有所突破,学习中还要把训练的重点
放在日常生活与人生感悟的表达
,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上;力求抓住
生活中零星的感悟,及时表达,积少成多,努力做到
词能达意、词能
悉意。当然,在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一些具有深厚生活积淀的文
p>
学作品和高考优秀范文的品读,对于考生生活和人生感悟的积累以及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山东作文
题目明显地有以《咬文嚼字》
专栏为代表的
?
读者
?
和以
铁凝、莫言为代表的
?
作家
?
两个角度。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题目
比较适合写议论文。
从
?
读者
?
的角度可以写求真,写勇于质疑;从< /p>
?
作家
?
的角度可以写谦虚,写坦诚,写风 度。
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都不难,但要出彩 ,就一定要有亮点。比如
?
读
者
?
的角度,可以写《做一只无畏的啄木鸟》。题目中运用比喻修辞,
比
咬文嚼字
??
纠错
?
诸如此 类词语更具有文学色彩;
?
啄木鸟
?
前加
上
?
无畏
?
,更容易表达这种敢于 质疑的精神;而且好的题目有了,作
文的开头就更容易入题。
从
?
作家
?
< p>的角度立意,考生一定要表达出自己对材料中以铁凝、莫
言为代表的作家行为的准确
理解:比如敢于承认错误的坦诚与担当,
比如面对读者纠错的谦虚与大度,比如那种不浮
夸、不炫耀、不推却
待人待己的天然本真。一定要注意,文章不能空泛地谈,要用恰当的
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的结构思路要清晰,语言表达要符合逻
辑;文章结尾的升华,要结合社会生活,力争体现立意的人文价值、
现实意义。
p>
【满分作文】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 p>
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
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和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
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
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
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 /p>
让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
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
?
我
< p>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丢失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
误!<
/p>
?
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曹禺
?
重政治,轻创作
?
的错误,曹
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译给蒙特听
……
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
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
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 尊大,对别人的挑错
?
充耳不闻
?
,人生之路只会
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在改革开放后
建立了
?
健力宝
?
公司,创造了可与百事可乐 比肩的商业传奇。可是,
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却对别人的挑错一概拒绝,面对公
司上
至领导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他不管不问,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
宝大厦,最终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
面对业界好友对
他
?
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
?
的挑错,
他拒
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宝暗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
圄。
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
/p>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
躁,不躲
不藏;如季羡林所说的那样:
?
别人说的话是鼓励是批评是
鞭策,
都是对我好。
?
其次,
要学会甄别
?
有价值
?
的挑错与
?
一 味为了
挑错而挑错
?
,也就是说,在面对别人挑错时,不 是固定的屈从,而
是要保持一份起码的信任。如演员于是之一辈子都在接受观众的挑错<
/p>
与批评,但必须经过
?
审视 p>
——
消化
——
吸收
?
的 过程,最终把一个个
鲜活的角色演到了人们心中
……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一份善待 别
人挑错的胸襟,能够带领你欣赏更旖旎的风景。
【名师点评】阅卷组专家认为,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p>
首先题目拟得好
——
?
善待错误,
< p>人生境界顿开?
,把善待错误上升到
人生境界的高度
,这就远远高出了那些只知就事论事的考生,这说明
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激活全篇。当然,
在选择论据上也费了一番心思,
曹禺一例是正面的例子,论述了
?
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
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如
?
,李经纬一例则是反例,从
反面论述了
? p>
别人的挑错
‘
充耳不闻
’
,人生之路只 会越走越窄,甚至不
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
?
。文章最 后指出了对待批评和挑错的正确
做法。可谓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
在《咬文嚼字》杂志开辟专栏,专门为名作家著作挑错之后,这些
作家纷纷表示感谢,
诚恳承认错误,可见,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评,
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消除谬论的好方法,
显示了一个人大度谦和的君
子之风。
胡适一生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赞扬和批评他的人都表现到了极
致。他
有一句名言: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
他从不以激 烈的言辞攻击
自己的反对者,而是正视别人的批评。这不是懦弱卑下的表现,恰是
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之风。他年老时身居台湾,大陆人民不认可他,
他
坦言:
?
我这一辈子做了百分之六十的事对国家有益,剩下百分之
四十我是不怕骂的。
?
并说:
?
允许别人 说话是形成民主政治的必要条
件。
?
人之老矣,仍保持一 份平和谦卑的心态,正视别人的指责,他
的谦和君子之风永远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p>
而与此相对的,是其好友陈独秀。两人初为同道 ,后因政见不同而
成为政治上的死敌,然而私人的友谊仍在。陈独秀主张激进革命,拒<
/p>
绝接受渐进改良派的任何批评建议,最终因自大而决策失误,致
使无
数共产党人被杀害,其本人也被开除党籍。然而在其穷困潦倒之时,
发动北大全体教授营救他的却正是胡适。
接受别人的
指责,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成功路上必备的态度。
?
文化
大革命
?
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正视群众的指责,及时修正错误,做
出正确决策,迎来了开放口岸的汽笛声声、交易所的铃声阵阵
……
在当今中国,青年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敢于对混乱的 现
状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我想说,青年人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好声音,首
< br>先要练就一副好嗓子,选择那些有可能对现实造成危害并要继续危害
下去的事,以
慷慨激昂之音为促进社会的调整和改变发声。而我们的
国家,只有正视来自各方的指责,
才会让这个几千年来以智慧、谦和
而著称的国家,不失应有的谦谦君子之风。
正视批评,让我们一起做出努力,成就谦谦君子之风,消除谬
误和
浮躁之气。
<
/p>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意蕴深厚、条理清晰、比较规范的考场议论
文。文章
直接截取材料,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
评,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消除
谬论的好方法,显示了一个人大度谦和
的君子之风。这样入题迅速,点题明确,又能避免
偏题,使文章干净
利落。结构严谨、清晰,由材料起,引出话题和中心,再到选取胡适、
陈独秀一正一反的例证,相互对照,同时例证之间又相互关联,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深化了主题。最后一部风,表达对国家之关怀,结尾
处从青年人的角
度发出号召,
有气度,
有担当,
情深意切。
首尾相 扣,
一气呵成。对人物素材的娴熟运用,对文化名人的中肯评价,将话题
演绎得机警而成功,使文章立意深刻,思想卓然不群,意蕴丰富,具
有不可抗拒
的思想力量。
腹有雅量气自华
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的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 p>
仍清澈见底。偶有桀骜不驯的一次,人们为它加固堤坝后,它就继续
温顺地滋润农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 《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
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种直视错误的大气魄,是
一种虚心聆听的大胸
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花开的彼岸,亦可安然
走过黑夜里的山路。
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自芳华!
金銮大殿上,群臣惶恐,惧怕天威。她读完骆宾王将她骂得狗血喷
头的《讨武檄文
》后,莞尔一笑,大赞此人才华。臣子们面面相觑,
她却责备宰相不能早日发现这一人才
。
这是何等的雅量啊!面对批评和指责,作为天子的她不仅不
愠,反而
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如玫瑰般铿锵的她从不为自己歌
功颂德,而为自己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她深知,无字,方能不朽;无
言,方
能万言!
雅量,让一代女皇,托起日月当空!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而雅量,却如同那幽谷芝兰,
香飘千年,至
今仍在。
坚净斋里,他挥毫泼墨,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
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
?
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他有着博大精深、无所不容的学问,也有着
隽秀洒脱、卓尔不群的书
法。
可即使如此,
他仍常常虚心 请教于人,
每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时,
他便欣然如一个得到礼物的孩童。
这便是雅量。对待不足敢于直视,胸怀如天地广。
雅量,让一代大家山高水长!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 ,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
层楼。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
?
天朝上国
?
的美梦,我泱
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
《南京条约》
之下。
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
< br>我们敢于直视,敢于面对。
于是,有 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以年华为桨,涉万里河疆。自
此,辛亥革命的旗帜飘扬在祖国
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
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
点亮中华
……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直视错误,虚心改正,不计过往,意气风发,
铿锵前行,因为
p>
——
腹有雅量气自华!
【名师点 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
?
先咏他物,然后引出
所咏之物
?
的起兴手法。由眼前河流的雅量写起,由物及人,古今结
< p>合,
联想到武则天、
启功以及铁凝、
莫言等人直视错 误的气魄、
胸襟,
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叙述一代代直视错误并虚心改正
的国人的雅
量,层层深入,结构紧凑,过渡自然,让人不得不佩服高超的语言驾
驭能力。
这也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个主要原因。
再者,
此文题目
?
腹有雅量气自宽
?
很 有特色,使得文章主旨鲜明,让人耳目一新,可
见考生无论是在对文题的理解上还是在选
材上都高人一
【篇二:
2013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3
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
2013
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 p>
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
累。一个声音问:
“
值得吗?
”
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
足,喃喃答道:
“
我愿意。
”
父亲的书 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
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
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
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
样陪陪您,我真
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湖南满分作文:
宿命
——
我是一只
< p>猪。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
宿命,宿命。
我一生不愁吃 ,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
日复一日
?? p>
看着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
我却始终壮不起来,
我有着
自己的思想。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因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
是我受死
之时。
夜幕降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 被屠夫送进了屠宰场。那儿陈
列着一行一行的猪头,一列一列的猪肉,我明白,我们身上
的猪头、
猪肉、猪肠通通不是我们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一个激灵醒了
过来。
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 门口,挥洒冷汗。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
我沐浴着从
断崖处吹来的山风,我的灵魂在内心躁动不安。我似乎看见了狼在断
崖
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
抖,痴迷的眼神望着我
,显得很害怕。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
或者以为我是一
只披着猪皮的狼。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
我内心的灵魂罢了。
我决定要逃跑。
“
什么?
”
同伴们瞪着 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此刻的我站在猪圈门口,
继续沐浴我的清风。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我
,就像人们不理解韩寒一
样,我和他一样,都是叛逆的少年。就像汪国真说的:要输就输
给追
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的内心似乎更坚定了。
明天,明天。
<
/p>
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薄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荧
幕。我趁
着夜色,拱开了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来的是
凉爽的清风。逃跑时我回头望
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
里我看到的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
不敢做的事情。
断崖的清风不像猪圈,猪圈 里的风夹杂着湿气和污臭。我摆正了狼
的英姿,
不断嗥叫,
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
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
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
“
你战胜了 你自己的宿命,
多么值得啊!
”
夜幕下的断崖,依稀可见几颗星星,这勇敢的灵魂花,此时此刻, p>
开得到处都是。
考生同 学
“
化身为猪
”
,暗合当年鲁迅
“
铁屋子
”
的寓言,此文立意甚
高。用
p>
“
思想
——
逃逸
——
自 由
”
的线索统领全文,结构也精巧。整体
文字流畅自然,
用词不浮夸,断句有节奏,可见该考生在文字上经历
过较多的自我训练,所谓语感。略显
不足的是,引用过气心灵鸡汤大
师汪国真的警句,格调不够高远,未能给整篇
加分。至于
“
断崖
” p>
,亦属残酷青春叙事,没必要苛求。整体而言,属
于一个
“< /p>
合适的满分
”
,贴切写出了正处成年期、追求思想独立期的青
少年所思所想。
——
袁复生《潇湘晨报》周末副刊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