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一:小学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授课教案
1
范文例讲
天阴沉沉的,不 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吹在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
了个寒颤。语文课开始了,我们老师把
批好的测验试卷发了下来,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到
“
沙 沙
”
的发试卷的声音,
“
哗啦
”< /p>
!我的心
随之猛地一跳,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弄掉了地上。同桌的试卷发了
下来,
72
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的心不由地打鼓, 紧张地要命,
怕自己考砸。
试卷终于落到了我的桌面,它反躺着,静默着。我心里不停地叨念
到
上帝啊,保佑我
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
,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
己,老想着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趁着父母不
在偷看了一个小时的
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
/p>
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 红的
“4”
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就又合上了,我一咬牙,
把手
伸到试卷下,用力一翻,随着
“
啪
”
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
---48
,
可怜的
“48”
,我
“
唉
”
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
的怒容,仿佛看到了父母悲伤的叹
息声和嘲笑声。我是多么地懊悔,
多么地伤心呀!
2
作文指导(理论认识,整体把握)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 p>
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
的
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
的
“ p>
我想
……”
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入读后,
感觉乏味,枯燥。下面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倾诉式
由作品中的人物 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思想活动。这
种方法是把读者当
“< /p>
知音
”
,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
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例: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
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
,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p>
(《最后一课》)
二、独白式
就是人物自言自 语,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
独白式
”
,并不是人物主动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给别人,读者也
只是由于作
者的无意
“
泄密
”
而
“
< p>窃取”
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不
该得到的内心隐
秘,从而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
1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
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
(《皇帝的新装》)
例
2
:阿
q
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 人不但故意犯讳,
还揪住他的黄辫子,
“
在壁上碰了四五 个响头
”
,阿
q
实际上失败了,
< br>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
“
站了一刻,心里想,
?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
三、梦幻式
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 p>
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
听
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正所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
段。
例:
1
、概括简略地虚构幻觉:
如: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
马褂的背影。
②望着那皎洁似玉盘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 嫦娥仙子,看
到活泼可爱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吴刚
????? ?
2
、具体详尽地虚构幻觉:
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脚上,
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
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室里:桌上铺
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
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
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
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怜的女孩走来
——
这时候 ,火柴熄
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再如阿
q
的土谷祠畅想。
“
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
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
跳起来了:造反?有趣,
……
来了一阵
白盔白甲的革命党
,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
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
?
阿
q
!同去同去!
?
于是 一同
去。
……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 ,
?
阿
q
,饶
命!
?
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
d
和
来:元宝,洋钱,洋纱衫,
……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 床先搬到土谷
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
或者也就 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
动手的了,叫小
d
来搬,要搬得快 ,搬得不快打嘴巴。
……
赵司晨
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
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
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
是眼胞上有疤
的。
……
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
——
可惜脚太大。
”
阿
q
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
“
要什么就是什么, 喜
欢谁就是谁
”
。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
q
的
“
革命
”
进行了绝< /p>
妙的讽刺。
四、解说式
文章中人物的思 想活动,通过作者介绍式的描述表现,常用
“
他想
”
、
“
他回忆
”
、
“ p>
他陷入了沉思
”
等词语标示。
例:阿婆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只是那只尚未偏瘫的右手 p>
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此刻,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
脸
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注意:
作者必须站到作品中人物
的角度)
五、混合式:
把心理描写与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结
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
的思想性格。
例
1
:我只好轻轻地推开门,怯生生地喊了一声
“
报告
”
,声音像从
地底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细细地,弱弱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
/p>
楚。我把头深深地低下,真恨不得把头埋进衣服里面。你们可以想
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例
2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
鲜红的
“4”
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
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
“
啪
”
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
数
──48
,可怜的< /p>
“48”
,我
“
唉
”
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
3
:可怜的阿
q
好不容易赢了钱,可一转眼又莫明其妙失去了并 p>
“
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
”
,他
“
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
,但阿
q
立刻
“
转败为胜
”
了。
“
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
巴,热剌剌的有些
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
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
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
—
虽然还有些热剌剌,
——
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
”
真是
绝透了!阿
q“
连打
”
自己,感觉到打的是别人, 竟能
“
睡着了
”
。
精神胜
利到了无情虐待自己的地步,麻木到了极其健忘的地步,阿
q
是怎样的心
理啊!阿
q
在破衙门里
“
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 旁又站
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
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
看他;他便知
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
便跪了下去了。
?< /p>
站着说!不要跪!
?
长衫人物都吆喝说。阿
q
虽然
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
改为跪下了。
”
阿
q
见官下跪的奴 性心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
治阶级愚民的结果,只要见到
“
有些来历
”
之人就要下跪不过是习惯
成自然
p>
小链接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就是要学会描写。主题就象人的灵魂,结构就 p>
象人的骨架,那么描写就是人的血肉了。如果说精确的动作描写,
如
见其事;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听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如露
其思;那么传神的外貌描
写,则如现其人。
3
写作实练
【篇二: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2009-10-11 21:30:06)
标签:
育儿
(转)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讲回味无穷
——
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
/p>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
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又有哪
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
“
作 文的成功在于一个
‘
真
’
字,失
< br>败在于一个
‘
假
’
字。
”< /p>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既
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生 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
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
素材。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
得真知识、真经验、
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
“
苦于无
米之炊<
/p>
”
、
“
没的可写
”
。 我们就可以变
“
没的写
”
为
“ p>
有的写
”
,有写不
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
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过的事,才能印象
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
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
趣。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
事
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
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
“
小中见大
”
< p>地反映事情的意义
和情趣。
<
/p>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
节目,家
庭模特大赛开始了。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
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
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
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
入人心,人
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
、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p>
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
“
六要素
”
交代清楚。只有把
“
六要素
”
写
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
“
六要素
”
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没有固定的、一成不
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 p>
铺直叙,写成流水账。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
条
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如何过渡、
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
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
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下午回家时,我已是 p>
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
箱
。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p>
“
嗯,这是什么?
”
我惊奇地
脱口而出。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
既不是橘子,也不是
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忙把它拿
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我拿着这个硬邦邦
的东西问:
“
妈妈,这个
硬东西是什么呀?能吃吗?
p>
”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
“
这个
是柿子,能吃。但得化了才能吃。
”“
怎么化呀?
”< /p>
我又问。
“
放在碗
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然
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
妈妈
慢条斯理地说
。
“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
”
我嚷道。
“
唰
——”
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这样
不就化得快了吗
?对!就这么干!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
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
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 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
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摸一摸,比刚才软
多了,闻一闻,有
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哈!
p>
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
进
碗里。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
“
妈妈,能吃了吗?
”“ p>
行,能
吃了!
”
妈妈说。我
“
扑哧
”
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
< p>哎呀!”
我
惊叫起来,
“
< p>妈!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还能吃吗?”
不知怎么的,
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
哭笑不得。妈妈走
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
“
冻柿子得用凉水
拔,不
能用热水泡。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
了!
”
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 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
不溜秋的一摊
泥
”
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 p>
有趣。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点评
者在为一个小孩子
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
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
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 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
突出。文章按
“
发现冻柿子< /p>
——
————
________ ______
——”
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
态
、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文
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
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急
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童年趣事
p>
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 只留下我(当时上
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突然,
我像发
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
“
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
咱们给它洗个澡吧!
”
妹妹拍手叫好!
“
哥哥 ,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
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
”
我听 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
“
你去准备
‘
武 器
’
,我准备
‘
弹药
’
< p>。”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
“
战斗 p>
”
。
随着我的一 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可是黄鹂太机灵,一
躲,没打着。我接着又打了一枪,
还是不中。这回妹妹抢了先,没
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
p>
“
打中了,哥,
你真笨!
”
< br>
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 满了
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
< br>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
了。就在这一瞬
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
“
落汤鸡
”
,全 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
一动也不动。
“
快,用吹风机把 它吹干。
”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
吹风机,插上电源,
这一下,小黄鹂成了
“
小刺猬
”
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
< p>“抢救
”
。事后,姥爷
哭笑不得地教
训我们:
“
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真拿你们没办法,
鸟
儿不能这样洗澡!以后可不许胡闹了!
”
<
/p>
“
这是胡闹吗?
”
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 爷都笑了。点评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 人回味无穷的。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
稚、可笑的。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
土那样充满神奇,
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
而事与愿违。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的时
间,以
“
准备
——
给鸟洗澡
——
给鸟吹风
——
大人抢救
”
的事情发 展
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仿佛两位天真、勇敢的
“ p>
小
战土
”
就在我们面前。
三、训练设计
在过去的五年里,你曾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请你写 p>
出来。
第二讲身边人物
——
悟中写
一、习作指导
<
/p>
同学们在家庭、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每天,我们都
接触许许
多多的人,有无微不至关怀你成长的家长,有诲人不倦的
老师,有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
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
叔、清洁工人
??
他们 的言行影响教
育着你。这次习作就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你
最敬佩的人,或给
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成功的人物描写要一人一个模样,千万不 p>
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要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
人
以生动鲜明的印象,请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
、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
料。如《我的
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选择的
“
谈碰壁
”
、< /p>
“
救车
夫
”
、
“
关心女佣
”
、
“
谈《水浒》< /p>
”
等几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让我们
了解了鲁迅是一个爱憎
分明,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
己想得少的人。
2
、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征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要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态、表情、服 p>
饰等进行描写。
例如: 我的爸爸是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
37
岁。他个子不高,
但身体结实得像钢浇铁铸一般,纯补和善的面容总是带着笑。
这段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我们已从句中体会到小作者的爸爸是 p>
一个身体健壮、和蔼可亲的人。
外貌描写要注意三点
①要为突出中心服务;②要有一定顺序;③要抓典型特征。
3
、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应力求语言个性化。
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简单地说,就是写人物
“
怎
么说
”
、
“
说了什么
”
。老舍先生曾指出:
“
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
‘
声音
’
,性格 各殊,谈吐亦异。
”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描写是打开人物
心
灵的钥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经历等不同,语言也应有差
异,这就是个性的鲜明性
。
例如:爸爸会干木匠活儿,经常有人找他 帮忙,有一次哥哥发牢骚
说:
“
爸,你做的都是义务工, 何必这么卖命!
”
爸爸脸一板,训斥
-
-
-
-
-
-
-
-
-
上一篇:我的进步五年级作文
下一篇:酸甜苦辣_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