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类
知
识图谱
-
读书类读书感悟第
62
讲
_
读书类
错题回顾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选材思路
1
.讲述读书的故事,奏响买书、读书中的小插曲。
2
.记叙读书的经历,见证读书陪伴成长的过程。
3
.介绍读书的方法,实践出真知,真知教益后人。
4
.品说读书的滋味, 酸甜苦辣咸味道各异一一道来。
5
.漫谈读书的感受,读后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6
.抒写读书的收获,书中自有为人之道、作文之法。
7
.渲染读书的陶醉,沉醉书海自然如入仙境。
8
p>
.推介所读的好书,或简叙书文内容,或罗列推荐理由。
9
. 鉴评所读的书文,赏析精彩片段,评价细小瑕疵。
读书类
p>
第
1
页
/
共
3 1
页
10
.评价对书的态度,说长道短自有一番道理。
(二)写作要点
1
.要认真阅读原文原著
要先
读后得,
要有感而发。
而
“读”
是
“得”
的前提,
读者之
“得”
则要建立在
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
2
.要介绍读物的概况
在文章
的开头首先介绍“读”的内容
,
就是概述读物的内容要点,
或者主要的中心思想,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然后,再引出
自己根据以上内容
的感想、感受。
3
.必须观点鲜明
< /p>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意。写读后的体会,从内容上说,必
须
紧密相连;从观点上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你赞成某个
作品的观点,可以在读
书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称颂;如果不赞成
它,则可以批评、论争、斥责、反对。无论
褒或贬,都要做到观点明
确,立场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和
吸引
力。
在处理原作和感想的关系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观点不同时,不要把原作的意思扩大、缩小或断章取义,
随便歪曲;
第
2
页
/
共
31
页
另一个是观点相同时,不要以原作代替
感想,把读书心得变成原
文内容的复述。
4
.要重点突出
可以围绕着原
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
多侧面地谈感想、
发议论,
也可
以围绕某一角度、
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
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
< br>些内容充分发挥,
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
写自己
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注
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最忌讳的是面面俱
到,泛
泛而谈。
5
.必须联系实际
写读书类的作文,必须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和生活实际
或现实实
际。联系实际,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
检讨书一样;要注意分寸,不
说大话,不说空话。联系实际,要努力
发挥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
丰富。
6
.要以议论为主
< p>
在写读书感受的时候,在表达方式上,应采取议论为主的方式。
但它又不同
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达中
心思想。
“叙” ,就是引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教育最大的那个
章节、那一段或一句话、那一个人物
。“议”,就是在“叙”的基础
上写出自己的感想,是“叙”的深化。必须强调的是,读
书心得应以
自己的语言为主,间或援引原文,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它只是服务
第
3
页
/
共
31< /p>
页
于写体会,不能为引用而引用。援引原文有这么几种情
况:或者因为
感想由它而来;或者感情需要借它而发;或者作为述的对象;或者作
为议论的根据。总之,如果不是出于表达上的实际需要,就不要过多
地
援引原文。“议”为主,“叙”为宾,“叙”是为“议”服务的,
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
原则指导下,也常常辅到抒情,采用叙述、议
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
,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二、方法点拨
(一)读后感“五步走”
1
.引
即引出所读篇目。我们可以思考如下问题
(
1
)为什么会读到这个故事?
(
2
)你和这本书有段怎样的邂逅呢?
例
1
:最近我利用国庆节假期和周末的时间读了读早已想 一饱眼
福的世界名著《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乃至世界之名
作家高尔基,
而书的内容也就是高尔基小时的童年。
因为我从小就喜< /p>
欢探究历史,刚开始读,故事内容就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
例
2
:
今天,
我心血 来潮,
拿起了放在书柜上一两年没有读的
《哈
利?波特与
魔法石》这本书,啊,我真羡慕哈利?波特呀,可以去魔法
学校上学。
第
4
页
/
共
31
页
例
3
:“爱”,
是一个多美的词 啊!它可以形容人们的品质、人
们的生活习性等等。在我的心目中,有着一种令我敬佩的
“爱,”它
是这么的伟大、这么的惊人。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这个
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不小的道理。
这个故事叫《浪漫鼠德佩罗》……
2
.概
即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指文章的主要情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①分清主次,抓主要内容:
a
.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b
.有的文章抓住与文章的中心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就是抓住了要点。
(如特
殊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我”的情感)
c
.还有的文章要抓住内容上的每一个变化。
②组织语言:
a
.要点要全、 要准。写事的文章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什么
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一件什
么事,结果怎样的顺序连接起来。
p>
第
5
页
/
共
3 1
页
b
.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不啰 嗦。句式上不用疑问句、设问句等
修辞手法,尽量不要用“……说”、“怎样”、“如何
”、“……的
经过”等概括性过于笼统的词语。
③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a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
经过
、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
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
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 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
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
护
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b
. 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
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
然后再进行概括。
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 是:作者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
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c
.说明文和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
< p>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
类和生
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④检验答案:
第
6
页
/
共
31
页
当你概括完主要内容后,回头看:看 文章内容,
(就像数学验算一
样,
加法可以用减法验算)
看看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与文章相
应段落的内容吻合;
没读过此文的人,
看了你写的主要内容,
是
否能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最后读一读自己写的主要内容
是否通
顺。
(
2
)故事梗概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名著,可以将故事梗概简单描述出来。它 的
基本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和结局等。
①读
通过对原文的精 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
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②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 础上,
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
需要强调的是
对一些
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
对一
些简短的、
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③连
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④理
第
7
页< /p>
/
共
31
页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
删去重复的文字,< /p>
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
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 /p>
例
1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 ,以
曹操、
刘备、
孙权为首的魏、
蜀、< /p>
吴三个政治、
军事集团之间的政治、
军事、
外交斗争。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统一北方,
实力最强。
随后,
在赤壁之战中,吴国联合蜀国刘备大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终,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建立晋朝。作
者
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
虐,
反映 了人民的苦难,
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
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 /p>
例
2
:《水浒传》主要内容:全书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 首的
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以及聚义之后接受
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以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
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
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暴露了封建统治
的残暴与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例
p>
3
:《西游记》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
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
人不
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
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
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
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
满,终成正果。
3
.议
第
8< /p>
页
/
共
31
页
p>
即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概括主要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
番评
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
到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
析,然后水到
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
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
观点句
。这个
< br>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
在文中的位置是
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
,
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
1
)读完文章后你的感悟、启发,结合文章中心来谈。
p>
例:看完之后,我想:他们如果把大象处处摸一下,就不会只认
为自
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同时,如果他们互相信任,学会听从别人意
见,就不会争吵了。这让
我想到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碰到
一些难题时,不要从一方面看或瞎猜,要从多
方面思考,从整体上去
衡量,
同时也要多听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
这样才可以得到正确的结
果。另外,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观点与你不同,就简单
地认为别人是
错的。判断事情的对错,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要综合各种情况和根
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下结论。
(
2
)评价文中的人物
例: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
?
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
一问题
.
保尔他残废后
,
毫不灰 心,还要顽强的学习
,
努力工作,并且开
始了文学创造。
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
第
9
页
/
共
31
页
< br>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
!
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
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
于
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
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
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
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
p>
,
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
,
这是什么力量
在鼓舞着他呢
?
我读完这本书
,
在书中我终于明白 了
,
这
是那最伟大,
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 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
这就是他
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
3
)赏析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文字
p>
例:再一次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
到困
难就唉声叹气,应该勇于面对困难遇事还要乐观一些
,
都不要把
< br>任何事都看的那么绝对,要多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
就像鲁滨逊一样虽
然身陷荒岛却不坐叹命运不济,
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
修
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等,把荒岛改造
成井然有序、
欣欣向荣的家园。
就像在发现有野人的时候刚开始手忙 p>
脚乱,
可是最后他沉着冷静以他的勇气与智慧和
“星期五”< /p>
并肩作战,
一起打退了野人,
这也体现出一个人遇到困难只 要沉着冷静的去应对
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
对人就像一颗种子他会想尽 办法冲破泥土去
感受太阳的温暖,
当他经历完千辛万苦回头望去,
他已是枝繁叶茂的
苍天大树了,
在我们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 地,
要时刻想着只要我
努力明天会更好,这样才不会因满足于现状而自失
。
第
10
页
/
共
31
页
全书最精彩、最令人难
忘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作者用第
一人称以及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
人如同身临其境一
般,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4
.联
即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
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
,感不能深入,文章
就过于肤浅。联,
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 及彼地联系现实
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
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 相反的种种
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
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议”部,使“联”与“议”
“藕”
< p>断而“丝”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
有说服力。
例
1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为
我们呈现出的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下面可以藏着许许多多的惊喜,
长妈妈讲 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使小鲁迅
信以为真,
而他被送进书塾之后调皮捣蛋,< /p>
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心性还
是没有多大改变,
喜欢问老师稀奇 古怪的问题,
喜欢爬到书屋后的花
坛去折腊梅,还喜欢捉苍蝇喂蚂蚁……
这是不禁使我联想到了自己脑海中的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还记
得以前一年级的时候,
我随着几个小伙伴在社区花园玩耍的时候发现
< p>了一棵光秃秃的、其貌不扬的小树,我们决心好好打扮它一番,让它
第
p>
11
页
/
共
31
页 p>
焕然一新,变得光彩夺目,于是就采摘了许多娇艳欲滴的花朵、青青
葱葱的绿草、
娇小可人的果实来装点小树,
待我们大功告成正沾 沾自
喜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时,一阵狂风风吹过,花朵青草随风纷纷
飘落,果实们也随大势所趋,“咕噜噜”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小树变回了
丑陋的样子,狂风过后,只剩我们几人傻愣愣地呆在原
地……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观察蚂蚁
,
发现它们经常搬家,
认为它们是
不满意自己的房子,<
/p>
于是找了朋友商量着给蚂蚁们造几个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
的新房子,
我们搬来了很多小石头,
搭了几个
“ 迷你堡垒”
,
还采了几朵花当装饰品,然后拨开草丛“邀请”蚂蚁们搬入
新房子,
可我们觉得少了点什么,
前思后想了一阵后认为是缺少食物,< /p>
我们为
了几只苍蝇东奔西跑,弄得灰头土脸,回到“房子”旁边时却发现里
面空空如也,不禁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
例
2
: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
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
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
他的名字叫 p>
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
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
就更不用提啦。因为
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
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
/p>
在学校里,
他将吴伟从一楼背
到四楼,
放学 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
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
自从,
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地站了起来。
5
.结
第
12
页
/
共
31
页
< /p>
即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结尾点题,再次
说
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 我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鲁迅,
勾起了我对七彩童年甜美的回忆,
《朝 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
生对过去与故人的怀念、
对黑暗的憎恶,< /p>
这其中的一个个故事还待我
慢慢品读,
美妙动人的童年乐曲 正等我执笔谱写,
希望成长之后的我
回味过去时,
也能像 鲁迅先生一样,
将自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咸用
最真实的笔调展现给世人
。
(二)读后感注意要点
读后感“五步走”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
变的,
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
简述原文
一般在
亮明观点
前,但
二者先后次序互换
也是可以的。
再者,
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
理时所
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
了。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
体会,
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
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
作品。
三、拓展延伸
(一)参考素材
1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第
13
页
/
共
31
页
2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杜甫)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甫)
5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6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
7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书破万卷 小康而己,有的
人点石成金,随手翻,便成巨富。周国平《人与永恒》
8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反,参之《庄? p>
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
参之《太史》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好之文也。——柳宗
元
9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长才。其怡情也,最贝干独处幽居时;< /p>
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时;其长才也,最见以处世判事之际,练
达之士虽能一一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
然纵观统筹,
全局策
< p>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英?培根
10
珠敲的勤的时候,
特别是冰冷彻骨的冬夜,
房间是暖融的,
一盏孤灯,
一杯香茗,一把软椅,一个平和的环境再加上一本好书,真是人间难
得的幸福
,这是宁静与沉思的享受。
第
14
页< /p>
/
共
31
页
11
.读书使人于峻峭呼啸处可得岿然,于清风朗月处可见飘逸,于百
花争艳处可嗅独芳;读书会使你心驰神飞,奇思遐想,思载千接,视
通万里,可上九天揽
月,亦可下五洋捉鳖,可朝谒秦皇汉武,幕访孔
孟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
,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
可踯躅于江春雨巷。
12
.偶得假日闲暇,独伴青灯,引卷在平,诵读其中妙句锦句,顿感
余香满口,身飘:然而神游其外,在读书时,我们从现实的时空到另
一个时空,这个时空
是精神的,过去的,未来的,也是超现实的,这
种对现实的暂停达到的是生命空间的无限
扩大和生命历程的极度延
展,
读屈原我们体会二千年前的情怀,
读李白我们面对一千年的风流,
生命最大的快乐乃是生命最丰富的体验,
给予我们这种体验的,
至今
为止还没有别的东西能代替书。
它可以使我们悲凉干残山剩水,
豪放
于清风明月,也使我们晓人
生之难,说天地之大,有自知之明,预料
之光。
13
.
最喜明月之夜,
清辉满室,
或台灯一盏,
或红烛一支,
书页轻翻,
心旌微摇,叹梁祝身化彩蝶,喜
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
清照泛舟浩淼。有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
于鼻尖,芳草连
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坐拥书城之中,三更之梦书可
p>
当枕,书香盈鼻,此乐何极!
14
.看《红楼》:识聪慧黛玉,痴憨湘云,豪爽探春,更有怡红公子
——宝玉,王蒙云:《
红》是一部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
第
15
页< /p>
/
共
31
页
-
-
-
-
-
-
-
-
-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1―8 单元作文Microsoft
下一篇:五年级作文:热气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