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
【习作要求】
生活中有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陌生人,有你非常尊敬的亲人,也有和你
十分要好的小伙伴
??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 成一个片段,要把
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习作指导】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是写人写事的基本功,有些小朋友认为
写一个人的一件事太简单,其实,要真正写好一件事,并且这件事把人物的
精神面貌反映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学会了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
再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写几个人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p>
、选择一件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这件事必须是自己
< p>
感受最深的,如生活中自己被一个人的好思想好品德的行动所感动,觉得非
要写出来不可。如《老师》,写的是老师爱护学生的事。而这一类的事学校
< /p>
里是比较多的,写哪一位老师的哪一件事最能突出这个中心呢?这就要进行
选择。《老师》选择了一位女教师在天色渐暗下来时,顶风冒雨送“我”回
家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的具体记叙,写出了老师慈母般的善良心地和辛勤
培育幼苗的高尚品质。从选择材料的角度讲,这就比较典型。
2
、选择的一件事,一定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要有
头有尾,有具体过程,才能使读者通过这件事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特征。
3
、以一件事写人,整个记叙的过程,从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要围
绕所写的人来写。有时候,一件事往往牵涉到几个人,但一定要分清主
次,
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4
、记事写人都要求真实。记事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人物的思想品
质,要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不要以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记
叙。
例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
大年初二那天下午
1
点多钟,我带着“礼物”去给我的老师拜年。
一进老师家的院门,我觉得这里的气氛与别处截然不同,这里既没有孩
子们放鞭炮,也没有客人的喧笑,真是静极了。
“大姐姐,你也是来给我妈妈送‘礼物’的吧?”可爱的小毛毛轻声问
我。“是呀,你妈妈在家吗?”听我这么一问,小毛毛趴在我的耳边,悄悄
地告诉我:“妈妈在里屋呢。你悄悄地进去,排在最后。我爸爸带着弟弟出
去玩了,把我留在家里给妈妈站岗,要是有大人来串门,我就把她带到妈妈
p>
屋里。”我听了连忙伸出大拇指,夸奖了这个小“哨兵”。
我走进里屋,只见老师正在给刘明面批作文。旁边还有五六个同学像候
诊似的,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等着。我走到老师的跟前,说了声:“老师,
我代表我们全家给您拜个年。”老师听了,抬起头来,微笑着说:“谢谢你。
不过,拜年‘礼物’带来了吗?”我一听,连忙将手中的作文本一举。老师<
/p>
满意地点点头,用手一指说:“好,好,你先坐在那儿,一个一个地来。
”
王小红一把把我拉到她的身边坐下,其余的同学也都像聋哑人一样,
向我比
画着,表示多日不见的亲昵。
我坐在那里,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老师。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眼
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也许是过于操劳的缘故吧,使得她本来就有些发黄的
头发上增添了几根银丝。再看看老师家床上的被褥,过年也没来得及拆洗;
纸顶棚都发黄了,过年也没糊上新的大白纸;给小毛毛做的新衣服刚做到一
p>
半,放在打开的缝纫机上;两张大会堂春节联欢会的票,还完整地压在茶几
的玻璃板底下;中午的饭菜放在老师身旁的桌子上,已经凉了
??
看到这一
切,我想,我们真是不懂事,一定
天天都有同学来打扰老师,还不如
??
我
正想着,突然,老师那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老师兴奋地说:“刘明,
你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看来你的假期生活很丰富,写作水平也有提高。”
< p>
老师说完,我忍不住问:“老师,您还没吃午饭吧?”“你们送来的‘礼
物
’这么好,可比我家的饭菜香多了!”老师风趣地说。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
全笑了。
这时我想:老师,你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虽然广播里听不到
你的名字,报纸上看不到你的照片,但是我我喜欢您,喜欢您那风趣的话语,
喜欢您那美好的心灵。
【点评】
大年初二,在老师家里,五六个学生拿着拜年“礼物”“候诊”。在这
个特定的时间里,通过对老师特殊过年方式的描写,体现了老师对工作和沉
重的责任心。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和过节时老师家里环境描写,具体、生动地
刻画了为学生操劳一生,无暇顾及自己的一位辛勤园丁的形象。
爸爸戒烟
爸爸虽然刚刚
40
出头儿,可吸烟的历史却是老长老长的,从小学毕业扛
锄头起他就抽上了。可奶奶说还要早,三四岁在爷爷怀里就学着抽“便宜烟”。
难怪人们都叫爸爸“大烟鬼”!
外号难听还不算,围绕爸爸吸烟的问题,我们一家人还分成了两派,常
闹矛盾,姐姐和妈妈是反对派。姐姐是中学生,常爱看个报听个广播什么的,
因此经常向爸爸宣传吸烟的坏处,什么“尼古丁”有毒啦,什么“吸一支烟
少活
6
分钟”啦,资料可多着呢!爸爸每次都听,可就是这个耳朵入那个耳
< p>
朵出,烟瘾一上来什么都不顾了。你要再说,爸爸就向你进行反宣传:“你
爷爷活着的时候不是常说:饿了吸支烟挡饿,困了吸支烟提精神,烦了吸支
< /p>
烟解闷,高兴了吸支烟痛快
??
”姐姐没法儿,只好去联合 妈妈。妈妈呢,
早就因为吸烟与爸爸“干过仗”。不过那时候主要是日
子紧,嫌爸爸浪费钱。
现在生活好了,听姐姐说吸烟对身体不好,又眼
见爸爸咳嗽越来越厉害,所
以出于疼爸爸,措施越来越严了:①妈妈加
强了“财政”管理,不让爸爸见
钱;②哪天吸了烟,哪天不让爸爸进屋睡觉,哪天不吸烟就给爸爸打
5
个大
荷包蛋。③每天晚上睡觉前,还得上一节开导课
??
不管姐姐、妈妈怎么反对,我却是支持派。起初,见爸爸常因吸烟烧衣
服和被褥,我也挺反感,可后来爸爸把买烟的采购权交给我,我的“观点”
就变了。因为我最喜欢和小伙伴玩用烟盒纸折叠的“三角”游戏,过去总为
没好烟盒苦恼,这下子可随心了。我喜欢哪个烟盒就买哪种烟,至于烟怎么
p>
样我不管。反正爸爸一问,我就说别的牌儿没有,也就完事了。这回爸爸一
被“管制”,我也受到“株连”,姐姐与我们班主任一联系,不但没收
了我
所有的“烟三角”,还让我当场写了“保证书”,你说多倒霉!
说实在的,爸爸戒烟可真够受罪的:下班一进家,茶不想,饭不思,头
不抬,眼不睁,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我真担心他会憋出病来,因此,好几次
想偷着给爸爸买一盒去。可半年过去了,爸爸不仅咳嗽停止了,而且面色红
润,反倒显得更精神了。前天妈妈用爸爸戒烟攒下的钱买了
100
多只小白鸡,
晚上一撒开,满院滚雪球,我和姐姐总也
看不够。爸爸高兴得一进家就忙着
切菜、喂鸡,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赏析】
《爸爸戒烟》题材生动有趣,文章语言也生动活泼,明白流畅。
小作者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如写姐姐“常爱看个报听个广播什么的”、
写妈妈“因为吸烟与爸爸‘干过仗’”、“下班一进家,茶不想,饭不思,
头不抬,眼不睁,就像丢了魂儿似的”这些都是群众口语,词汇通俗,短句
多,形象生动。
口语不但通俗,而且句式灵活,描摹形象,许多群众语言就是非常准确、
鲜明、生动的。这篇获奖作文用“饿了吸支烟挡饿,困了吸支烟提精神
? ?
”
四句话,把爸爸戒烟的思想和行动为刻划得入木三分;写“
100
多只小白鸡,
晚上一撒开,满院滚雪球,”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啊。
我们要多向群众学习通俗生动的语言。
我爱古筝
我是怎样爱上古筝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呢,其中有喜有
忧,有苦有乐,有笑有泪
??
三年前,妈妈给我买来一架古筝。我一看,高兴极了。啊!棕黑色的琴
身闪闪发亮,由细到粗整齐地排列着
21
根琴弦,用手轻轻一拨,就发出像流
水一样的声音,真
是妙极了。听爸爸说,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乐器之冠,它的
声音优美动听
,但是演奏的难度也大。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弹奏它。
开始练琴时,先得学会用大拇指弹。弹久了,手指头很痛,我咬着牙闯
过去了,直至指尖的皮肤结出了一层茧。弹曲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边弹
还要边看着乐谱,真让人眼花缭乱。开始,我弹出的声音,就像弹棉花发出
的噪声。急得我直抹眼泪。就在我要失去信心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要学
p>
会一样本领,一定要有恒心,不能打退堂鼓!”受到妈妈的鼓励,我又增强
了信心,每天有空就练,那怕手指被琴弦磨破了,疼的钻心,也从不间
断。
经过一年又一年,指尖的老茧变厚了,手指运用自如了,弹出的声
音也优美
动听了。现在,我能演奏许多中国乐曲,古筝成了我的好朋友。
每当我家来了客人,我都要为他们献上一曲《渔舟晚唱》。优美、典雅
又富有情趣的乐曲,把我带到了江南水乡,我仿佛看到夕阳映照着万顷碧波,
晚归的渔民悠然自得地坐在船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和客人都沉浸在
乐曲的意境中。
我爱古筝,它给我的生命带来了欢乐!
【赏析】
小作者的文章是紧扣着题来写的。详细的介绍了“我”是怎样“爱”上
“古筝”的曲折过程,以及学弹古筝的“苦”、“泪”、“喜”、“乐”。
特别当作者失去信心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要学会一样本领,一定要
有恒心,不能打退堂鼓!”,在妈妈的鼓励和自己的顽强苦练下,“我”终
p>
于能演奏许多乐曲,由苦到乐,再次强调我爱古筝。文章条理清楚,写得实
在。从而充分说明小作者爱古筝的程度及弹古筝给家人生活带来的欢乐!
赤子情
人的一生要经过大大、小小许多的事情,但令人难忘的也不过那么两三
件。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一件使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事。
一天下午,我到天坛公园游玩,在回音壁附近走来一大群人,我仔细一
看,只见每人胸前别着一个标志牌。上面写着:“台胞旅游团”的字样。原
来是台胞,我心里想着。随着视线的转移,我发现领队的是位白发苍苍的老
先生。他那厚厚的嘴唇,仿佛有说不尽的话语,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流露出
p>
满心欢喜,那宽阔的额头上,早已用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只见他走到回
音壁的围墙前,伸出那双干枯而颤抖的手,去抚摸那光滑平整的墙壁,
那神
情就像在抚摸一件无价之宝。许久,他走到老槐树下,双膝脆下,
从口袋里
掏出一方洁白的手帕,双手捧起一把土,用手帕包好,紧紧地
贴在胸前,好
半天一言不发,眼泪从他眼中滚落下来
??
我望着这一切,心里暗自猜测着,也许他当年是国民党的一位老兵,自
从离开大陆后,多年来,他四处飘泊,在海外,吃尽了人间的辛酸,仍不曾回到
祖国,可是他始终朝思暮想着生他、养他的祖国,而今,他终于落叶归
根,回到了这片土地
??
也许,他在海外是个企业家,一手掌管了许多大企业,但在海外听到故
乡土地上的人们都在为大干四化而出力,自己也不甘袖手旁观,飞了回来,
为四化添砖加瓦,尽了一份炎黄子孙的心
??
也许
??
虽然这件事只有短短的几幕,但它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把祖国比作母亲,
也明白了祖国在那些海外赤子心中的崇高地位。祖国是多么地吸引他们啊!
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我仍然对它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
【赏析】
这篇习作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突出,虽然记叙的事情既简单又平凡,但
是,小作者是用她的心去写的,写出了真情实感,她写到:“老先生双膝跪
下,从口袋中掏出一方洁白手帕,双手捧起一把土,用手帕包好,紧紧地贴
在胸前,好半天一言不发,眼泪从他的眼中滚落下来
??
。文章还展示了丰
富的想象和猜测,写得合情合理,恰到好处,读来十分感人。
他变得小气了
陈策是我的好朋友,我俩常常一块儿游泳。每次游泳回来的路上,我俩
可以说是“有福同享”。我要是买一瓶汽水,他准买两只雪糕;他如果买一
包饼干,我就买两袋虾条。没说的,我俩是呼喝不分的铁哥们儿。
可是,这几次游泳回来,我说坐车,他说:“不坐,不坐,我要练长跑。”
我要买可乐,他说:“不渴,不渴!”我想吃灌肠,他说:“不饿,不饿!”
陈策这是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小气了?
这天游泳回来,陈策说:“走,陪我去趟农贸市场吧!”我想,这回他
要“开斋”了,应该“敲”他一下。于是,我满口答应了,没想到,进了农
贸市场,他领我绕过了食品摊,来到了卖凉席、
竹枕头的地方。
他走过去,
掏出几元钱,二话
没说就买了个竹枕头。我看了很惊讶,心里充满了疑惑。
他用那么多钱,买那玩意儿干什么?
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他说:“前几天,姥姥从上海到北京来
看我。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姥姥特别疼我。这回姥姥来北京,我要好好孝
敬她老人家。北京的天气热,姥姥枕木棉枕睡不好,高血压病又犯了。这种
竹枕头既通风,又软和,姥姥枕着一定舒服。”噢!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这
p>
些日子陈策省吃俭用,变得这么“小气”了,原来是为姥姥攒钱买竹枕头啊
!
陈策真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我也得向陈策学习,对长辈尽孝心,
别做人们常骂的“白眼狼”。
【赏析】
这篇文章作者采用文题不直书思想内容的写作手法,表彰了陈策同学孝
敬老人的好品德。但文章的题目却是“他变得小气了”,为什么?正因为读
者中心有了“为什么”,便很想看这篇文章,而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故意
不露“宗旨”只是一味写陈策比原来小气了,把小气描足以后,才像相声中
p>
抖包袱一般把陈策“小气”真的揭示出来,这种循循善诱,最后才揭示主题
的笔法,说明作者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
我的老师
早晨,我象往常一佯,拿起饭盒准备上学去。忽然,妈妈说:“今天没
的带了,你先上学去,到时候,我给你送去。”
到了学校以后,我就想,今天妈妈会给我送什么饭来呢。一定是什么好
吃的。一节课,两节课,三节课,还不见妈妈把饭送来,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中午放学以后,同学们都拿着自己的饭。我心想:都到中午了,妈妈怎么还
不来呢。我越想心里越难受,眼眶里布满了泪花。这时,许多同学都想把自<
/p>
己的饭给我一点儿,但是我觉得妈妈还是会把饭送来的,所以都谢绝了同
学
的好意。忽然,门开了,张老师进来了,他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就把
妈妈没
有来送饭的事告诉了张老师。她听完以后,一边给我擦擦眼泪一
边安慰我说:
“别哭了,一会儿我把饭给你送来。”我答应了。过一会
儿,张老师拿来了
几个包子对我说:“你就吃包子吧。”我看着包子,
心里热乎乎的,说了声
“谢谢”,就大口地吃起来。
这顿饭,我吃得是那么多,多么香!
【赏析】
文章写得感情真实,赞扬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作
者通过抓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特别小作者在等妈妈送
-
-
-
-
-
-
-
-
-
上一篇:夸夸我自己作文范文
下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