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里江河的话:
我从小沉迷于课外书籍,而这
几年却基本没有认真读书了。前不久某次会餐,东家
说在隔壁还接待着著名作家熊召政,
我说我在初中时就读过他发表在《长江文艺》
的长诗
《请举起森林般的手 ,
制止!
》
,
于是就被叫过去向他致敬。
我跟熊作家说,
小时候对他那首
《举手制止》
印象 很深,
但后来并没有读过他荣获茅盾文学奖的
《张
居正传
》。熊作家很高兴地说,那首诗写于
1979
年,发表于
1980
年,那部小说
就叫《张居正》,不叫《张居正传》。
我儿子也从小喜欢读书,
应该也是同龄人当中读书较多的。
他所读的中英文人文书
籍主要来自以下渠道: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推荐的,高年
级学生推荐的,班上同学
送的,我给他买的,他自己从网上订购的。儿子刚进初中时,学
校也给发了一份长
长的书单,但我觉得其中多数并不那么合适,好像都是上峰规定的,在
某次家长会
后和语文老师探讨了一下,然后就把那张单子扔了。
若让我推荐一本给高中生甚至大学生甚至成年人读的书,我想推荐冯骥才先生的
《一百个人的十年》,书中讲述了那些人亲历的那场劫难,震撼人心的不仅是人性
丑恶的一面,还有人性美好的一面。
以下转载的这篇
文章,
在人人网已有
4
万多人阅读,
为不打扰原作 者,
这里就不列
出源地址了。作者段湾是人大附中
201 0
届
14
班毕业生,曾与马悦然、文浩共同
获得丘成桐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银奖(第二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
我从高中以来最喜欢的那些书
作者:段湾
2013-06-26 13:09
最近一直在找些新书,
但总是没有见到合适的推荐。昨晚分享了一个书单,但依然
不够喜欢,明显不是我偏好的
类型。再加上前几天和朋友谈起最爱的《源泉》,发
现好多喜欢的书连名字都说不全了,
遂决定写一个我最喜爱的书单,
给自己留个纪
念,也希望
同学们根据此书单的偏好进行有价值的推荐。
本书单纯属主观评价,
不代表大众观点。
总体而言,
太著名的都被删掉了,
比如
《哈
利波特》,推不推荐都没
意义。初中及以前看的优秀书籍也删掉了,比如《静静的
顿河》,因为我无法依据当时的
心智水平进行有效评价。过于专业的也都删掉了,
比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必须同时
上中国古代史,不然不知道这书到底想说什
么,甚至上了还是不太明白(就像我)。然后
留下的都是一些我喜欢且有一定趣味
的,适合分享。
为了更好地对生活进行历史追踪,
我一般倾 向于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物进行
打分,包括每日情绪,谈话水平等等,对于书,我
也有个人打分体系,以下书籍都
属于我心中的
5
分类别和
4.75
分类别。
—————
————————————————————————————
———————
类别一:
5
分书籍。整体平衡性极佳, 且境界阔大,完美表现复杂而深刻的主题。
1.
《源泉》
by Ayn Rand
神奇书籍,
对有才华的人进行了极致 的表扬,
并毫不留情地抨击那些没有梦想也没
有才华的人为二手货。也许
可以用第一版背面写的那句话来概括一下主题:
“每一
代人中,只有少数
人能够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固有才能
---
而其余的人都背
叛了它,这并不重要,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
义,我所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
我非常幸运地在高中就看到了这本书,
那时候我还没有每天在想未来要读 书还是要
工作这种无解的无聊问题,
从而深刻地被书中的梦想与勇气感动 了。
本书厚达平装
本就可以砸死人的程度,
但是我当时依 然在
2
天内看完了,
课全没有听,
足以见此
书的迷人。而且看完还真的热血了一把,感到前方的路又亮了些。作者还有另外一
书《
Atlas Shrugged
》,主题更加深入,但我觉得没有本书结构好。
2.
《战争风云》
by
赫尔曼
?
沃克
<
/p>
这本书应该与续作《战争与回忆》一起看。本书是我最爱的描述方式,描述一个宏
大而残酷的历史背景下一群人的悲欢离合,既有历史又有人心,非常美好。我对二
战的认识基本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或者说我对战争的认识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 p>小时
候孩子总是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看到美国把我国的使馆炸了,< /p>
悲愤地恨不得把导弹
全扔到大洋彼岸去炸回来。
但从这本书 开始我切身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个人的
无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战争永远是最后的手
段,能避免就要避免。书的最前面有
一些插图,
其中有一张是波兰的骁勇 骑兵冲向德国的坦克,
那种悲凉之感有一个月
都在我心头萦绕不去。
p>
后来才知道本书作者靠《凯恩号哗变》拿了普利策奖,但我看了之
后个人觉得没有
这两本写的好。
3.
《
Foundation
》
by Isaac Asimov
我在这里其实很想
at
一下送我这本书的同学,可是
ta
把人人名称改来改去,我都
不知道现在叫什么了。
我不明白为什
么这本书在国内这么不流行,
以至于我没有看见过中文版,
我自己看
的也只好是英文版。
这本书真是科幻作品的巅峰,
甚至完全超越了科幻 作品的格局,
讨论的都是政治、
历史与人性的一些宏大的问题。
我以前觉得科幻作品只要世界架
构的好就可以了,
但是看了这本书 ,
我才认识到科幻小说不过是在一个更加富有冲
突的世界,表现更加丰富
而多层次的社会。总之非常的酷。
同是类科幻小说,
《守夜人》系列也非常好。只是从格局来说,还是浩瀚的银河更
宏大一些。
4.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by Jane Jacobs
高中买了一本,看了一半。观点惊人的好,翻译
惊人的烂,以至于我都不忍心读下
去了。前一段时间想起来,决定还是看英文版吧。这本
书其实从主题复杂程度上不
能达到
5
星水平,
< p>但是作者对生活的敏锐真是太令人折服了。太多被我司空见惯地
忽略
的现象,她都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从而解读了我偶尔也会模糊感受到,却没有
细想过的问
题。比如如果出差一个月,你愿意把家门钥匙留给一个什么样的人。她
的答案是,既要靠
谱,又要不多问,以维持
public life
和
private life
的界限。很
有启发性。这种对生活的犀利见解,一直都是我希望达到但是还有较大距离的。
5.
《远大前程》
by Charles Dickens
这书
似乎应该被归为“太著名”类型,但是我觉得以这本书的震撼力度,现在的著
名程度还不
够。显然人们想到狄更斯先生,并不会首先想到这本书,毕竟还有双城
记、雾都孤儿等等
代表作。但是这本书作为晚期作品,我觉得平衡性是最好的。我
-
-
-
-
-
-
-
-
-
上一篇:小学生自我介绍范文
下一篇:《我想有个家》教案(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