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
600
字
800
< p>字作
文
成人的世界里, 孩子是不懂事的。他们这些孩子,每天就只知道疯
疯癫癫,没有个正经。要不中国人怎么
会有句古话叫:嘴上无毛,办
事不牢。是的,
小孩子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 候,特别是逻辑性要求很
严密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他们的解决办法和回答答案很是令人费解
,
但
是我们仍然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东西。
最近有幸拜读了《向孩子学习》 一书,本书有
61
篇,由家人
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
,
每个小故事,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故事中的
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叹,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
而这一面,
正是我 在生活中忽视的,
也正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尚未体会
到的。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永不厌 倦的话题,
“为人父母”不单
是一种角色的转换,
更暗示 着人的一生真正成熟。
在随之而来的岁月
里,新任父母面对纷至沓来的教
育问题,不断争论、借鉴、修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了家庭教育的口头禅
。
然而,
孩子又何尝不是父母的老师呢?孩子身上具有的许多美
德值得我们成年人好好
学习。比如快乐,成年人往往热衷于竞争,甚
至睚眦必报,不如儿童转瞬就能忘记不高兴
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
人为了赚钱、升职、买车、买房而烦恼,读向孩子学习有感而孩
子却
能为一次短途出游、一件新鲜玩具兴奋好几天;比如亲情,孩子最渴
望得到父母的爱抚,缠着母亲拥抱,缠着父亲嬉闹,而不少成年人推
说公务缠身
应酬繁忙,
平均每天与家人交流不到
10
分钟;
比 如运动,
郁达夫有这样的描写:小孩们“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这一个午饭
之前的几刻钟里,鼓动他们的四肢,竭尽他们的气力”
。正因为孩子
不要命地疯玩,
每天晚上才会睡得那么香,
这是养成大肚腩的成年人
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
正像中国道家学
派所说,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本初状态。
有鉴
于此,成年人虽然掌控着财政命脉、教育资源,也不必过于趾高
气扬吧。
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
教育不光是一种培养,
更是一种保留,
留住某些与生俱来的品质
,
而不是削弱和扼杀它们。
当孩子突然有问
题要问时,切
不可随心所欲地回答;当孩子快乐得手舞足蹈时,切不
可因自己心绪不佳而叱责;
当孩子满足于游戏和点心时,
切不可把他
当作小宠物而轻视;<
/p>
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
切不可推三阻四心不在
焉……
学习永远是双向的 过程,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我们的不良
习惯和不雅言
语,立刻就会被孩子模仿复制;孩子的纯真和乐观,也
无形中熏染着我们。向孩子学习,
留住一份童心,不仅是为了使自己
更年轻,更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
《向孩子学习》是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
这是一本看似平淡的书,
由
61
篇家 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
都给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小故事很平凡,
平凡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故事,但仔细读来,静心思考,这些故事却让我看
到了孩子
的另外一面。
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
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
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
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
一 上车子,
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象女皇
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
/p>
“我们也要去。
”到了镇上,父亲下
了车,并告诉女儿,待
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
“买一个
蛋筒冰淇淋,
好吗?爸爸?”
,
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 而出:
“我
没有钱”
。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 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
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
想
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
< br>的质问;
“爸爸,你怎么有钱给自己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
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而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
了整个心灵。那位
父亲郑重的说道:
“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
冰淇淋。要什么味的?
”……当那位父亲拿着
2
支冰淇淋回到车子
上时,他
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
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
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
句无心的话,
让自己的父亲的心灵 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受到了一
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
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
全没有恶意,
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
但正是这份纯真让给自己
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
也 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
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纯真我还有吗?
“
向孩子学习
”
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是每一位家长更是每一位
老师应该审视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在大教
育家陶行
知先生眼里,
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
因此,
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
我们要跟小孩
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
教师也许
不再是做知识的传
播者,
因为孩子们有相当多的信息来源,
甚至超过
了教师
。虽然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但教育从来都不是绝
对单向的活动,因此教师应
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和孩子
成为一个平等的主体。这也是一个互相教育、互
相感染的过程,是一
个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
寒假 中,我读了《向孩子学习》这本书,它挑战传统的儿童观、成
人观、教育观、学习观及文
化传承观,提出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
共同成长”这一极具震撼力的口号。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小故事很
平凡,我们平时的生
活中也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故事,但仔细读来,静
心思考,这些故事却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
外一面。
“曾 几何时,
我们成人都在以居高临下,
自以为是统一孩子的
思想,
急功进利而又心甘情愿地将孩子送上”
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
“的
独木桥,
满怀焦急地希望孩子的身上结出自己想得到却未曾得到的果
实。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耐心倾听,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
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就像那世上的树叶一样独一无二!
他们个性十足,
思维活跃,举止大方,确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惊讶之时,家
里
的各种电器却在不知不觉地被孩子操纵自如;
在我们茫然之际,
时
尚的色彩和风姿也早已于孩子间流行几度,
孩子们悄然成长,
留给我
们的不仅仅是惊讶、茫然和感慨,而是更多的赞叹、羡慕和开怀!因
此,扪心自问,
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知识的快速掌握应用和创新方
面不
得不自愧弗如。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是每一位家长更是每一
位老师应该审视的一个问
题。这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在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眼里,
儿童 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
因
-
-
-
-
-
-
-
-
-
上一篇:【高中作文指导】读后感的格式与写法
下一篇:读后感怎么写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