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
日期:
2015
年
5
月
日
题目
姓名
班
级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常路平
工程
1301
学
号
联系方式
1304020120
得分
我实在没有完全读懂这篇文章。
诚如当年批阅
这篇文章的马克思的老师所言,这篇文章“思想丰富,精彩有力,值
得赞许”
但
“在细节和措辞之处过于锱铢必较”
,
不 免使读者读起来有空洞晦涩之感。
据信这是马克思可见的最短小精悍的
一篇文章,
但它的容量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在
通读了两遍
仍然不得要领的情况下,
我不得不去向一些解构该文的讲义求助,
才大致理
清了文章的脉络。
简单一点讲,
这就是一篇马克思版的求职指南 ,
该指南分为两大主题,
一是青年应当怎样选择职业,
而 是青年应当选择怎样的职业。
在对第一个问题的论述中,
马克思认为青年
应当根据个人的喜好、
身体的条件和自身的能力这三要素综合考虑来选
择
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对第二个问题的论述中,
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的职业应当使自 己
有尊严,
应当能促使自己树立坚定的原则与不可动摇的信念,
应当被自己所珍视并认为
高尚,应当同时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文章
最后,马克思郑重宣告,自己
所向往的职业,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如此气势磅礴的文章出自一个十七岁少年之手是令人讶异的。
尽管在阅读某些段落
时不免觉得有些空泛、
言之无物,
但 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样一篇充斥着抽象人本
主义色彩的、已经流露
出些许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文章是超前于当时的时代的。
在少年时代便已然拥有如
此超凡自由的思想,
也便不难理解马克思后来的,
诸如
《资本 p>
论》这样的巨著问世了。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这是一篇典型的“主旋律”式的文章,格调很高,充满正
能量,
读罢使人 热血沸腾,
但每个人都不会奢望达到作者所倡导的那样的境界。
因为我
< p>们是生活在滚滚洪流中的渺小个体,
无论理想多么丰满,
现实依旧骨 感。
如果我们真的
把作者的话奉为圭臬,在择业时用那些条条框框去衡量
优劣,那么恐怕我们穷尽一生,
也无法找到一个如此的完美到极致的职业。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学会变通。所谓的变通,不是毫无原则地适应,更<
/p>
不是钱理群先生口中的
“精致利己主义”
,
世故老道,
善于表演,
懂得配合,
工于心计。
我更愿意把这种变通解释为务实,这是一种大众处世哲学,即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
在这个基础之上,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再 去追求
诸如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等更加崇高的目标,
最终 期许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讲人:刘志丹
2014
—
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
-
-
-
-
-
-
-
-
上一篇:简爱读后感600字精选作文
下一篇:读后感怎么写(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