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期而遇作文
夕阳的余晖无力地扯住了天空的衣角,渐
渐地,陨落,陨落,
在即将落幕的那一刻又迸发出
一片绚烂。夕阳下的街
角里,一座院子,正记录着一个氏族,正等候着一份不期而遇
……
散步的地点临时改变了,由广场转向了一条车辆不多的水泥路
,路旁有附近人家的种植地,
高低不同,种类繁多:有快要成熟直昂昂站立于地的芝麻;
有油光发亮,小巧玲珑的青菜;
有纤细悠长,略有些焉巴了的香瓜藤
……
再远些的地方,一片赤红,犹如熊熊火焰,愈烧愈
烈,田附近寥寥可数的
几户人家,房子新旧不一,高低不一
……
真想画下这一刻,一幅乡村
景致图!哎,只可惜人烟稀少,不过,人多了,也许就没有了这一番韵味了吧!
悠闲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天又晚了些。 p>
视线又被不远处的风景吸引住了,
整整齐齐的香樟
树,围成了
一道天然的绿屏障,缝隙里隐约有一面白墙,可见,又不可见,究竟是什么地方
呢?我很
好奇,加快了步伐,视线越来越清晰了,原来是一座别院呀!修砌的也相当别致:
灰白的
围墙,
2
米多高,
很明显是新建的,
墙上的窗是仿 古式的扇形,
雕花镂空,
呈暗红色,
幽幽的古风气息飘了
过来。围墙上方是用老式的小黑瓦,
很薄,整整齐齐的叠了两层,
再往
< p>前走会儿,有一个圆形的偏门,这种圆形的门,现在还是很少见了!门上有一匾,只可惜是
古体字书法,没看懂。小墙,小窗,小门,小匾,呵!这分明是一座仿古建筑!我迫不及待
地走到了路的拐角处,还未走到正面就感到了一种非同一般的气势,从正面看就不用说了:
p>
两个醒目的大红色门柱,如两位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住了小院的天地。正门是长方形的,<
/p>
很大,两个圆形手柄,两只小狮咬着,我立即想到了《四世同堂》中,祁老人念念不舍的那
一对铜手柄。门檐上同样也是复式叠瓦,
只是格式更花哨了点,略有些飞 檐。颇似古时王公
大臣们所住的府邸呢!
“
秋风送香入人 心
”
隐隐飘来一阵桂花香味,向旁边一瞧,两株桂花探
出
了围墙,真是
“
一枝桂枝出墙来
”
。团团的桂叶, 粒粒的桂花,如一把天然的绿伞,挡住了
院里的所有风雨。
“
朱熹文化馆
”
是正门上的匾,朱熹,宋代诗人,思想家,闽学派代表人物。用这位诗人的名
字题名,
莫非这里藏着了朱熹
“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 总是春
”
的豪情,
或是藏了朱熹
“
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的感悟,也或许藏了 朱熹
“
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
的
道理
……
蓦地,
我对这仿古别院的兴趣又增添了许多,
< p>想走进领略一二,妈妈却拦住了我,
我不解,
究其原 因。
“
这不是随便能进的地方!
这是朱家祠堂,
里 面供的是牌位和朱氏文化,
据说是大诗人朱熹的堂侄朱饰落户丹阳繁衍至今,
所有朱氏人所建的,他是朱导村人,姓朱。
““
哦!
”
因为不能进入所以有些失落感,妈妈笑
道:
“
别着急,每逢初一、十五,你姨奶奶都会来烧香, 得空,你跟她一起来好了
”
。我高兴
的点了点头,妈妈凝
望着院子,有些酸楚,拉住我的手说:
“
妈妈过世的外公也是朱氏家族
< p>的人,已经走了十几年了,他在世的时候最疼爱我了
”
。妈妈眼睛里 泛出了泪花。
“
好啦,天
不早了,我们回家吧。
”
我拉着妈妈向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一路上,妈妈跟我讲了很多有关
于朱氏祠堂的事情。祠堂,朱家祠堂。朱氏,从宋代朱熹到明代朱元璋,到十大元帅朱德,
再到朱镕基,甚至更小:远在数百米外的朱导村,朱导桥,朱氏人
……
朱氏文 化,从几千年
-
-
-
-
-
-
-
-
-
上一篇:知足常乐作文8篇完美版
下一篇:挫折伴我成长作文500字完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