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感动的电影作文
【篇一:观看郭力华老师感人事迹电影心得体会】
观看郭力华老师感人事迹电影心得体会
今天我校组织观看郭老师感人事迹电影《最后的讲座》,看后我感< /p>
慨颇深。
郭力华老师 是我省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过着平静的日子,做着一
些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这些事,极
普通,极平常,极细小,然而,
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细微的小事,向人们展示了她崇高品
质和高尚
的人格。
郭力华同志是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党总支书记,海南经常特
区教育课程与教学科研
基地副主任。郭力华老师钟情教育、献身教
育,堪称教师的楷模。
23< /p>
年前,她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青海支教,
而后主动申请到青海任教,而后
三尺讲台就成为她最绚丽舞台。她
治学严谨.授课有方,被学生称为魔力大师;她忘我工
作,经常带
病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即便重病在身,依然通过媒体指导学生;面
对
“
胆管癌晚期
”
的诊断,她顽强抗 争,手术后仍然一度坚持上班,
上课,直到倒在工作岗位上
??
她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一名人民教师对
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体现了一名共
产员崇高的思想境界
和高尚情操。对待业务,她精益求精。为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她<
/p>
坚持读博,克服了生活、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最后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份惊人的毅力,一方面来源于她性格上坚韧不拔的特点,更主要
的则源于她对教师职
业的深深热爱。
对待学生,她无私奉献。郭 力华对她的学生,没有刻板的说教,没
有粗暴的责骂,没有刻意维护的
“
师道尊严
”
,有的只是严格的要求、
细心
的呵护和无私的帮助。郭力华用她的真心,博得了学生们的热
爱。
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一、能否做到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心愿。做为一名教师,当学校有
工作需
要你来完成时,是否以积极的心态乐意地接受工作,还是讨
价还价,找个理由把工作推掉
,这是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问题。
人生来有惰性,怕麻烦,怕闲言,能克服惰性,是成
功的开始,能
做到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心愿,就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人要有高境
界,才有高作为。
二、关爱 学生,把学生当子女看待。学生需要爱,远离父母的孩子
更需要爱,做为教师要舍得付出
爱,把爱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把爱
倾注在所教学生身上,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以灵魂塑造灵
魂,以美德
感化心灵的工程,老师语言美、心灵美,举止大方,无私奉献,才
能作学生的表率,成为为人师表。
杂,如果没有高度
的工作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博大的胸
怀,很难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工作的
动力来自于对党对人民的
报答之心,来自于社会尊师重教的形成。教师懂得知恩、感恩、
报
恩,才能教育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四、教师的工作很平凡,正因为这些平凡的工作,造就了全社会的
智慧,使平凡的教师工作变得神圣。
2009
年
9
月
18
日
< p>
《孟二冬》观后感
五指山市第一小学倪
瑶
为了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新时期的高尚师德,全面展< /p>
现孟二冬教授的崇高精神,激励更多的人将孟二冬教授留给我们的
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加强师德建设
,根据上级安排我校组织教师观
看了电影《孟二冬》。
电影《 孟二冬》全面展现了孟二冬教授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用生动
的故事、平实的手法向人们真
实再现了孟二冬教授淡泊求真、痴情
讲台、清正刚毅、乐观豁达、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
人格魅力。
“
为人师表、 品德高尚
”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孟二冬同志的高度评
价
和赞誉,也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
“
以人为本
”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当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学习孟二冬教授的治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是加强师德建
设的内在要求。
孟教授,他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喜 欢烹饪红烧肉,喜欢
踢足球,内敛的性格里还不时爆出些冷幽默。他一个大家都喜欢的<
/p>
好老师。
“
正如我们把孟二冬教授看作平凡而又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
我们不妨把这
部片子看作是忠实记录无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生活心
灵状态的散文化的影像。
很多专家看完样片这后这样评价。
影片以故事片的形式再现了孟二冬教授从
1994
年博士毕业后留 在
北大中文系任教到
2006
年在病床上最后一次为自己 的研究生审阅论
文后含笑长辞这
12
年的岁月。孟老师的 一生没有太多戏剧性、冲突
性,他是很平实的。
这是一部
“
故事片
”
,但更多的观众将影片看作是忠实记录一位优秀
知识分子心理路程的纪录
片。我认为生活本身是很平实的,都是本
职工作的平常性。但能年复一年几十年如一日地
这样做下来就是了
不起。用心做,用爱心做,那就是最好的。
2009
年
9
月
19
日
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五指山市第一小学
倪
瑶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 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
感触颇多,我对师
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
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
万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
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
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
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
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
/p>
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
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
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
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教育发展 ,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
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
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
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教师在传播
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
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
育者,是
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
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
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
心教师的发
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
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
能不能为
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
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
,都会对学
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
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
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
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
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
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重温
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
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教 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
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
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
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展
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
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
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
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
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
部
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
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
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
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
生的热爱和对事业
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
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
接
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
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
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
益终生的。人们回忆
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
/p>
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
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
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
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
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p>
我决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团结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
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
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
人为核心,以
“
学为人师、行为 世范
”
为准则,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
治素质,职业理想和
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行为规
范,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做让人民满意的
教师。
2009
年
11< /p>
月
23
日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五指山市第一小学倪
瑶
“
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 奏、高效率地
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
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 ——
魏书生
这次我们在学校 共同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
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
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
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
,如同
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
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
会如下
: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
――
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
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
――
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
的规律。
三个统一
――
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
统一
,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
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
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
――
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
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
人,要改变
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
能达到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
五个支柱
――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
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
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
校管理论,以及由此
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
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
魏书 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
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
天堂中;
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
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
在跟你面对
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
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
、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
-
-
-
-
-
-
-
-
-
上一篇:看电影有感作文
下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最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