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视力所及的距离能有多远?听力所及的范围又能有多
大?你也许会说,这是完全不值得追根究底的问题。真是如此
吗?我想眺望母亲久已鸿飞冥冥的身影,我想倾听她老人家早就
哑寂在岁月喉咙里的声音,然而幽明永隔。我既不能上穷碧落,
又无法下抵黄泉,只得把目光投向浩茫的天宇,投向那形同蜂窝
的星海深处,抱持着不肯割舍的愿望,久久祈祷—
“慈母在天堂!
’
’
那正是善良者应有的归宿,也正是受难者应得的报酬。
我投生人世,的确有点姗姗来迟。母亲在体弱多病的
4 2
岁
上,咬紧牙关,将她的第五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带到了寒
流奔涌、毒气氤氲的世间。为此,母亲几乎丧命,我也险些夭
折。
“总共有九百九十九个理由不生你,只有一个理由生你,那
就是我想看看你的模样。我拿自己的老命做赌注,好在是赢了这
一局。
”
话说得轻描淡写,然而,从母亲畅快的笑容里,我强烈感受
到她创造生命于千辛万苦之后的喜悦。
我不幸出生在“文革”爆发的那年。某位专以打趣别人为乐
的家伙竟拿捏我的苦经大加调谑,戏说我是“在一个错误的时
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投生在一个错误的地点”
,似乎来
赶那趟“浑水”
,完全是我一念之差。怪只怪天意弄人,我的运
气也不济,如同二战时盟军的空降兵,因为细小的偏差,夜中误
- 1 -
降在德军的营地;然后,就是密集的枪声,就是惨叫悲号,就是
血肉飞迸。
在一片眩目的雪光中,我睁开惊奇的眼睛,看见母亲在命运
的钢丝上颤颤巍巍地挪步,看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命运的钢丝上
战战兢兢地蠕行。钢丝悬在高可摩云的半空之上,一旦脚下失去
平衡,
“杂耍者”就会猛然栽落下去,万劫不复。这是谁也逃避
不了的现实,但它比噩梦更像噩梦,比幻觉更像幻觉。
母亲牵着我,走向“钢丝”的另一端,那时我刚满
4< /p>
岁。
“还有一程路就到了。
”
“就到了哪里?”
“好地方。
”
所谓“ 好地方”
,即是我命中注定要苦握
10
年的异乡。那
时,我重复得最多而又最令母亲发愁的两句话,比电报辞还要简
短:
“妈妈,我饿!
”
“妈妈,我冷!
”
于是,我手中就添补一只甜香的烤白薯,身上就加厚一件改
做的旧棉衣。
“还饿吗?”
“不饿。
”
“还冷吗?”
“不冷。
”
- 2 -
起码的温饱,简单的满足,就够母亲精打细算,运筹张罗一
气了。在“生存”的重扼之下,
“生活”二字趁早免提。那是动
辄获咎的年代,对于摆在眼前的事实,如今你简直难以置信,像
“越穷越光荣”那样愚不可及的想法,竟然是“太平盛世”里最
鼓舞人心的口号!在当时,老百姓向往富足安乐的生活,此念即
算不划归罪恶的思想一类,也属于额外的奢求。
母亲天
**
美,我最早见到的艺术珍品 就是她用五彩丝线一
针针绣出的那些花鸟虫鱼,乡人啧啧称奇,母亲却摇头不止,轻
叹一口气—
“可惜没有好丝绸,这线也是自家染的,比不得先前绣庄里
买到的好。
”
仲春时节,鲜花烂漫,母亲家务之余,便去篱边屋后采些好
看的野百合回来,插在花瓶里。虽是陋室寒舍,却弥漫一季馥郁
的芳香。
“苦中作乐也是一门本事。
”
这般心法,我得了母亲的嫡传,够我一生受用无穷。
我的启蒙教育完全得益于母亲,从那些节奏明快的儿歌和意
义深刻的寓言故事,我汲取了最早的文学养分。我总有层出不穷
的问题,似肥皂泡一串一串的,母亲只要手上忙得过来,就会不
厌其烦地给出答案,从不将我一巴掌打开。
“妈妈,为什么坏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阴险毒辣的手段都想得出来,
- 3 -
-
-
-
-
-
-
-
-
-
上一篇:中学生违纪检讨书XX字模板
下一篇:隐形的翅膀作文(初中初一800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