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作文文章内容充实
【篇一:中考作文内容充实方法谈】
中考作文内容充实方法谈
1
、内容充实概述
新课标为 中学生写作能力高定的总目标是:
“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
具体明确
”
即是对作文 内容的要求。在阶段目
标中也有这样的要求:
“
写作要感 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
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的丰富多彩。
”
< p>那么这一要求在中考(
微博
)
中是怎样体现的 呢?
再来看
2005
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比
例相当大。如湖北黄冈市:
内容
17
分,语言
16
分,结构
1 2
分,书
写
5
分;安徽省:内容
30
分,表达
25
分;山东潍坊市:内容
3 0
分
表达
25
分,文面
5
分。从以上省市的评分项目及分值来看,我们注
意到,
“
内容
”
极其重要,决不可忽视。中考作文的评分对
“
内容
”
大
体划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
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无内容。客
观地讲,
“
无内容< /p>
”
的作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能做到
“
内容充实 p>
”
的
作文也是少数,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
“
内容具体
”
、
“
内容比较具 p>
体
”
、
“
内容不具体
”
这三个等级,可见,内容是否充实直接决定了作
文的成败。
p>
2.
得分点策略
怎样才能让内容
“
充实
”
起来呢?
招式一:联想、 想象,丰富内容。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
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片段示例: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 声嘶力竭地
喊着:
“
烧死他!烧死他!
”
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
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
睛里跳动着火苗。
“
说!地 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
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
不!太阳才是中心!
”
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 br>
“
点火!
”
那 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 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
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
。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
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
选自
2005
年杭州市中 考满分作文《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
上面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献身这个素材,一般同学在用这个材
料的时候,只
是简单地作为论据来用,往往是
“
伟大的科学家布鲁诺
为
了真理勇敢地面对火刑,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真理的火炬
”
这样一
句话就完了,未免单薄,如果像上文那样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
后,你会发现
布鲁诺的形象生动起来了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一个材料总是单薄
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
形成集团效应,内容自然就充实起来了
。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 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
高歌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能开心颜
”
,面带微笑挺胸作
《正气歌》,引吭
p>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视死如归 p>
挺胸走上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
“
无韵之离骚
”
,吉
鸿昌挺挺胸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
??
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
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 司马迁、
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人物。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到一起就有
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也就显得更充实。
3.
失分会诊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上的失分形式不尽相同,下面分别说明。
记叙文
(
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 /p>
)
:只是简单叙事,没有具体过程。
叙事没有中心,东拉西
扯,故事不完整。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一
些同学不懂得讲故事的要素,一件事总得有一
个发展过程,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可是许多同学写的文章往往<
/p>
只见开头、结局,中间的过程太简单,这样就显得内容不具体、不
充实。再者,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里写了好几件事情,但每件事都
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
(
包括议论性散文
)
: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 事例
和精确的理论论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记忆的材料太少,
肚子里没有
“
货
”
,只好空谈了。也有另 外一种情况,有的同学喜欢
举一些
“
我的同学
< p>”、
“
我的邻
居
”
一类的事例,这些例子由于缺乏典型性,虽然勉强算得上有
“
内
容
”
,但离
“ p>
内容充实
”
就差得远了。
4.
提升要诀
<
/p>
写记叙文请你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要写出事
件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
展、高潮施以重墨。二是突出描
写,用描写充实内容。一件事若是
简单地叙述就无法做到具体充实,而运用各种描写方法
进行细节描
写就能使文章塑造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曲折感人。
< br>
写议论文请你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论据。没有论据,文 章是
无法达到充实的,要善于运用时空联系的方法广泛联系素材,充实
< br>文章内容。二是学会剖析论证,一篇文章光把材料堆砌在一起无法
达到内容具体充
实,列举材料之后还必须有细致的剖析论证,论证
时可以采用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的方法
去分析。
【考题回放】
1.
一粒种子 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
力量;一位老师投来关怀的一瞥,
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
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
无穷的勇
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它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
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
**
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 同
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
??
请以
“
力量
”
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
600
字左右。③书写工整,卷 面
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05
年重庆市中考
(
微
博
)
作文题
)
2.
同学们,我们 的成长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高尚战胜了卑
劣,勤奋战胜了懒惰,勇敢战胜了怯懦
,面对战胜了逃避,快乐战
胜了忧伤
??
于是,我们才有 了一次次进步。在你的生活、学习中这
样的精彩例子一定不少,请把它写出来,让我们一
起分享,好吗?
请以
“
战胜自我
”
为话题作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
得出现人名、校名。字数在<
/p>
600
字左右。
(2005
年四川南充市中考 p>
作文题
)
【作文展台】
1.
失误文剖析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
一位学者曾这样概括人生的三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
、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
“
众里寻他千
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 /p>
最高境界,即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
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
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p>
(
开篇由王国维论人生境界谈起,点明主题,出
手不凡,得
分点。下面几段分层论述,体现出内容的层次性,写法
较好,得分点。
)
①
要战胜自我,超越极限, 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一个
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伟大著作《史记》的创
作者司马迁,曾饱
受牢狱之难,但他立志要
“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
,终于达成心
愿。外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在无产阶级饱受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
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凭着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
信念,完成了
《资本论》一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
运用
同类叠加手法举出两个事例,论证较有力,但此处对事例的分析
稍
显粗糙,应该修敌。
)
②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还要有过人的勇气。见过蝉蜕壳的人都知道,< /p>
要破茧新生,关键在于震裂蝉壳时能使出多大的力气,倘若力气不
够或半途而废,蝉最终会窒息而死。动物界尚且有这样的规律,何
况于人?
(
由物及人,思路开阔,可是为何不进一步写人呢?若能针
对人再写一
例,内容就充实了。
)
③
<
/p>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要取得成功,一味只知
蛮干的莽
夫显然是不行的,他们只会遗留在历史冰冷的笑声里,如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毫无意义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可
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失败和打击,如何能进能退、能屈能
伸,便是战
胜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大智大勇了。
(
这一段写 得相对简单,与前文相
比,有些虎头蛇尾,头重脚轻,此节应加强。
)< /p>
由此可见,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是人们战 胜自我,超越极限的
三大法宝。追求成功的人们,不要忘记带上它们,昂首阔步!
【失分会诊】
得分点:这篇文章主题鲜明,采用分层论证的方式,方法较好;文 p>
中既有理论论据,又有事实论据,较为具体。语言较为精炼,符合
二
类文的标准。失分点:
文章内容虽然具体,却没能达到充实,
主要体现在后两段内容较为
简单,对论据的运用太简单,分析能力还应加强。
提升点:本文要成为一类文乃至满分文,需在三方面加 强,一是在
②③两处各补一两个典型事例,增强厚度。二是在①处加强对事例
的剖析,增强论证的力度。三是全文的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练,要注
意设计语
言亮点。
2.
一类文解析
自信的力量
“
一个自卑的小女孩,以为自己不如别人,便总是低着头。一天,她
买了一个漂亮的发夹
,很紧张地抬起头。她的朋友都说:
‘
瞧,她抬
起头的样
子真美。
’
小女孩以为是发夹的功劳,然而照镜子的时候才
发现头上根本没有什么发夹
——
它早就在发饰店门口丢掉了。
”
也许,这就是信心的力量。
“
毛遂自荐
”
更深一层次地诠释了它:想
要出人头地,首先要让自己接受挑战,而接受挑战的勇气,就是自
信。试想:如果毛遂对
自己没有信心,他能参加谈判并对胜利起关
键性作用吗?如果冯谖对自己没有信心,他能
出人头地拯救孟尝君
吗?如果刘邦对自己没有信心,他能击败项羽成就百年帝业吗?
p>
(
内
容要想充实需要举出更多事例,此处一连举出
毛遂自荐
”
、
“
冯谖救 p>
孟尝君
”
、
“
刘邦战胜项羽< /p>
”
的事例加强内容,同时运用假设论证的方
法进行剖析,使
论据更具说服力。
)
人因梦 想而伟大,亦因信心而辉煌。当你抱着十足的自信去实现梦
想时,命运便会垂青于你,让
你在成功之时;瞬间灿烂。
’(
文中点题,
很重要。
p>
)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但还有 陆游的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
”
;屡次失败不免胆寒,但还有古人的
“
塞翁得马焉非福,宋子
双盲岂是凶
”
。多点自信,胜不骄,败不馁,自己为自己 的人生增值,
何乐而不为之?
(
再举例充实内容,同时恰 当的引用又添文采。
)
【篇二:初三作文内容充实指导
[1500
字
]
】
初中作文指导:内容充实
新课标为中学生写作能力高定的总目标是:
“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
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
具体明确
”
即 是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在阶段
目标中也有这样的要求:
“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
活的丰富多彩。
”< /p>
那么这一要求在中考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
/p>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
“
内容
”
大体划分 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
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客观地讲,
“
无内容
”
的作文
基本上是不存
在的,能做到
“
内容充实
”
的作文也是少数,绝大 多数
同学的作文处于
“
内容具体
”
、
“
内容比较具体
”
、
“
内容不具体
”
这三
个等级,可见,内容是
否充实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成败。
“
内容充实
”
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
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所谓
“
内容
”
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
内容充实
”
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
写记叙文,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和事 件具体实在,
不堆砌材料而着重生动形象的描写。
写议论文,要求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典型充足,不在于堆砌事实论< /p>
据而重在深刻透彻地说理。
怎样才能让内容
“
充实
”
起来呢?
1
、广泛积累生活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
河流、花草树木、虫鱼
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深入生活,在生
活中观察、积累、思索,广
< br>
泛阅览等都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可能地多占有材料,提
笔时才能挥洒自如。要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把
有意义的东
西记下来,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感受平凡生命的非凡
价值。
积累材料在平时,大脑的仓库是在有意无意中丰富起来的。巧妙利< /p>
用现有条件,激活现有库存,适量吸入新鲜空气,做到
“
内 容充实
”
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①从生活中挖掘。有些同学可能会抱怨,我们的生活经历少,生活< /p>
内容单调,没多少可写的材料。但只要用心观察和感悟,还是能从
比较
“
少
”
和
“
单 调
”
的生活中发掘出丰富的素材的:家庭亲情、亲戚
街坊
、师生情谊、同学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旅游购物、文化娱
乐,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不可入文。单
以中学生活为例,几年时间多个日日夜夜,生活应
该算得上丰富了。
可有的同学却守着宝库当乞丐,文章内容单薄贫乏,怎能得高分呢?<
/p>
②从课本中挖掘材料。课本
(
包括历史、政治等
)
、读本乃至练习册
上的阅读材料是作文的素材宝库。就语文来说,名家名篇,凡人美
文不下数百篇,蕴含着
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
③从报刊中挖掘材 料。中学阶段,尤其临近高考,各门功课的学习
任
务很重,要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像《读者》、
《杂文报》
、《青年文摘》、《报刊文摘》等经典刊物,我们还是
要挤出时间品读一二的,因为这些
报刊上的文章均短小精悍,最适
合高三这些只允许有少量
“
自由
”
时间的读者阅读。报刊上的很多精
品文章,或语
言隽永,或见解深刻,或情感充沛,或结构精巧,阅
读时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赏,琢磨一
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处、
巧妙之处,脑子里有了个深刻的印象,写作文时,自然就
会用上了。
-
-
-
-
-
-
-
-
-
上一篇:充实的七年级作文600字
下一篇:2020年暑假充实计划作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