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情绪表现与人际关系状况的探讨
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在认识和接触外界事物时,总 p>
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并伴随着各种相应的体验。
这种对客观事 物
的反应,
叫做情绪。
人的情绪是对客观环境和事物经过 内心体验
所采取的态度,同时伴有外部表情,如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和个
人立场、
观点等。
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分析阐
述大学生的情绪表现特点、
情绪表现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并提出< /p>
促进大学生情绪健康、改善其人际关系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一、大学生情绪表现的特点
在新世纪大学生的情绪表现中,充 分体现出半成熟的矛盾
性特点,具有明确的两面性。
1.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 共存。大学生的情绪表现
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
有人曾用“急风暴雨”一 词来形容这个时
期学生情绪强烈的特点。
如对一件很不公平的事他们往往 表现出
愤慨、激动,反应强度很大。有时,他们又表现出温和、细腻的
< br>特点。如,许多大学生在阅读了一部文艺作品之后,会长时间地
沉浸在某种情绪之
中,
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情绪不单纯来自于书
中的内容,
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他们的思考和遐想而派生出来
的较为复杂的情绪和
情感。
2.
情 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大学生的情绪有时不够稳定,
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
p>
这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造成
的。但有时他们的情绪又体现出固执性,如,
一些学生因为几次
失败便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
脱。
3. p>
内向性和表现性。大学生在情绪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
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
内向性和表现性并存。
如,
会在某种场合,
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然而有时候,为了从
众或其他一些想法,会
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
失去了童年时的那种自然性。
二、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情绪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 p>
节。人类社会交往的存在和维持,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首先是
语言
交际的存在,
同时情绪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语言,
二者相辅
相成,缺一不可。情绪通过表情渠道达到人们相互理解,它以十
分微妙的表情动作传递
着交际的信息,产生共鸣,培植友谊,成
为人们建立相互依恋的纽带。
人 与社会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可以通过情绪反映出来,诸如爱和恨、快乐和悲伤、期
望和失
望、
羡慕和嫉妒等,
他们和语言一起或他们单独本 身调节着人际
行为。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
些喜欢自己的人,
前者的喜欢似乎是后者喜欢的一种回报,
因而
心理学家将这种相互吸引的现象称为回报性吸引。
这种现象在现
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现出热情、真挚、友好情
感时,
这 种情感通过表情等情绪来表达,
对方也会给予同样的回
报,
从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而当一个人对他人表现出
冷漠、无情
时,则他人也往往会引起疏远、反感、甚至憎恶的情
感,
从而导致人际关 系的不良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的情绪
表现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关系
,
对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
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新世纪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变化
1.
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以往六七个学生在一起交
往和游戏的情况,
在大学生中就很难看见了。< /p>
这是因为大学生进
入青春期后,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使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
吐烦
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团伙的形式是不合适的。
因此,
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
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
< p>他们往往选择有共同志趣和追求、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
性格相 p>
近、
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的人做朋友,
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 关
系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
2.
朋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 要。一方面,朋友在大学
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有学者曾对我国小学 生、
中学生和大
学生做过一项问卷调查,
问题是:
“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经
常对谁讲?”中小学生的回答是父母,而大学生的
回答则是朋
友。他们认为:朋友之间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那得
到支持和帮助。
大学阶段朋友之间的友谊比以后各年龄段朋友间
的友谊更直率,更易被观察到。有了朋友,他们表现得更热情、
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
勇气。
另一方 面,真正的朋友越来越少,人际关系缺乏和谐。主
要原因有: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比自
己差的同学,不虚心向他
人学习或倾听他人意见;
自我封闭,
< p>不肯轻易展露自己内心世界;
缺乏自信、妄自菲薄,害怕被人瞧不起等。事实上,维
护友谊,
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靠一团和气来调和矛盾,虽然表面
上不伤情感,
但实际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交朋友必须坚持
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建立真正
的、互帮
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3 .
与父母关系的变化。在童年期的儿童眼里,父母的形象
至高无上,他们
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入青春期后,大学生与
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
变化主要表现在:
(
1
)
情感上的脱离:
他们不再依恋父母。(
2
)行为上的脱离:独立
的愿望强
烈,
很少主动和家长聊天,
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
干
涉和控制。(
3
)观点上的脱离:不再信奉父母的观点,对一
些事情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4
)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
着生活范围的扩大,
其他人的形象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他们心目
中,这些人又都是近乎理想水平的形象,相比之下,父母就黯然
失色了;
大学生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也使他们发现了父
母身上的某些缺
点,从而削弱了父母的榜样作用。
4.
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 /p>
他们开始品评教师,
对自己喜爱的教师,
他们会认为他十全 十美,
-
-
-
-
-
-
-
-
-
上一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
下一篇:高中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