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是近年来中 高考常考的热点话题,在阅读和写作题目
中均有涉及。下面是的人与自然,欢迎大家阅读
!
“人与自然”是近 年来中高考常考的热点话题,在阅读和写作题
目中均有涉及。在写作的备考中,就要求同
学们多关注社会生活,
积累新鲜的、经典的素材,以便在相关主题的写作中信手拈来。除
了以上介绍的新鲜出炉的奥奖,还有哪些角度可以在“人与自然”
的话题中应用呢
?
角度
1
:人与自然
【博览】现代“鲁滨逊”的环保岛
英国约克郡米德尔伯勒的
61
岁艺术家索瓦,多年来追求在自建的
环保岛上生活。经历两次失败后
,他终于在墨西哥东南部度假胜地
坎昆沿岸,花费
7
年用
15
万只回收塑料瓶成功修建了一座漂浮岛。
这座漂浮岛
上有电力、互联网及热浴缸等设备。他甚至因此觅得佳
人,如今与一名
4 7
岁的美国前模特一起在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
活,恍如现实版《鲁滨逊
漂流记》。
这个岛屿距海岸
30
码
(
约
27.4
米
)
,底部由 p>
15
万只充满空气的塑
料瓶、木板及沙土建成。岛屿上面是一
栋
3
层楼的房屋。为了确保
环保岛不会飘走,索瓦还用<
/p>
30
米长的缆索将小岛固定在岸边。索瓦
的最终目标是做到
自给自足,不过他偶尔会上岸采购物品,搭乘的
交通工具也是他用塑料瓶自制的船只。<
/p>
适用话题:环保、理想、目标、挫折、诗意生活等。
运用点拨:本素材可以作为一则材料训练多角度立意
;
也可以作为
一则事例来证明强烈的环保意识可以变废为宝的观点,这样
会有很
强的说服力。
角度
2
:艺术与自然
【声音】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应抱有孩提之心
范曾:卡尔多先生,我从你的作品里更看到你自己崇尚自然、回 p>
归自然、要创造自己风格的决心。你应该向我们广
___
观众谈谈,
你对回归古典和回归自然的感受。
卡尔多:我在一生的创作当中,都在追求 自己的风格。因为大自
然的一切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我们要尊重大自然。正如有时<
/p>
候,我面对一块小石头都会看半天,
我就觉得,它本身就是一个非
常好的雕塑作品。
范曾:不过,罗丹有句名言:“我唯一的 野心,就是对于自然的
卑顺忠实。”对于这一点,我和卡尔多作为艺术家都同样有这感<
/p>
觉。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无可争议的、永恒的美的存在,
这对我们艺术家来讲具有永恒的启发和作用。
(
法国当代雕塑大师、法国国家勋章获得者让·卡尔多与中国著名< /p>
书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的巅峰对话
)
适用话题: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尊重自然、永恒的自然等。
运用点拨:两位艺术家的巅峰对话,都表 达了自然拥有无穷的魅
力,它可以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灵感,两位艺术家都表达出了对自
然的尊重和热爱。本素材可以作为来证明“要尊重自然”“自然可
以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想象”等观念,很有权威性。
角度
3
:和谐共处
【人物】梁家辉:人生不该占尽风景
很多年前,梁 家辉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有生之年要到达“三
极”——南极、北极和珠峰,但去完南
极,他便放下了这个想法。
“抵达南极的那一天,眼前一片非常漂亮、雄伟的雪山,我们
一船
人蜂拥而上,雪山上便处处是我们的脚印,在纯白的底子上格外刺
< br>目。我登上了一座雪山之后,背对大家在那片宁静的世界发了
45
分
钟的呆,脑海里一片空白,耳朵里没有任何声音。那是纯净的力
量,但
同时我悔恨自己霸占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是作为科
研考察是可以去的,而我这种
普通人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
去南极绝对是一种破坏,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力已经到
了今天的地
步,欲望不加以收敛是行不通的。”
南极归来,北极便不再是他的人生目标之 一
;
至于珠峰,他希望有
朝一日能在山脚下仰望一下其雄
奇壮观的景色也便满足了,却不一
定非要上山去打扰那里的宁静,人生最不该有占尽风景
的念头。
适用话题: 环保、欲望、索取与放弃、自然的力量、不要占尽风
景等。
运用点拨: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会 打扰自然的清静,破坏
自然的纯洁。梁家辉的觉悟让我们明白人生要学会反思、学会节<
/p>
欲、学会放弃、学会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本素材可以作为
论据有力地证明上述观点。
角度
4
:美景
【名段】绿藻
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 p>
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
心
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
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
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
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
道它们那点绿的心
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
p>
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
有
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
(
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
适用话题:绿、秋、流连美景、亲近自然等。
借鉴点拨:秋山秋水喜煞人,自然美景可写之处很多。写作时可 p>
以学习作者选择一处细致描绘的手法。文章写绿藻的部分可以供我
们
在写景时仿写、引用,也可以在记叙文中作为环境描写加以引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