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格言-

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2019
郑州一中一模作文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
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
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
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
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
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
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
188 3
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
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
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
他造了整整
44
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
130
年后 的今天,
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被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
悟和思考
?
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
文
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
【解题】
郑州市
2019
年一模作文和
2018
年作文相仿,均属于“组合式材料作文”,所给
材料有事件、有名言,两年作文的不同之处也是“异中有同,同大于异”。
▼
2018
年一模作文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则为基 础确定立意,并在文中合理引用
或适时联系”,写一篇文章;而
2019
年一模作文要求考生“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
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p>
▼“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就是对
2018< /p>
年所给六则材料中的两三则材
料进行“综合理解”。
▼
2018
年所给的事件是“湖南弑师案”,虽没有要求“联 系社会现实”,但要想
写出好作文,也必须“联系社会现实”。
【审题】
对于“组合式材料作文”,常见的审
题方法就是“求同法”或“合异法”。
▼
1.
求同法——同向自然归一,异向求同去异。即,内容指向相同的材料,可以从
它们
的相同点出发顺势提炼观点。
▼
合异法——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即,有些材料从表面看它们的意义
< p>大相径庭,其实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
起来,才能提炼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材料一:弘一法师“怕”火化自己时伤害蚂蚁虫子,临终叮嘱弟子的举止,表现
出一个得
道高僧对蝼蚁一样的生命也心存敬畏。
材料二:日本施工单位“怕”施
工时伤害树木,采取保护措施,表现出有良心的
企业对草木的珍视,对环境的呵护、敬畏
。
材料三:建筑师高迪“怕”自己负责建造的教堂不能尽善尽美,“反
复推敲,精
益求精”,表现出对“神圣工程”的敬畏。
材料四:方孝孺的名言是本次作文立意的触发点,是以前三则材料画圆,三圆交
集的核心。
2018
年的作文适合用
“ 合异法”
审题,
而
2019
年的更适合用
“求同法”
审题。
即,
四则材料就像是四个圆,我
们要找到四个圆的交集。
所谓“善怕”,不是怕困难、怕任务、怕担当,而是怕伤了蝼
蚁,妨害“我佛慈
悲”;怕伤了树木,妨害“绿树青山”;怕教堂建造不好,伤了自己和
民众对艺术和
宗教的朝圣之心。
“凡善怕者,
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就是说,凡懂得敬畏的人,
内心必正直,说话有分
寸,行为不冲动。即,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用四则材料画圆,交集就
是红色阴影部分,即“敬畏”,因此,用“求同法”审
题,能综合提炼出“敬畏”的立意
,并联系社会现实创作。
▼合异法——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
即,有些材料从表面看它们的意义
大相径庭,其实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
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
起来,才能提炼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如图所示:
第
1
页
共
4
页
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上面说本次作文适合用“求同法”审题,是因为这样能直指立意核心“敬畏”,
< br>不蔓不枝,显眼夺目。
不过,本次作文用“合异法”审题也未尝
不可,即从文章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
“敬畏生命,即使弱小亦当珍惜”(材料四
+
材料一);“敬畏自然,草木有情回报人
类繁枝浓荫硕果”(
材料四
+
材料二);“敬业者,人恒敬之”(材料四
+
< p>材料三)。
然后再拟定一个能统领三个分论点的大而得当的标题,
比如《敬畏常在,行稳致
远》《敬畏事成,怠慢乱兴》,或者《人人有所怕,世界美如画
》。
【参考立意】
关于这次作文的立意,郑州市教研室给出的参考如上所示。
因此,作文的立意等
级可以这样划分:
▼一类立意(上)——能围
绕”敬畏”立意并能联系社会现实加以阐释。如《心
存敬畏,行有所止》《人人有所怕,
世界美如画》《敬畏在人心,人间暖如春》《人
必有所畏,有所惧》等。
▼一类立意(下)——虽提出了“敬畏”的核心观点,但不能综合四则材料进行
立意,使敬畏对象流于某一材料的某一层面,并能联系社会现实阐释。如《生如夏花,
敬畏生命》(材料一
+
材料四);《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材 料二
+
材料四);
《敬业者,人恒敬之》(材料三
+
材料四)。
▼二类立意——没有综合提炼出
“敬畏”的立意,而是单独写爱护生命、保护环
境、发扬工匠精神等也符合题意,能联系
社会现实加以阐释的可以归入此类。如《每
个生命都应被珍惜》《保护环境,应从点滴做
起》《工匠精神,何以动人?》等。
《细节之美,美在用心》这样的标
题,一般会被判为二类立意,类同于“工匠精
神”。
< br>另外,能综合提炼出“敬畏”的立意,但不能结合社会现实进行阐述,通篇议论
而
不举现实例证,或只举中外历史古例的,也算二类作文。
▼三类立意—
—没有综合提炼出“敬畏”的立意,所写内容与爱护生命、保护环
境、工匠精神有关,但
不能联系社会现实加以阐释。
▼三类以下立意——没有综合提炼出“敬
畏”的立意,所写内容与爱护生命、保
护环境、工匠精神无关,这类作文无论能否联系社
会现实进行阐释,都应视为跑题,
立意为三类以下。如《生何求,死何惧?》《不怕,不
怕,责任为大》《当年生活很
慢》等。
【高分模型】
“话题类给引导材料型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分模型
《包含关键词的论点式对仗标题》
第
1
段
精彩导语,一鸣惊人,结尾一句,紧扣标题。
第
2
段
分论点一,仿写句式,或引名言,成段独立。
第
3
段
引用举例,夹叙夹议,突出文采,句式整齐。
第
4
段
分论点二,仿写句式,或引名言,成段独立。
第
5
段
引用举例,夹叙夹议,突出文采,句式整齐。
第
6
段
分论点三,仿写句式,或引名言,成段独立。
第
7
段
引用举例,夹叙夹议,突出文采,句式整齐。
第
8
段
呼告倡议,精炼结尾,呼应标题,收束全篇。
使用该“高分模型”时有四点需注意:
▼(<
/p>
1
)文章第
2
、
4
、
6
段三个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论点式标题)演绎而来的。
三个分论点之间是有文采、有深度、有层次的仿写,三个分论点连同标题搭建起整篇
文
章的平行结构框架。如果所给材料是名言组合式材料,可以引用名言并单独成段,
直接作
为文章的分论点;或者从名言中提取关键词,再将不同名言中的关键词组合起
来形成分论
点。
▼(
2
)如果第
3
段和第
5
段已经相当充实饱满,第
7
段则可以少些引用和举例,
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这样能让文章显得更为灵活多变,并且
有利于为第
8
段结尾做铺
垫,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另外
,第
7
段不引用名言,不空发议论,不抒情造势,但
以点
例排比压阵,效果也很不错。
▼(
3
) 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变化就是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学生的独特
思考与感悟,要
让学生写出带有“我”的思考、“我”的作为、“我”的观察、“我”
的色彩的文章。写
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的“话题类给引导材料型任务驱动作文”,将
“我”摆到行文之中,
会使文章真实、生动、有温度,不假、不大、不空,便于抒发
真情实感。另外,将作文材
料中的关键词、名言、事件等巧妙地穿插在行文之中,会
使文章扣题紧,中心突出,不容
易偏题、跑题。
▼(
4
)没有万能模型 ,只有万能的思路。我们使用“高分模型”创作考场作文的
过程,如同习练武功,先一招
一式按套路来,把基本功练出来,再适度摆脱套路的束
缚,登堂入室,最终力求达到出招
无形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另外,写出高分作文
仅靠“高分模型”也是不够的,多读书
,勤思考,常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和表达水平,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一步一个脚
印地迈向成功!
范文展示一
人人有所怕,世界美如画
第
2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