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审题立意之方法探究
五、方法探究
(一)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
的作用。
所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
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尤其是冗长繁琐而让人抓不到头 绪的材料中,
关键句即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常拨云见日,让我们在立
意时豁然开朗。
【例】
2015
年静安区一模
从海上飘来一个漂流瓶。瓶子里有张纸,上面写着:
“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赶快 来这
里救我!
”
“现在去
一定太晚了。
”第一个人说。
“而且没有标明地方。
”第二个人说 。
“既不会太晚
也不会太远,但是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
/p>
”第三个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但谁也没有出发。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不少于
800
字。< /p>
(2)
不要写成诗歌。
(3)
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分析】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
我们会 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话——
“他
们都感到不安,
但谁也没有出发。
”
。
据此,
我们深入分 析,
则可以把三个针对
“远方的呼唤”
不同的做法归为一
类,
在想,
在顾虑,
但从没人真正迈下第一步。
这 样的想,
在某种程度上,
是空想,毫无意义。于此,立意点便找到了。<
/p>
(二)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
相联系的。
比如,
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
文,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 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2010
杨浦区二模
今年
p>
1
月,华裔耶鲁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SOM
)捐款
8888888
美元。张磊
出生于中国中部,曾
是高考状元。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
1998
年至
2 002
年在
耶鲁读
MBA
,并获得国际关 系硕士学位。张磊在解释向耶鲁捐款的行为时说,因为耶鲁改变
了他的一生。
张磊这一做法也引来诸多不同的议论。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
/p>
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p>
【分析】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
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是现象类材 料。
材料给出了该现象引
发的结果——“
张磊这一做法也 引来诸多不同的议论
”
。继而,我们则要由果溯因,进一步
分析,为什么此种现象会引发不同的争论,其焦点在哪儿。据此,我们顺藤摸瓜,找到一个
崇洋媚外的“矛头”
,但崇洋真的就等于媚外么?崇洋,真的就等于卖国么?这样的指责恐< /p>
怕是论者格局太狭隘了吧?如此分析,立意就显而易见了。
(三)辩证关系法
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在观点
上常常涉及到正反两个方面,
这则要求我们学生在作文审题
立意的时候,
从材料所给辩证关系出发,
对某事物或某概念有个准确而全面的分析,
< p>并以此
确立作文立意。
2015
年嘉定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不要写成诗歌)
。
子曰:
“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
”
(
《论语
?
里仁》
)
马克思说:
“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分析】材料为两句名
言,正反对照。但二者绝非截然对立,
其共同之处即落脚在义和
利的辩证
关系上。利是本能需要,义是伦理层次、道德阶段,但我们绝不能抛开利而谈义,
避开利
而行义,因为义说到底也是为了“思想之利”
“纯粹之利”
。据二者辩证关系,作 文立
意便浮出水面:没有鱼,熊掌何来?
(四)联系实际法
作文材料中所给的立意点,
往往与我们的现实,即生存现实、
生活现状、社会现象等相
关。于此,我
们何妨以此为突破点,找到我们的最佳立意?
2013
年上海秋考
生活中,
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
谈谈
你的思考。
要求(
p>
1
)题目自拟;
(
2
)全文不少于 p>
800
字;
(
3
)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根据材料提示,我们试着联系当下实际,明确此类现 象。实际生活中,个人:
重利轻义,往往沉溺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泥潭;
社会百态下,重形式,轻实
质;真善美频遭挑战;假恶丑横行;
官学研问 题种种……于此,我们不难找出以下几种自我
认为重要但却值得商榷的现象:生存重要,
但生活更重要;物质追求固然重要,精神思想、
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则更是重要;个人利益
重要,但集体、国家利益更为重要……
-
-
-
-
-
-
-
-
-
上一篇:高二优秀作文800字范文【三篇】
下一篇:寻梦环游记观后感10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