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
《论语·里仁》
)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 家必有友
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
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
替。
试题解析
武汉中考的作文题“德不孤,必有邻”出自于《论语 ·里仁》
,可
谓是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对于考
生而言,
题目本身并不难理解,
“有德行的人并不会孤单,
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
人与之相伴”
,但想写出深意,获得高分,并不容 易。
对于考生而言,有如下两种理 解可能,一是说要跟有德行的人交
朋友,以提升自我的品行;二是有德行的人并不会孤单
,他们容易找
到志同道合之人,是谓“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前者从“ 邻”的角度
切入,后者从“君子”的角度切入。
上述两种理解都有点流于表面,应该有更深层面的思 考。孔子真
正想要告诉我们的并不简单是交朋友的道理,而是强调用自己的德行
去影响身边的人。即首先要砥砺品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
人,
立于“仁道”之中,再用自己的涵养去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耳濡
目染,以成大境。这样的
理解既迥异于一般的考生思维,又更能还原
孔子的思想场域。
其实,认真审题,这道作文题并不难。尽管这道作文 题使用了文
言文中的句子作材料,毕竟还配有释文。用这句话作为论点来写一篇
议论文,或者讲一个故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正好是这句话也行。
范文
德行天下
“德”
,在中国汉语里,无疑是一个高频词,其意义也非同寻常。
孔子的“理想国”中,必须“为政以德”
。现代人说到“德”
,首先想
到两个词:道德、德行。
我个人理解,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
仁
(善良慈悲)
、
义
(有
情有义)
、信( 诚信可靠)是最重要的“美德”
,三者集聚,就是做人
的境界。这方面,
孔子思想是集大成者。当然,繁复的中国历史和文
化衍变中还有其他“版本”
杆;
“千里走单骑”的关 羽,是“义”的代表。
-
-
-
-
-
-
-
-
-
上一篇:材料作文“德不孤,必有邻”写作指导及范文
下一篇:德不孤必有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