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高考满分作文:我看高考范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 0
分
)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
40
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
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
年来,高考激
扬梦想,
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饱含着无数家庭 的
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
1977
的高考标志着 一个时代的拐点
;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
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 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不少于
800
字。
现实与目标的背悖
如何评价千文一面的议论文
?
我们不得不从高考作文的教学目
标说起。
高考作文,新课标统称为“表达”。其内涵就是两个相关的方
面——思想
和语言。思想是其内核,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决
定表达形式,因而在写作中,思
想是主要方面。
高考作文首先考查学生的思想,即 对生活的认知、想法、感情。
这里面强调两个因素:一是学生自我,是写作的主体
;
二是对生活的
情感,
是写作的客体。
高考作文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写出了自己对生活
的真切感受。
如果说,在一次考试中出现千文一面的议论文还会怀疑是命题
问题,
那么,
纵观这么多年的高考作文,
内容上也不外乎苏轼、
李白、
司马迁或“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
暂且称之“ 名人作文”
)
这就不得
不质疑学生的“思想”了。
教师教学的不作为,使学生没思想可写,辅导资料就成了学习
写作的途径。每年高考结束,市面上又涌现出各种版本的“高考满分
作文”,有的还包罗了前后长达五六年的,而其中还不乏许多教师伪
造的“满分作文
”
;
而多年囿于人格品质和一般事理的高考命意,使
得这
些指导书能一版再版、大畅其销。这些就是学生写作的“救命稻
草”。学生从中获取的不
是思想,而是材料。学生只要从中把材料搬
到自己的作文里,就成了作文
;
只要搜罗十来个典型的人物、事例积
累起来,
就能应对 高考。
全国卷多年以来不变的立意,
前面的学生
(
抑
或是老师
)
已把这些公共、大众材料写到烂熟,写到精 致,只要搬进
来,就成为“有文采,有学识,有哲理”的作文。而一但命意离开了
这些话题,学生便无“话”可说了。
2010
年全国卷命意“深 阅读、
-
-
-
-
-
-
-
-
-
上一篇: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汇编(2014—2017)
下一篇: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