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酒泉子改写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5 22:34
tags:2011四川高考语文

hexie-付出的近义词

2021年1月5日发(作者:卫秀)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教师版】
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
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 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
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 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
- 1 -



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
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 ,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
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3.(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 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
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答案】B 【试题分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
东西”等。要点二:有韵味 ,写景、叙事,蕴含丰富。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 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1
- 2 -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
势之大。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 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
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答案 一】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
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
果。
【答案二】好。先写牧 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
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 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
【易错提 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在
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 体分析。

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 3 -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 梦),朋友零落(交
游落落)。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
即可。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 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
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 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
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 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
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 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
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
- 4 -



分)
【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 ,“微雨”的“微”字,“草色遥
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 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
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 去,才
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
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 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
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 为的思想感情。
(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

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 ,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
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案】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
敌”。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
分)
- 5 -



【答案】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⑶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 ;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
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 ,情感真挚。

9.(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答案】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 ”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
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 不可得的惆帐:“安得”。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案】① 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
阔。②对偶:以“折苇”对“ 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
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 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琅琊溪
【宋】欧阳修


- 6 -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这首诗 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
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创造的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显 然一、二、四三句,
共创造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只要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内容即可。感情主要是对 山水的
喜爱并乐在其中。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 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
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 涵。
【解析】本题是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哪是实;随流
水流出的花是“实”,由此而产生的猜想都是“虚”。《桃花源记》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借到这里,就是最好的想象中的美景。要求是“解析”,
其表达作用是必须 要回答的。

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 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
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 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 孤寂、惆怅之情。
- 7 -




12.(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 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
指叶天经。
⑴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⑵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
未直接道 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
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 表达了诗人了平淡闲适之情。

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①从语言 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
分析炼字的精当。②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
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③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
- 8 -



也可在句法 上分析承接的特点。④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
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 西园”的用意。
【解析】本题考古代诗歌鉴赏,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最大亮点。它不
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
四个 :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14.(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 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
是疾风骤雨。(2分) 【答案】和风细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 答案】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
②苏诗第三句从“横 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案】①刘诗通过写 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
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 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
雨后的壮观美景 。
【解题思路】两首诗 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
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

15.(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 9 -



惠崇

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 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
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 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
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 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 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
回画境。
【评分标准】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 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
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
(2)古代有人批评 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
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 动地表现了
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 br>悟诗的这种佳趣。
【评分标准】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

16.(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

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 十

- 10 -



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
野中埋在 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解题透析】写景抒情,一般为间接抒情。 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
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答此类题目清楚景是什么样的景, 情是什么样的情,情与景之间的关
系就可以明确作答了。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
人家祭祀 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尾
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 义的拷问。人生无论贤愚的确最后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
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 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 11 -

感恩网-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关于感谢老师的作文-店员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奥林匹克的格言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欧亨利二十年后


两个人的战争-春到梅花山


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黄鹤楼诗词


亡羊补牢的作文-初中英语教学计划


多啦a梦大结局-生日贺词大全



本文更新与2021-01-05 22: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45836.html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