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作文-微信营销方案

文品与人品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
闲居赋,争信安仁拜
路尘!”这本是元好问评论西晋诗人潘岳的诗品与人品的诗。情志高洁的诗
与趋炎附势的人怎么看都不搭调。这也往往让人质疑文学作品的真诚性。
那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
品应该是一致的吗? 关键看你求什么。
如果你看重作品的趣味,立志做一个自我丰盈的读书人;
那么,如果鸡蛋尚
可,母鸡如何也大可不必计较。蒲松龄亦真亦幻的狐妖鬼怪多少含有那个
时代
的影子;湘西的翠翠与二佬的懵懂爱情却不见得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
的文坛佳话。鲁迅的警醒深邃,匕首
投枪;汪曾祺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也
都是各自作品中的乾坤。毕竟创作不是工作汇报;所以,喜欢读《
红楼梦》
的其实大可不必问曹雪芹“你是谁”。 艺术作品可以怡情,三杯两盏淡
酒,疏影横
斜,暗香盈袖黄昏后,篱外残菊或湖心亭一舟一雪夜,皆可。
艺术作品亦可以明志,《围炉夜话》《小窗
幽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
皆足以舒眉展目,沁我心脾。艺术作品亦可以养气,《正气歌》或者《出
师表》都可以养我浩然之气,殷殷情谊。“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吧。
如果你看重作者
的人品,立志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那么,文章只关乎道德,
与内容已无多大关系了。“文”“人”俱佳
的比比皆是,“文”“人”背离的也不在
少数;个中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我们认真辨识。吃蛋思鸡,人
之常情;但
是,由此及彼,则此是此,彼是彼,切忌一概而论。高尔斯华绥的《品质》
写老靴匠
的人品、靴品与职业操守,揭露商业诚信危机;但站在有产者的立
场依然对资本的疯狂噬人温情脉脉。遭
人诟病的胡兰成也写过《今生今世》
《山河岁月》。 立场和出身不一定能决定作品的
价值取向。因为人是
复杂的、多面的。如果你是技术人员,上班你有工程师的严谨,下班你有
慈
父的温和,回家你有儿子的担当……而且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历史
的特殊与残酷也会扭曲作品与人品
的对接关系。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时
也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豪情,只是时过境迁而已。同
样,从事的
工作也不能决定作品的内容,就如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拉一手好小提琴一
样,北大中
文系教授韩毓海接连写出了《五百年来谁著史》和《一篇读罢
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两本“门外”著作,
叫人击节称叹。以文论人或者以
人观文都似乎是缘木求鱼,盲人摸象。 现代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研究文
章背后的奇闻异事,常常是“猎奇”“偷窥”心理在作祟。浮躁,让人们对作
品一知半解,对花
边新闻却津津乐道。尼尔·波兹曼所著《娱乐至死》指出,
现实社会的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这种
文化几乎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异化为娱乐的附庸。包括新闻、宗教,甚至别人的苦难与信仰。这样,作品不但被喧宾夺主,而且沦为娱乐的由头或
配饰。崇高被消解,正义被
亵渎。人们离作品本身越来越远,离严肃与真
诚也越来越远。至于“文品与人品”的讨论也会被边缘化、
零碎化、娱乐化。
这其实是当代人精神的自我迷失,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求为何。久而久
之,
就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
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元好问评论诗人阮籍,理解当时恐怖的
政治局面。写诗须有真情实感,但不妨隐约曲折、兴寄深远。读
文或为学
道或为怡情,如有佳作欣然会意,不求甚解;知人则是洞悉心绪,品评世事,
<
br>明辨是非善恶:二者目的不同,但都要下一番苦功。只要心中澄澈,明了
自己所求,便了无挂碍,
求仁得仁了。
拯救冷库工人-优秀英文文章
沧海桑田的沧海-关于教师节的祝福语
关于爱的英语作文-会计演讲
关于爱情的英语文章-五经一论
描写深秋的诗句-嫉妒的反义词
华夏骄子-环境伦理学
粥面故事-不正常
程星源-智斗大灰狼
-
上一篇:2015高考满分作文:湖北篇
下一篇:高考作文之2015江苏高考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