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滋味作文-新年愿望作文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
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
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
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南昌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江松
2. 万梦丹
3. 杨霞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教师组
日期: 2010 年 9 月
12 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基于本底模型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世界文
明
的盛会,是一座与未来对话的平台。其成功举办将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等等
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查阅1995年到2009
年的上海GDP及三次产业数据
[2]
[1]
,定量研究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来所带来的经
济及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评估
出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的影响力。
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势必对其经济及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我们
选取
1995年-2002年间上海GDP及三次产业的数据,探索上海经济及产业结构的本底
固有趋势,利用模式识别相关知识,比如线性回归模型、直线—三角模型,建立
上海经济中GDP及三次
产业结构的本底趋势线,从而预测不受世博会影响下的上
海GDP及三次产业结构本底固有趋势
[3]
。
在本底固有趋势模型的引导下,我们将2003年-2009年上海GDP及三次产
业本底固有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建立世博会前期影响力评价模型,其评价指标
即为影响力与影
响率:
影响力(?B)?实际值(S)—本底值(B)
影响率(L)?
影响力(?B)
本底值(B)
最后,求解出模型,得出定量的结论: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对GDP的影响
力为73742.
24亿元,影响率为9.957747;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力为别为
-188.300、10410
.12、12499.39亿元;影响率分别为-1.26834、2.937669、
3.03540
5,说明三次产业发生如下调整:第一产业占总产业比及绝对产业值逐年
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基本不变,
产业值稳步上升,而包含服务业、餐饮业在内的
第三产业比例及产业值明显增加。说明世博会对上海的三
次产业结构调整起了一
定的影响,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举办世博会对其经济发展<
br>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
三次产业结构 模式识别 本底趋势模型 影响率 线性回
归
背景分析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
全
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
强盛的象征和
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一直为世界各国争相举办。但世博
会长期囿于少数发达国家,本次中国上
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以
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的成功
,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
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对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
br>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
。
●正面影响:世博会将为“旅游
消费链”的形成推波助澜,对旅游及相关行业起
到巨大拉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
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
收入就能增长4.3元。而且,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持
续的无法计算的后续效益。上海世博会举办时,将有24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参展,预计将有7000 多万观众参展
[5]
。根据联合国
编制的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1名参观者对当地的12个产业有推动作用,根据<
br>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再加上零售业,这样包括酒店、交通、通讯、餐饮等在内
的13个产业都能
从世博中直接得益,,增加消费主要来自于此。在上海世博会举
办的半年时间里,如游客数量达到预计中
的7000万人次,直接收入就可以达到
468.64亿元人民币。再依照相关产业的乘数效益,乘以1
.7倍后,可产出794.77
亿元人民币,具体来说,世博会游客的购物规模有望达到175亿元人民
币。可带
动62.7万人的就业。上海世博会不仅会促进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带动长三角地
区的
经济发展,也将促进全国各地城市经济的发展
[6]
。
●负面影响:世博会期间,平
均每天40万人.高峰期80万~100万的人连绵不
断地涌入以世博会会址为中心的黄浦区、卢湾区以
及浦东新区滨江带.将使这里
的人密度增长到极值.并将持续半年之久.过于稠密的人势必对附近居民的
出行、
生活带来不便,引起本地居民的不满。除此之外,人膨胀也带来一些不确定因
素.包括犯
罪、病毒传染等
[7]
。同时.世博会引起上海房价、地价和物价的上涨。
在“世博效
应”的催化下.目前不少房地产商已经借世博会之名大幅度提高楼房
售价.其他商品价格也可能不同程度
上涨.这将导致房屋空置率的上升以及市民
购买力的下降。
当然世博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众多
的世博会举办经验表明,单纯以支出和收
入来评判世博会,其财务状况往往是带有赤字。但这并不说明世
博会是一件亏本
的投资,恰恰相反,如果从大范围来评估世博会,它的综合收益是巨大的,所产
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方式参与世博会,充分展示自己城市的同
时主动向其它城市学习,
在参与中求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上海世博会对上
海经济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结合成本收益理论[8]
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
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
万
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
体现合作精
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
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假设
1、假设世博会期间没有突发事件的影响。
2、假设不考虑01年的加入世贸、03年的非典等特大事件对上海市经济的影响。
3、假设收集的每年的数据符合准确无误,忽略国家统计人员统计数据时的误差。
4、假设是世博园是一个常规开发起来的景点。
三、名词解释与符号说明
3.1名词解释
3.1.1本底趋势线的数学模型:
较简单的本底线模型
模型名称 方程的数学形式
直线增长
y
t
?a?bt
指数增长
逻辑增长
y
t
?
y
t
?y<
br>0
exp(rt)
K
1?exp(c?rt)
较复杂的本底线模型
模型名称 方程的数学形式
直线-逻辑
y
t
?a?bt?y
0
exp()rt
线
直线-正弦
y
t
?a?bt?qsin(
?
?
?
)
线
指数-
逻辑
K
y?yexp(at)?
线
t0
1?exp(c?rt)
指数-正弦
线
逻辑-正弦
线
正弦波动
直线-逻辑
线
y
t
?qsin(
?
?
?
)
y
t
?a?bt?
K
1?exp(c?rt)
y
t
?
y
0
exp(rt)?qsin(
?
?
?
)
y
t
?qsin(
?
?
?
)?
K
1?exp(c?rt)
3.1.2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
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
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牧
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
产业(工业)包括
采矿业,制造业,电
力、燃气及水的生产
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
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
业)一是流通部门,二
是服务部门
3.1.3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
加值,包括劳动者新
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
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
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
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9]
。
3.2符号说明
符号 变量解释
上海第一产业产值
上海第二产业产值
上海第三产业产值
上海GDP
年份的时间序列
对世博会的影响力
三次产业实际值
三次产业本底值
对世博会的影响率
Y
1
Y
2
Y
3
Y
4
t
?B
S
B
L
四、问题分析与模型准备
4.1问题的分析:
对世博会这样重大事件活动进行经济
影响评估的经典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
其基本评估技术是投入产出法。像任何影响和效应的评价一样,采
用什么方法对
重大事件活动的影响和效应进行评估,都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有精确、
全面的财务、资金及其它数据资料。在我国对于像“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样
的重大事件活动绝大部
分都由政府直接操作,其财务资料和相关的其它资料都非
常缺乏,加上重大事件活动本身的投资、效应也
存在界线模糊、界定不易的问题,
对其影响和效应进行评价往往容易陷入“数字游戏”的泥潭中
[10]
。
根据以上分析 ,对于大型活动评价标准的讨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br>缺乏系统梳理,对大型活动的组织流程认识不深。(2)指标不够全面,比较侧重
于经济方面的直
接影响。(3)缺少针对性,对于大型活动举办的目的和作用认识
不够,无法作为博览会中活动的评价标
准。本文拟根据对上海申请世博会成功后
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因为三次产业的构成,特别是第
三产业所占的比
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根据1995年~2002年间<
br>上海GDP及三次产业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
[11]
,建立上海经济中GDP、三
次
产业产值的本底趋势线,利用前面得到的本底模型预测2003年~2009年世博会
筹备期
间上海的GDP及三次产业产值。由预测出的2003年~2009年上海GDP及
三次产业产值与实际
值进行比较,建立世博会前期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出三次产
业产值、产业结构及GDP的变化差值,如果
没有申请到该次世博会便不会产生明
显的拐点,说明该差值是由于申请到了上海世博会所带来的,这也就
是对2010
年上海世博会前期经济效应这一侧面的定量评估。
4.2数据收集与计算: <
br>首先,根据上文我们需要找出近多年的上海三次产业相关的数据,通过检索
1995年—2009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
,并搜索“中国经济网”中上海的近15
年的数据
[2]
,收集并整理到需要的数据资料,它们是:每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所
占比重及上海GD
P,并计算出比重,可以得到如下表格:
表一:(*备注:以下数据除年份外,单位均为亿元)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GDP
59.82
68.72
72.03
78.5
80
81.65
85.5
88.24
92.98
1419.41
1596.72
1774.02
1847.2
1953.98
2186.9
2355.53
2564.69
3130.72
1020.2
1292.11
1529.74
1762.5
2000.98
2282.6
2509.81
2755.83
3027.11
2499.43
2957.55
3438.79
3688.2
4034.96
4551.15
4950.84
5408.76
6250.81
比重1
2.39%
2.32%
2.09%
2.13%
1.98%
1.79%
1.73%
1.63%
1.49%
比重2
56.79%
53.99%
51.59%
50.08%
48.43%
48.05%
47.58%
47.42%
50.09%
比重3
40.82%
43.69%
44.48%
47.79%
49.59%
50.15%
50.69%
50.95%
48.4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96.71
79.65
93.81
101.84
111.8
113.82
3788.22
4475.92
4997.81
5675.49
6235.92
5939.96
3565.34 7450.27
4588.38 9143.95
5205.35 10296.97
6223.83 12001.16
7350.43 13698.15
8847.15 14900.93
1.30%
0.87%
0.91%
0.85%
0.82%
0.76%
50.80%
48.93%
48.49%
47.25%
45.48%
39.84%
47.90%
50.20%
50.60%
51.90%
53.70%
59.40%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回归分析模型原理
[12]
:
回归分析法
是一种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变量间相
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而且可以利用
概率统计知识对此关系进行分析,以判别其
有效性;还可以利用关系式,由一个或多个变量值,预测和控
制另一个因变量的
取值,进一步可以知道这种预测和控制达到了何种程度,并进行因素分析。回归
分析法就是以统计回归概念为基础,采用多种类型的回归法建立预测方程,包括
一元线性、多元线性、
非线性等。多元线性回归时要确定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
间的定量关系,它的数学模型为:
y
?
?
0
?
?
1
x
1
?...?
?
m
x
m
?
?
其中,
?
0
,
?
1
,
?
m
为待定参数;
?
为随机变
量,是除
x
以外其他随
机因素对
y
影响的总和。其中,称
E
(y)?
?
0
?
?
1
x
1
?...??
m
x
m
为
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事先并不能断定随机变量y
与变量
x
1
,x
2
,...,x
m
x
1
之间是否
有线性关系,在进行回归参数的估计前,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去拟合随机
变量y
与变量
x
1
,x
2
,...,x
m
之间的关系,只是根据一些定性分析所作的一种假设。因此,
当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后,还需对回归方程进
行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两种统计方
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一种是回归方程显著性的
F
检验;另一种是回归系数显
著性的
t
检验。
5.1模型一:三次产业结构本底趋势建模
5.1.1本节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确定自变量为年
份
t(y)
,由于年份数值较大,且只
从1995年开始算起,利用时间序列我们将年
份进行简化,
t(实际年份)?1994?t
可知年份与数值对应1995: 1;
1996:2; 依此类推2002:8,因变量为三次产业
Y
1<
br>,Y
2
,Y
3
,以及GDP为
Y
4
。对各个
值进行单独拟合建立模型。
通过对表一初步分析,可知数学思想为建立经济本底趋势线的数学模型,由
上文
可知本底趋势线模型包括直线增长、指数增长、逻辑增长、正弦波动等,逐一分
析比较R
值,最后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产业运用直线—正弦线模型
(
y
t
?a?bt?qsin(
?
?
?
)
)拟合程度最高。通过SPSS软
件对数据一中的第一产
业进行拟合
[13]
得到如下关系:第一产业产值
Y<
br>1
与年份
t
的关系为:
Y
1
?18.6716*t?
23.7103?79.7189*sin(0.2058*t?1.9813)
R
2
为0.999比较接近于1,说明拟合程度很高,可以看作直线—正弦模型。
表二:
第一产业实际值拟合值和方差
年份
实值
拟值
方差
1995
59.82
60.02
1996
68.72
67.90
1997
72.03
73.50
1998
78.50
77.36
1999
80
80.11
2000
81.65
82.41
2001
85.5
84.97
2002
88.24
88.45
R
2
=0.999
而后面对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及GD
P的同样用SPSS软件拟合处理发现
更符合直线增长,所以三组数据放在一起讨论,得到结果:
第二产业产值
Y
2
与年份
t
的关系:
Y
2
?187.531*?1154.474;R
2
?0.934
第三产业产值
Y
3
与年份
t
的关系:
Y
3
?248.317*t?778.511;R
2
?0.99;
GDP
Y
4
与年份
t
的关系:
Y
4?437.437*t?2010.649;R
2
?0.985
表三:
类别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方差
实际值
1419.41 1596.72
1774.02 1847.2
第二产业 拟合值
1342
实际值
1020.2
第三产业 拟合值
1026.8
GDP 实际值
2499.43
1529.54 1717.07 1904.6
1292.11
1529.74 1762.5
1275.1
2957.55
1953.98
2186.9
2000.98 2282.6
2020.1
4034.96
2355.53 2564.49
2654.72
0.934
2509.83 2755.83
2516.1
4950.84
2092.13 2279.66 2497.2
2268.4
4551.15
1523.5
3438.79
177.18
3688.2
2765
5408.76
0.998
0.985
拟合值
2448.086 2885.523 3322.96
3760.397 4197.8.34 4635.271 5072.708 5510.145
5.2模型二:建立世博会影响力评价模型
5.2.1根据第一个模型,可以预测2003年
到2009年上海市三次产业产值和GDP
的逐年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用Matlab编程
[14]
(见附录)画出时间图像如图
所示,发现在
t?9
即2003年的时
候出现转折点:
图一
对图一进行分析:1995~2002年间基本符合直线—
三角模型,而02年申办
成功世博会后的下一年产量急剧下降,虽其后几年总体符合产值上升趋势,但与
本底固定模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值,其差值便是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后对第一
产业产生的负影
响力。
图二
对总体进行分析:由图看出,在2003
年申请到了世博会之后,第一产业不
再按之前的直线—正弦线模型的走势上升而是突然下降,第二产业结
构基本不变
产业值稳步上升,而包含服务业、餐饮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比例及产业值明显增加
说明
世博会申请成功后使得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并且GDP的增长率得到
大幅提高。
建立世博会影响力评价模型,首先要确定其评价指标,即为影响力与影响率:
影响力(?B)?实际值(S)—本底值(B)
?
影响率(L)
影响力(?B)
本底值(B)
把模型一得出的预测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到如下表格:
表四:
影响力
年份影响力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计
GDP影响力
6250.81
7450.27
9143.95
10296.97
12001.16
13698.15
14900.93
73742.24
一产业影响力
-0.53248
-4.00751
-30.9032
-0.19796
-37.6424
-47.1313
-67.8868
-188.300
二产业影响力 三产业影响力
13.746
303.659
1078.382
1447.035
2217.198
3095.481
4343.884
12499.39
288.467
758.436
1258.605
1592.964
2083.113
2456.012
1972.521
10410.12
表五:
影响率
年份影响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计
GDP影响率
1.050983
1.166836
1.340272
1.418336
1.559133
1.683902
1.738285
9.957747
一产业影响率
-0.00569
-0.03979
-0.27953
-0.0033
-0.26987
-0.29655
-0.37361
-1.26834
二产业影响率
0.101492
0.250327
0.391197
0.467852
0.57987
0.649754
0.497177
2.937669
三产业影响率
0.004562
0.093099
0.307232
0.385022
0.553382
0.727501
0.964607
3.035405
得出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
对GDP的影响力为73742.24亿元,影响率为
9.957747,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力为-
188.300影响率为-1.26834,对第二产
业产值的影响力为10410.12亿元,影响率
为2.937669、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
力为12499.39亿元,影响率为3.035405,
说明三次产业发生如下调整:第一产
业占总产业比与绝对数值逐年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基本不变产业值稳
步上升,而
包含服务业、餐饮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比例及产业值明显增加。说明世博会对上海
的三
次产业结构调整起了一定的影响,并且GDP增长率得到大幅提高。
5.3举办世博会前上海的三次产业最终结构
由本底固有趋势模型的引导下,我们单独选出2
009年预测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实
际值做对比,可以看出预测的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图三)分别为: <
br>Y
1
?2.10%,Y
2
?45.85%,Y
3
?5
2.05%
,
实际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图四)分别为:
Y
1
?0.
76%,Y
2
?39.86%,Y
3
?59.38%
如
图所
示:
09三大产业本底固有结构比重
2.10%
第一产业
1
23
52.05%
第三产业
45.85%
第二产业
图三
09三大产业实际结构比重
0.76%
第一产业
59.38%
第三产业
示意图
1
2
3
39.86%
第二产业
图四
综上分析,上海由于申办成功了世博会后,促使其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第三产业<
br>1
的比重明显加大,约为
60%
是全国(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约占总产业的
)
3
的两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是反映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得出上
海
举办世博会对其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六、进一步讨论
6.1关于选用本底趋势模型的讨论
传统的回归模型通常只有线性、指数、对数、乘幂、多项
式等有限几种可供
选用。本文在建模时考虑到要从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变化的诸多影响因素中
单独测度出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事。而复合函数的数据建模在理论方法上与
传统回归分析一致,通
过对其拟合方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可以找出经济发展中
产业结构在常规情况下的本底趋势
[1
5]
。因此,本底趋势线模型可以反映在没有
特殊事件和因素的影响下,产业结构变化的自然趋
势。
6.2关于函数次数及数据的讨论
(1)在对95到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第
一产业产值随时间增长的R
值中,线性与直线—三角相接近且都达到了0.9多,而回归方程显著性的F
检验
值直线—三角模型较高,所以选择了直线—三角模型进行拟合建模。
(2)因为2010
年世博会举办期间第三产业产值暴增,但只是一个短时效应,
举办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会大幅回落,对其长
期的产业结构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所以只分析到2009年为止。
6.3关于自变量选取年份t的讨论
按实际情况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年份并不存在必然联
系,但考虑到建模
需要,上海的三次产业产值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年变化,本文主要讨
论上海若
不申请世博会按95~02年的本底分析预测03~09年世博会举办前的走势线,再用
实际值加以比较,得出世博会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影响。
七.模型优缺点与改进方向
7.1模型的优缺点
7.1.1模型的优点
(1)本文就已知数据对上海世博
会申办成功后产业结构的变化,利用本底
趋势模型进行分析,使用了多个模型比较的方法来确定最终趋势
线,其实质与经
典的组合预测方法相同,得到的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2)本文考虑问题的
角度独特,从上海申办成功世博会到世博会召开这个
时间段,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这样避免
了2010年数据缺失对建模
造成的影响。
(3)在定量评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过程中,选
取数据较简单,且可靠性
强,得到的函数式拟合程度高。
7.1.2模型的缺点
(
1)由于三次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复杂问题,不能够完全考虑到所有的因素,
这就决定了系统误差,是无法
避免的。
(2)由于数据的缺少,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的产业结构分析过少,
但
短时的结构剧变对长期影响不大。
7.2模型的改进方向
在分析世博会前期三次产
业结构时,按时间序列,只考虑到了三次产业产
值的比重,因此在对模型进行优化的时候,如果能再考虑
各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等
结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
[16]
,得到的结果会更有
说服力,对规划作更
严格的约束,改进后的模型可以为政府对三次产业调整做出宏观调控提供有利参考。
八.对世博会的一些建议
[17]
目前,上海正在加
快“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并针对结构性矛盾进
一步凸现,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自主创新的
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 尤
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已对上海经济发展造成明显影响,提出了加快
发展方式
转变和结构调整,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新目标。同样,上海周边城市乃
至长三
角地区也面临着许多类似的问题,迫切需要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转变增长
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变挑战为
机遇,利用上海世博会重大机遇加快经济转型,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共同的课题
。尤其是如何以上海世
博会为契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探索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一体<
br>化,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综合功能升级,提升科
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更为紧迫.
建议如下:
一、积极参与更高层次
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推动长三角从“世界工厂”升级
为“全球办公室”。
二、抓住会期服务需求和项目合作机遇,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
三、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型城市。
四、利用世博会后续资源,如世博
会场馆的再度利用,使其在国内的影响力持续
扩大,尽可能把短期效益与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及改良基
础设施建设联系
在一起,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吴兴人,新闻晚报:世博是展示世界文化精品的盛会
http:,2010.9。
[2] 中国经济网-数据中心,
http:ricttjgbsssh20100221t
20100221_2098
,2010.9。
[3] 苟小东
孙根年,上海市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应用,《陕西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02期 。
[4]新浪博客,http:g_,
2010.9。
[5]
王皓波 陈迅,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收入分析与预测。
[6]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领导小组
工作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
--世博专题研究报告。
[7]
陈大为,世博会微观系统中关于人流和以人流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研究[学位
论文]硕士 2006.7。
[8] 孔造杰,运筹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9]
数学中国,《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8》,
http:,2008年9月19日。
[10]
孙根年,
我国6大境外客源市场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J],
河南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1998.28(4):64—70.
[11]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谭永基
蔡志杰 ,数学模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13]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4]冉启康 张振宇 张立柱 常用数学软件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10
[15]李乃英 孙根年,西安市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西北大学
学报,
1998, 28 (4) : 339~343
[16]赵静 但琦,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17]上海住宅产业网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陈红伟)
附录
用Matlab编程处理得到实际产值和拟合值的图像
第一产业:
Fit.m文件
%下列为1995-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t=1:15;
y=[59.82
68.72
72.03
78.5
80
81.65
85.5
88.24
92.98
96.71
79.65
93.81
101.84
111.8
113.82
];
%模型参数初值
beta0=[3.6 60 5 2 3];
%模型拟和
[beta,r,J]
= nlinfit(1:8,y(1:8),'angle',beta0);
beta
%模型预测值
y1=angle(beta,t);
%R^2值计算
h=0,hi=0,r2=0;
for i=1:8
h=h+r(i)^2;
hi=hi+y1(i)^2;
end
r2=
%绘制图象
plot(t,y,'-sk',t,y1,'-vb')
angle.m
function y1=angle(beta,t)
%直线三角模型
y1=beta(1)*t+beta(2)+beta(3)*sin(b
eta(4)*t-beta(5));
第二产业:
t=1:15;
y=[1419.41
1596.72
1774.02
1847.2
1953.98
2186.9
2355.53
2564.69
3130.72
3788.22
4475.92
4997.81
5675.49
6235.92
5939.96
];
y2=1154.474+187.531*t;
plot(t,y,'-sk',t,y2,'-vb')
第三产业:
t=1:15;
y=[1020.2
1292.11
1529.74
1762.5
2000.98
2282.6
2509.81
2755.83
3027.11
3565.34
4588.38
5205.35
6223.83
7350.43
8847.15
];
y3=248.317*t+778.511;
plot(t,y,'-sk',t,y3,'-vb')
2016上海中考-思念家乡的诗词
下雪了的作文-又见炊烟升起
我的中国梦作文300字-兰花花叙事曲
初三优秀作文-江苏电大在线平台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树新风
我的老师很辣-苏洵苏轼苏辙
介绍自己的文章-章丘八大景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诗海拾贝
-
上一篇:上海世博国内馆项目设计方案
下一篇: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