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口号-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忆红岩精神, 追革命信念
——读《红岩》有感
临床1207班
袁笑
响应党组织的阅读红色书籍培养党性修养的号召,我选择了重读
《红岩》这本
书。第一次读《红岩》是在还是在小学,是在渣滓洞参
观后购买的,当时对党没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只
是把它当作一本普
通小说来读,读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这次作为一个已经了解了中国
近代史并
深刻领会到党的先进性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我重新捧起这本
红皮的书,页页翻阅,细细品读,心境已经不同
往日了,革命先烈的
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在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让我看
到了信念
的巨大能量。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
争为主要内容的
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
放,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
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
激烈斗争。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
后堡
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
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
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
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也是一部中
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
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
受尽酷
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
敌人
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
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
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
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正是他们“牺牲
我一个,幸福全中国”的信念,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
和国泰民安!
对许云峰
、江姐等共产党员,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
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
,敌人却是一筹
莫展。革命先人的这种坚定信念是我作为积极分子所应学习。
红岩精神是什么
?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
月中形成
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我们生活在表面看似和谐安宁
的世界里,已经渐渐淡忘了战争
带给人民的痛苦和悲伤,也无法体会到那些英雄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牺牲背后所隐藏的深深的爱国热情。而红岩的精神正如一面鲜红
的旗帜,在不同的年代激励着同
我们一样的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的
青年为祖国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换给祖国的繁荣发展。作为
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许我没有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信念,也
没有江姐那种受尽酷刑,却
从不畏惧的精神,但《红岩》让我深感身
上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一
种对
群众的责任,一种对自己积极分子身份负责的责任。红岩精神就像一
面旗帜
,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永不褪色,引领着我们走向党的怀抱,
成为我们的精神成长的路标。
中
国共产党已经建党九十余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里,
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劳动人民
推倒压在人民身上的三
座大山,带我们走向新中国,又引领了全国解放,让人民当家做主,
领导
了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民族复兴之路,让中国人
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即使是当今和
平年代,我们党也不忘过去
的耻辱与艰辛,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注重自我完善,时刻
站在广大人民的一边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
记得《红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
理想而
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有这样勇于牺牲精神
的才是合格的正党员,这也是在阅读红岩的过程
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情节之一。在通往正式党员的路上我还
有很多东西
要学,只有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引导下,我才能逐渐慢慢靠近党的
旗帜。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
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
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
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
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
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是出自《红
岩》的一段荡气回肠的诗篇,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
(《红
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
的。
在《红岩》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许多像成岗一样的英勇战士。让我
映像最深刻最感动最佩服的莫过
于江姐以及华子良。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对敌斗争中,她却是那
样坚强机
智,宁折不屈。当她被捕后面对凶残的敌人严刑拷打,竹签
钉手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她说:“毒
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
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在江姐就义前,她
从容
地向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
的皱痕,然后从容走向刑场。她为新世界
诞生而慷慨献身的誓言,永
远铭刻在我们后代人的心上:“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所有这
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
感叹!
我佩服华子良——装疯卖傻,舍己为党。他,原来是华蓥山根据
地的党委书记,被捕入
狱十五年。从1946年起,接受省委书记罗世
文临刑前的指示,伪装疯癫,长期隐蔽。一直到了最后,
党需要他的
关键时刻,他才一扫疯疯癫癫的模样,呆滞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充
分发挥蕴藏多年
的力量。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
地平线上,渐渐透出
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
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
》中解放战
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
无数的英雄志士
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
业。急风暴雨,血火硝烟已经散去,
掩卷沉思,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
时候,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
br>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不,我们
不能忘记,我们也没有资格忘
记。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
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
去
开拓;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我
们的国旗,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
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呢?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和平年代的今
天,战争已然远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于我们在校医学
生,红岩精神是一种鞭策,
一种激励,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种
情感上的恩赐;它让我们常怀一种感恩之情,回首以往,心绪激
昂;
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奋进之情,环顾现实,奋发向上;它让我们常怀一
种危机之情,提示我们
时刻牢记,今天这样平和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的学习,日后做一名好医生,
为祖国的医
疗事业发展做贡献,来报答那些为我们创造这种安定生活的无数先烈
们。
伟大的先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红岩精神如同一颗不灭的火星,点燃一个
时代的奋斗精神,点燃无数
有志之士的拼搏引信。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
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
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
是珍贵的青春,什么是真正的信
仰,它让我对党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
p>
理解与认识!
在红岩精神的号召下,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希
望能成为前辈那样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