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文章-房屋买卖合同模板

读《雷锋日记》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就是我们<
br>学习的榜样——雷锋同志。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
学雷锋49周年。
1962年,这位感动我们的人物永久的离开我们了,他走的那样
匆匆,没带走一针一线,却给我们留下
了永久的精神食粮,给我们树
立了永久的榜样,他就是一块永不磨灭的丰碑。
重温是一种回味
,是一种反省,是一种感悟。重温经典名著是对
知识文化的执着追求;重温历史是着眼过去,立足未来;
重温逝去的
永不磨灭的丰碑,是对我们道德修养的提升,对心灵的净化。今夕,
我们共坐一堂,
回味过去,重温雷锋精神。
或许有人说,雷锋已经逝世这么多年了,雷锋精神在今天对我们
还
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为啥今天我们还要学雷锋,做雷锋的传人呢?
定位很重要。对于雷锋,我们要保持
一颗清醒的头脑,有一个清
醒的认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跟我们所有人都一样,而不是一个神,
不像人们传的那样神乎其神。他只是做了一些我们看似不寻常实际却
很寻常的日常小事,做好了自己的
分内之事,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做不
到的。多数人都是眼高手低,整天幻想着干大事,不着眼于实际,试<
br>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欲想攘外必先安内,做好自身的事,正
确定位,在平凡的岗位干好
自己分内之事,必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动手必不可少。同样一件事摆在不同人面前,有人视而不见
听而
不闻,当没发生一样;而有人却驻足观察,排忧解难,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
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日常举手之劳的小事,有人不管不顾,以种
种理由找借口,而雷锋却在默默地动手帮
助着别人,结果呢,雷锋流
芳百世,万人景仰,而那些人却随风一样飘去,不留一丝痕迹。因而,
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不要吝啬,不要推脱,伟大的事
业都是从日常小事开始积累的。
坚持是道坎。万事贵在坚持,无论什么事,一开始做都劲头十足,
可几番折腾下来,多少人打了
退堂鼓呀。同时,做好事也一样,做一
件,做一天好事不难,难得是做千千万万件,做一生得好事呀!我
们
没做到,所以我们默默无闻,雷锋做到了,所以万人皆知。故无论干
啥贵在坚持。
细心是成功的助推剂。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别人困难的眼睛,
不要大大咧咧的,对万物视而不见,要心
细如麻,及时发现身边人的
异变,遭遇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
眼睛,照亮心灵。雷锋就能很心细的发现周边人遇见的困难,并及时
给予帮助。
这就是我对雷
锋的认识,雷锋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做了轰轰烈
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做了我们常人不愿去做、懒
得去做的日常
小事。
21世纪的我们,不仅要向雷锋学习,更要学习雷锋精神。雷锋
精神与时俱进,是我们一道必要的、丰盛的精神食粮。
60年代,雷锋精神等于真善美。
70年代,雷锋精神等于爱憎分明。
80年代,雷锋精神等于钉子精神。
90年代,雷锋精神等于爱岗敬业。
那21世纪呢,我们无法回答,这个新世纪真的变化太大
、太快
了,不仅是物质面貌,变得更多的是精神面貌。
本世纪初,我们就已经卷进了关于道德
的漩涡,社会争论也层出
不穷,道德底线,道德丧失·······06年南京彭宇案将道德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至今未能完全平复,此后,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令人
一次又一次的质问,拷打着这个
社会的道德底线,最终竟然在网上出
现了关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卷调查,这需要回答吗,这是中国人
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呀,我们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传统文明何去何从了
呀?11年的小月月事件又
一次彻底凉了我们本已发冷的心,无疑是
泼了一盆冰冷冰冷的水,伤的我们好重好重,我们的心好痛好痛
。
我们开始回忆雷锋的年代,我们憧憬,我们翘首企盼。我们呼吁
学雷锋,虽不知结果会如何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学雷锋”在本
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
行,
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
作为我们,更应清楚认识到,决不能
随社会大潮,随波逐流,我
们要有想法,有立场。我们可能成为不了雷锋,但我们可以做雷锋的
化身,雷锋的传人,扬正气,促和谐,以正社会不正之风。为子孙后
代树立好鲜活的榜样。
虽
然前进道路中困难重重,但我坚信,有一天,我们会生活在处
处有“雷锋”,处处有人做好事的社会中。
因为我们有着千千万万的
志愿者队伍,我们手拖一片天,我们奉献一片爱,来感染我们的
同胞,
融化坚冰,净化心灵。我们都是雷锋的接班人。
愿明天更美好!愿“雷锋”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