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苏高考-落幕烟花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曾被舍弃的微光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曾被舍弃的微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
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
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要么,就是汗水没有彻底挥洒;要么,就是灵感来得不够犀利。总而
言之
,真正成为天才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呆在金字塔的最顶端,以卓
尔不群的姿态展示与众不同的姿态。更多
芸芸众生,只是平淡如水地
过着属于自己的寻常生活。
梵高,荷兰后印象派代表
画家。因为极具个性,他的作品不为
世人接受。然而,梵高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信念。哪怕已经深陷精神
病的痛苦折磨,他依旧坚持在清醒的时候到户外作画。正是梵高内心
的那道微不足道的光芒,引
领着他前往艺术的神圣殿堂。梵高是否更
有理由舍弃?但是,他没有!
或者,最
受上帝眷顾的“天才”应该是牛顿。被树上掉落下来
的苹果砸到脑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爆头”——
换做其他人,就
会觉得倒霉到家。就让灵感,恰似微光转瞬即逝吗?这只从“天”而
降的苹果,
给予牛顿心灵的启发:苹果之所以不飞到天上去,一定有
什么神奇的力量将它拽下来!
这个世界,被苹果砸头的人不在少数。牛顿不是第一个,也绝
对不是
最后一个。偏偏只有他,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让偶
然变成必然,大概就是天才与常人的本质区
别吧?事实上,人们习惯
舍弃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让它,成为生命中的遗憾。灵感,如同
流
星划破清冷长空无影无踪。
爱迪生、梵高、牛顿,成为天才中的天才。在各自领域,发挥
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成功之道,就是让那心灵的微光照亮前进的
方向。扪心自问,我们在营
营役役中放弃了多少千载难逢的机会?事
到头来,却习以为常地觉得:“所以,我们不是天才。”实则,
灵感
已幻灭、汗水远远没有洒够。
人们需要反省:未必都是高智商的人物,但却
凭借着百分之九
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天才。突如而来的灵感,你是让它
转瞬即逝还
是星火燎原?排山倒海的挫败,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
退?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呢?对周围事物必须做
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才有可能有所发现发明。
所谓的微光,不在彼岸而在此处。哪怕不指望它为人类照明,
至少可以点亮自己的心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些天才的作品,它以独特姿态告诉世
人:微光,不应轻易舍弃……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
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
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
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
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
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
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
;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
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
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
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
呢?一
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
是灵感的触发器。灵
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
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
后者比之于
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
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
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
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
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
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
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
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
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
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
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
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
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
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历年四川卷高考作文真题:手握一滴水
2.历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关于中国的发展
3.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忙
4.历年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
5.历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人文素养与发展
6.历年上海高考卷零分作文:选择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8.历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比学习更重要的事—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