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妹走迷宫-乐趣生活
2014年山东高考文言文詹鼎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
国器,台(指台州府)宁海人也。其家素(一向,向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不忍为之下。”)贱,父
鬻(yù,卖。龚自珍《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
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
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饼
市中,而舍(寄居,租住。《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舍相如广成传舍”句,其中第一个“舍”字
就
是“安置”的意思。此处说“寄居,租住”为引申义)县之大家。大
家惟(只)吴氏最豪贵,
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
敖(亦作“ 嬉遨”。犹嬉游),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
,輒能言
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
“吾故(本来)
市(买卖货物,做生意。《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
匹,交广市鲑珍。”)人家,生子而能业(名词活
用作动词,继承手艺),
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指通经之士,也指一般读书人)游(交
往
)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改变。《论语·子罕》:“三军可夺
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李密《陈
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
所能,
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延请,邀请。 陶渊明《桃花源记》:“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像对待儿子一
样。名词用作状语)育之,使学。未
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
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起兵,
发动武装斗争。清人徐继畲曾用“起事勇
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
,不
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评价美国历史上的一位
重要历史人物华盛顿)
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
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
无奈,因(于
是,就。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
肉,乃去。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
章事,有人犯法,属(通
“嘱”,交付。《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qiú,贿赂),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
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
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
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之,系鼎狱,半载乃
释。
复起(旧指官员被革职后复出。起:起用),为上虞制。上虞与
伪吴王张士诚
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违背约定,违纪)。鼎会众于庭,引(拉。《孟
子》:“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吕氏春秋·察今》:“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相如去。”)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
之。在庭者皆股(大腿。林
嗣环《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栗(战栗),膝行请罪
,膝屈久
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
视
其面。鼎临事(处理事务,治理政事。三国·吴·韦昭《博弈论》:
“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
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有才,简牍(指书籍,文案。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
式)满前,须臾(不久,一会儿
)而决。
至正(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
用至正这
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末,我
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
,欲举兵诛之。莫为计,
鼎为草表谢(谢罪。《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谁说)方氏无人哉?是(指示代词,
这)可以活其命矣。”乃赦(s
hè,免除和减轻刑罚)之,不问(审讯、
追究)。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一级行
政区划的简称,民间简称“省”。元朝“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民间简称“行省”;清朝“布政使司”,通称“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
使也。”待半岁,除(授予官
职)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
佐僚。未完,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泛指官
吏。
“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廉颇蔺相如列
传》:“召有司案
图”)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见称(被称道。见,表示被动)如此。鼎在刑部
,一(全,都)以
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
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审察,查核)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
来省,恐有之,鼎诚(果真
,实在)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指
有名望的人)。”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
【答案】C(延:邀请)
【解析】C选项“时吴氏家延师儒”中的“延”字在此处
应为“请、
延聘”之意,并非“迎接”之意。初中教材《桃花源记》中有“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此处的“延”即为“邀请”之意。 A选
项“而舍县之大家”之“舍”字即可解释为“寄居
”,《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中有“舍相如广成传舍”句,其中第一个“舍”字乃“安
置”意
,此处说“寄居”应为引申义,若根据文章来看,“租住”或
更恰当。B选项“其父见其志不可夺”中之
“夺”字,容易理解了,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字就
是“改变”之意;另外,李密《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亦是此意。D选项“属鼎治,鼎论如
法”中的“属”应读作“嘱”,
“委托、交付”之意。《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
/p>
字即此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与市中儿嬉敖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皆长跪以言
.
B.
具告以事
.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
C.
及其所之既倦
.
其见称如此
.
D.
其皆出于此乎
.
【答案】C
【解析】A.前一个
“与”字是介词“跟、和”之意,而后一个 “与”
字则是连词,词性不同。注意,判断“和、跟、同、
与”是介词,还
是连词,有一个小的技巧,就是将“和、跟、同、与”前后的名词或
代词互换一
下位置,看看整个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没有
改变,就是连词,反之,就是介词。 “客亦知
夫水与月乎”出自课
文《前赤壁赋》。B.前一个“以”字为连词,与“而”用法相同,表
修饰
关系,可译为“来”;而后一个 “以”字是介词,可译为“把”。
“以事”为介宾短语后置,修饰“告
”。“具告以事”出自课文《鸿门
宴》。C.都是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及其所之既倦”出自课文
《兰
亭集序》D.前一个“其”是代词,指詹鼎;后一个 “其”是语气副
词,
与语气助词“乎”构成“其……乎”结构,常用在感叹句中,表
推测,可译为“大概、恐怕、差不多”。
“其皆出于此乎”出自课文《师
说》。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
解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B
【解析】第②句是说詹鼎勤奋,第③句是言詹鼎廉洁奉公
,第⑤句
是说詹鼎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C。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
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
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
br>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
之妻
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
半年后才被释放。 <
/p>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
律。为整肃纪律
,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
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
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
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
败露,被
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答案】D
【分析】D项,詹鼎曾任“河南行省
郎中”错,詹鼎并未担任河南行
省郎中,原文“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吏部的确是想让詹鼎去的,但丞相说以
詹鼎这样的才能,是不应该外
派的。半年之后,相继担任“留守都卫
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等职。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C。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
不问。(5分)
【答案】
(1)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
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
重点把握关键词:
“故”,本来;“市”,买卖货物,可翻译为“做
生意”;“业”,名词活用作动词,继承手艺;“游”
,交往。
(2)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
的人他可以
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
重点把握关键词:“孰谓”,谁说;
“是”,指示代词,这;“问”,
审讯、追究。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州府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
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
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
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
与街市儿
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
诵的内容。吴氏爱
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
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
的人,生了儿子
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
着读书人呢
?”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
诵读不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改变,就让他
入学读书。一年之后,
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
老师
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
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
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
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
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节制他,不得不授给他很高的
官位。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
置人才为己所用。方国珍听说詹鼎
有才能,就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于是就替他<
br>做事,做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的弟弟担任平章事,有
人犯法,他就将此事交给詹鼎
处理,詹鼎就依法判了罪。平章事的妻
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
大
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女人干预政事呢”。
平章事的妻子非常恼
怒,便诬告他,把詹鼎抓入监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举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
伪吴王张士诚的属地
相互交错,军吏中显贵的大臣很多,他们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
得军旅
事务,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在院子里集合众官员,拉一驿丞上
来,以不奉公守法的理由责罚他,斩杀了他
。院子里的人都吓得发抖,
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膝盖跪久了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
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詹鼎的脸。詹
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即使公文铺满
了面前的公案,很快就处理完。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
分
恐惧,乘船躲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打算派兵讨伐他。(方国珍)
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
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
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
样的人他可
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
丞,把詹鼎召至
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
说:“我和他一同
做事,(知道)凭詹鼎的才能不可外派(到京外任职)
呀。”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
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
任期未完,主管官员奏请授官给詹鼎。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
br>过许多人。”他的才能被称赞到如此地步。詹鼎在刑部,全凭宽容仁
爱执法,没有威名,但人们都
满意他的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
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
说
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自己确实不知
情。御史说:“执行法令
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
余人。
世界名著读后感-安妮宝贝清醒纪
记一件事-情牵那拉提
梦醒的夏天-青年问禅师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秦时明月主题曲
放飞中国梦作文-圣女贞德的故事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无臂钢琴师刘伟
中考半命题作文-本人述职报告
环保建议书-单亲家庭的孩子
-
上一篇:2014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
下一篇: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