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及相关看法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且时间长,但多数家长从未上过网以及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根据调查显示,94.6%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
有11
.8%的中学生认为“长时间不上网是难以让人忍受的”。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
时段。 与孩子
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就大为逊色了。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
没上过网的家长高达6
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
经验明显不足。
2.中学生上网的比例及看法
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
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
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
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
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
为了结交更多的朋
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
是改变了
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但是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
有27%的家长持赞成子女
上网的态度,反对的家长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
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
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
“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2
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增加子女的学习兴趣,
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
7.4%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
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
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
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 网络让
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
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
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
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
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
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
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
界。
(2)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
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
造潜力。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
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
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
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
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
欲、表现欲和社交欲。
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
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
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
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
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2)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
造潜
力。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
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
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
这
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
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
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
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
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
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
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
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
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
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
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
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
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
观教育,增强
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
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
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做家长的也应该在这方面多多关注一下,去接触一下自己孩子的内心,去体验一下他们的感
受,教导
他们走正确的道路。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在孩子完全沉迷实及时做好防备,对于
已染上网瘾的孩子采取
强制手段。多多与孩子沟通,试着计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引导
他们。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
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
“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
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
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
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
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舟山中考-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芦花荡读后感-夹豆子
记叙文写作指导-个性化教学
读红楼梦后感-一颗不变心
六十年大阅兵-论持久战读后感
国庆趣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歌曲打工行
以快乐为话题作文-70个图片猜地名
-
上一篇:疫情带给我的收获中学生优秀作文10篇
下一篇:初中作文大全